气候政策、贸易与二氧化碳排放
发布时间:2021-01-11 16:56
近年来,由化石能源大量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逐年上升,由此导致的温室效应愈发明显,世界各地气候灾害的发生日益频繁。贸易与碳排放很早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各国也认识到碳减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落实到具体减排政策上,各国分歧较大,国际碳减排协议迟迟不能达成,严重阻碍了全球减排目标的实现。因此,研究气候政策、贸易与碳排放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国家间气候政策差异、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期望给全球特别是我国的碳减排提供政策依据。我国正处于双重转型时期,在内不仅面临经济增长放缓问题,对外更是受到国际社会呼吁减排的较大压力,本文的研究将为我国的贸易发展转型以及减排政策的实施提供思路。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世界的气候政策状况、产品内贸易和碳排放状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进而构建一个包含多个国家、三个部门(分别生产可贸易的中间品、复合中间品和不可贸易的最终消费品)的理论模型,分析气候政策、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在跨界污染情形下,一个国家的气候政策不仅影响本国的碳排放,还会通过产品内贸易引致的垂直联系和一系列外部效应对全球碳排放产生影响。而国家之间气候政策的协...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2.1无贸易情况下本国对其他国家减排的反应??Copeland?and?Taylor(2005)从贸易的角度,分析了气候政策对全球碳排放的影响,??
图2.2开放经济条件下本国对其他国家减排的反应??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情况则有所不同,原因在于当其他国家减排时,产品价格和本??国的生产技术都会发生变化,图2.2显示了开放经济下本国对其他国家的反应。假设本??国是污染产品出口国,初始状态下当本国不生产时,世界的碳排放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R&'ZY本国的无差异曲线1/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于A点,本国产??生的碳排放为ZA-ZG。当其他国家削减碳排放至Z1,这导致本国的生产可能性向左移动??并且斜率也发生变化,得到新的生产可能性曲线l^pAZ1)。无差异曲线U1与新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于点D,因此世界的碳排放从ZA下降为ZD。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世界碳??排放的变化可以被分解为搭便车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搭便车效应是指价格不??变情况下的碳排放,在图2.2中,保持价格不变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是IKp^Z1),无差??异曲线Us与生产可能性曲线R0AZ1)相切于点B,以此本国的搭便车效应是??—??
图3.2全球中间品出口额及其占比??资料来源:联合国Comtrade统计数据库??图3.2给出了?1995-2014年全球中间品出口额以及中间品出口贸易额占全球出口贸??易的比重的变化趋势。1995年全球中间品贸易额为2.65万亿美元,占当年全球出口贸??易总额的54.13%。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间品贸易增长比较迅速,虽然2009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间品贸易额和占比有一定程度下降,但到2012年基本回??升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至2014年,全球中间品贸易额达到14.63万亿美元,占比达??到72.31%。从图3.2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中间品出口贸易额总体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其占全球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也在稳步上升,中间品贸易已成为世界贸易的一个??主流趋势。??与传统贸易模式相比较,产品内贸易的一个明显区别是贸易品类型的巨大改变:在??传统贸易模式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欧盟对中国碳泄漏的测度与影响——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 邸玉娜. 资源科学. 2016(12)
[2]中美工业进出口贸易隐含污染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非竞争型世界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 独孤昌慧,吴翔,周小琳. 上海经济研究. 2015(07)
[3]国内外环境规制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 任力,黄崇杰. 世界经济. 2015(05)
[4]中国贸易开放对碳排放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J]. 孙焱林,李华磊,王春元. 国际贸易问题. 2015(02)
[5]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中欧贸易隐含碳测算及分析[J]. 谭娟,陈鸣. 经济学家. 2015(02)
[6]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重估算——基于新附加值贸易统计视角[J]. 向书坚,温婷. 国际经贸探索. 2014(12)
[7]气候政策是否影响了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京都承诺期碳泄漏实证研究[J]. 谭秀杰,齐绍洲. 世界经济研究. 2014(08)
[8]国际贸易、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系统关联——基于开放宏观的视角对中国的经验分析[J]. 徐圆,赵莲莲. 经济学家. 2014(08)
[9]污染产品贸易会诱使环境规制“向底线赛跑”?——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祝树金,尹似雪. 产业经济研究. 2014(04)
[10]产品内分工、制度质量与出口技术复杂度[J]. 戴翔,金碚. 经济研究. 2014(07)
本文编号:2971146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2.1无贸易情况下本国对其他国家减排的反应??Copeland?and?Taylor(2005)从贸易的角度,分析了气候政策对全球碳排放的影响,??
图2.2开放经济条件下本国对其他国家减排的反应??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情况则有所不同,原因在于当其他国家减排时,产品价格和本??国的生产技术都会发生变化,图2.2显示了开放经济下本国对其他国家的反应。假设本??国是污染产品出口国,初始状态下当本国不生产时,世界的碳排放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R&'ZY本国的无差异曲线1/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于A点,本国产??生的碳排放为ZA-ZG。当其他国家削减碳排放至Z1,这导致本国的生产可能性向左移动??并且斜率也发生变化,得到新的生产可能性曲线l^pAZ1)。无差异曲线U1与新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于点D,因此世界的碳排放从ZA下降为ZD。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世界碳??排放的变化可以被分解为搭便车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搭便车效应是指价格不??变情况下的碳排放,在图2.2中,保持价格不变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是IKp^Z1),无差??异曲线Us与生产可能性曲线R0AZ1)相切于点B,以此本国的搭便车效应是??—??
图3.2全球中间品出口额及其占比??资料来源:联合国Comtrade统计数据库??图3.2给出了?1995-2014年全球中间品出口额以及中间品出口贸易额占全球出口贸??易的比重的变化趋势。1995年全球中间品贸易额为2.65万亿美元,占当年全球出口贸??易总额的54.13%。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间品贸易增长比较迅速,虽然2009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间品贸易额和占比有一定程度下降,但到2012年基本回??升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至2014年,全球中间品贸易额达到14.63万亿美元,占比达??到72.31%。从图3.2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中间品出口贸易额总体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其占全球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也在稳步上升,中间品贸易已成为世界贸易的一个??主流趋势。??与传统贸易模式相比较,产品内贸易的一个明显区别是贸易品类型的巨大改变:在??传统贸易模式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欧盟对中国碳泄漏的测度与影响——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 邸玉娜. 资源科学. 2016(12)
[2]中美工业进出口贸易隐含污染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非竞争型世界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 独孤昌慧,吴翔,周小琳. 上海经济研究. 2015(07)
[3]国内外环境规制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 任力,黄崇杰. 世界经济. 2015(05)
[4]中国贸易开放对碳排放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J]. 孙焱林,李华磊,王春元. 国际贸易问题. 2015(02)
[5]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中欧贸易隐含碳测算及分析[J]. 谭娟,陈鸣. 经济学家. 2015(02)
[6]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重估算——基于新附加值贸易统计视角[J]. 向书坚,温婷. 国际经贸探索. 2014(12)
[7]气候政策是否影响了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京都承诺期碳泄漏实证研究[J]. 谭秀杰,齐绍洲. 世界经济研究. 2014(08)
[8]国际贸易、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系统关联——基于开放宏观的视角对中国的经验分析[J]. 徐圆,赵莲莲. 经济学家. 2014(08)
[9]污染产品贸易会诱使环境规制“向底线赛跑”?——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祝树金,尹似雪. 产业经济研究. 2014(04)
[10]产品内分工、制度质量与出口技术复杂度[J]. 戴翔,金碚. 经济研究. 2014(07)
本文编号:2971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971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