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思路及关键技术
发布时间:2021-03-03 08:39
本文阐述了城市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平台的建设思路,总体上将平台划分为野外监测物联网和云端信息平台两大部分,其中监测物联网负责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数据的感知、采集和传输,信息平台负责监测数据的汇聚、分析和预警预报。在总体架构方面,平台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空间信息感知层、云平台基础层、数据资源层、服务层、应用层和用户层,每个层位对其上层均起到了支撑作用,对其下层均起到了汇聚作用。基于此类架构方式,平台未来可以为政府机关和地质单位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数据共享、统计分析、空间分析、资料查询、模型计算等服务,为促进区域地质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文章来源】:城市地质. 2020,15(03)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平台架构体系示意图
平台的总体架构图
例如对于线性工程、隐伏构造、地面沉降和地下空间4个专业领域的监测网络而言,包含了基岩标、分层标、光纤连续监测、深层土体水平位移、深层土体垂直位移、应力应变等监测手段,且都是用于监测“地层形变”地质要素的(图3)。因此,应打破现有监测网络的划分标准,统一以“地层形变”为数据集成目标,将各个专业领域监测网络中基岩标、分层标、光纤连续监测等监测设施取得的成果进行集成,从而打破了独立建设、专网专用的现有格局。(2)综合性原则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要素监测体系建设实践——以北京市为例[J]. 郑桂森,卫万顺,刘宗明,齐如明,于春林,王继明,徐吉祥,李小龙. 城市地质. 2020(02)
[2]基于云服务的e地质应用系统研究[J]. 张诗檬,王文文,付博,韩征,刘钊. 城市地质. 2020(02)
[3]基于多源异构的城市地质数据集成关键技术研究[J]. 付博,王文文,张诗檬,韩征,刘钊,陶光毅. 城市地质. 2020(01)
[4]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J]. 殷志强,李瑞敏,李小磊,孟晖,刘琼,杨楠,王轶,仝晓霞,李春燕,高萌萌. 中国地质. 2018(06)
[5]首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建设思路[J]. 韩征,郭萌,秦俊生,李潇,李佳,刘钊,李敏. 城市地质. 2017(02)
[6]未来五年我国城市地质工作战略思考[J]. 卫万顺,郑桂森,于春林,徐吉祥. 城市地质. 2016(02)
[7]地质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模式研究[J]. 李朝奎,严雯英,肖克炎,赵亚楠. 地质学刊. 2015(03)
[8]大数据背景下地质云的构建与应用[J]. 陈建平,李婧,崔宁,于萍萍. 地质通报. 2015(07)
[9]中国稀土矿产资源定量分析与预测[J]. 阴江宁,肖克炎,汪新庆,刘岳,丁建华. 地质学刊. 2013(03)
[10]数字地质与矿产资源评价[J]. 赵鹏大. 地质学刊. 2012(03)
本文编号:3060966
【文章来源】:城市地质. 2020,15(03)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平台架构体系示意图
平台的总体架构图
例如对于线性工程、隐伏构造、地面沉降和地下空间4个专业领域的监测网络而言,包含了基岩标、分层标、光纤连续监测、深层土体水平位移、深层土体垂直位移、应力应变等监测手段,且都是用于监测“地层形变”地质要素的(图3)。因此,应打破现有监测网络的划分标准,统一以“地层形变”为数据集成目标,将各个专业领域监测网络中基岩标、分层标、光纤连续监测等监测设施取得的成果进行集成,从而打破了独立建设、专网专用的现有格局。(2)综合性原则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要素监测体系建设实践——以北京市为例[J]. 郑桂森,卫万顺,刘宗明,齐如明,于春林,王继明,徐吉祥,李小龙. 城市地质. 2020(02)
[2]基于云服务的e地质应用系统研究[J]. 张诗檬,王文文,付博,韩征,刘钊. 城市地质. 2020(02)
[3]基于多源异构的城市地质数据集成关键技术研究[J]. 付博,王文文,张诗檬,韩征,刘钊,陶光毅. 城市地质. 2020(01)
[4]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J]. 殷志强,李瑞敏,李小磊,孟晖,刘琼,杨楠,王轶,仝晓霞,李春燕,高萌萌. 中国地质. 2018(06)
[5]首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建设思路[J]. 韩征,郭萌,秦俊生,李潇,李佳,刘钊,李敏. 城市地质. 2017(02)
[6]未来五年我国城市地质工作战略思考[J]. 卫万顺,郑桂森,于春林,徐吉祥. 城市地质. 2016(02)
[7]地质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模式研究[J]. 李朝奎,严雯英,肖克炎,赵亚楠. 地质学刊. 2015(03)
[8]大数据背景下地质云的构建与应用[J]. 陈建平,李婧,崔宁,于萍萍. 地质通报. 2015(07)
[9]中国稀土矿产资源定量分析与预测[J]. 阴江宁,肖克炎,汪新庆,刘岳,丁建华. 地质学刊. 2013(03)
[10]数字地质与矿产资源评价[J]. 赵鹏大. 地质学刊. 2012(03)
本文编号:3060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060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