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坡度和坡形对爬坡沙丘形成影响的风洞模拟实验

发布时间:2021-04-12 00:40
  爬坡沙丘是重要的地形障碍沙丘,其形成与地形密不可分。采用室内风洞模拟的方法,选用8°、15°、25°、35°、45°、55°等6个坡度模型和平面、凹形、凸形、凹凸组合形、台阶形5个坡形模型,分别在6、8、10、12、15、18 m·s-1的风速条件下进行近地表风速测量,探讨坡度和坡形对气流及爬坡沙丘形成的影响。此外,在8 m·s-1风速条件下,对上述模型分别进行加沙吹蚀实验,以验证坡度和坡形对爬坡沙丘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模型对近地表的气流有一定的阻滞和抬升作用,且在近地表处对下层的影响大于上层;(2)25°和35°迎风坡最利于爬坡沙丘的形成,8°和15°次之,45°和55°迎风坡不易形成爬坡沙丘;(3)凹形坡和台阶形坡最适宜爬坡沙丘形成,凹凸组合坡和平面坡次之。 

【文章来源】:中国沙漠. 2020,40(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坡度和坡形对爬坡沙丘形成影响的风洞模拟实验


不同模型示意图及坡面测点位置

模型图,风速,风速廓线,模型


在平坦的地表,风速廓线遵循对数规律,而坡面测点的风速廓线不再完全地遵循对数规律(图3),这是因为坡面测点的部分测量高度超出风洞的边界层厚度。在8 m·s-1的风速条件下,模型前各测点的风速廓线,越靠近模型,横向位移越明显,这是因为越靠近模型,阻碍作用越大。2.1.2 不同坡形模型迎风坡的风速廓线特征

模型图,坡面,风速廓线,风速


8°~35°模型均在坡面上出现沉积,而45°和55°模型则在迎风坡坡前出现沉积(图9)。根据数据统计(表2),8°、15°、25°、35°模型爬升坡长依次为12、10、15.6、13.5 cm;25°迎风坡模型具有最大的坡面沉积面积,约为560 cm2,35°的坡面沉积面积为488 cm2,8°、15°的坡面沉积面积依次为324、364 cm2;8°、15°、25°、35°的坡面沉积质量依次为0.30、0.45、1.03、0.93 kg。对于45°和55°的坡面,由于迎风坡对气流的阻滞作用强,且受重力作用的影响,使得大部分沙物质在坡前沉积,而不会被带到坡面上。图5 不同风速条件不同坡度的模型风速变化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库鲁克沙漠风沙地貌与沙丘移动[J]. 杨军怀,董治宝,刘铮瑶,李超,陈国祥,石唯康.  中国沙漠. 2019(04)
[2]青藏高原爬坡沙丘地表沉积物特征分析——以柴达木盆地托拉海河为例[J]. 董苗,严平,孟小楠,吴伟.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4)
[3]库姆塔格沙漠北部三垄沙地区风成沉积物粒度特征[J]. 杨转玲,钱广强,董治宝,罗万银,张正偲,逯军峰,李继彦.  中国沙漠. 2016(03)
[4]风沙地貌形态动力学研究进展[J]. 张正偲,董治宝.  地球科学进展. 2014(06)
[5]回涡沙丘的形态特征与表面物质组成[J]. 钱广强,董治宝,罗万银,张正偲.  中国沙漠. 2012(03)
[6]不同类型防沙堤流场的风洞实验模拟研究[J]. 李建国,屈建军,李芳,安志山,韩庆杰,牛清河,李国帅,谭立海.  中国沙漠. 2012(02)
[7]不同坡度障碍物前气流场特征及其对回涡沙丘形成的影响[J]. 钱广强,董治宝,罗万银,张正偲,赵爱国.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01)
[8]雅鲁藏布江米林宽谷段爬升沙丘粒度分异特征研究[J]. 周娜,张春来,刘永刚.  地理研究. 2012(01)
[9]栅栏绕流减速效应风洞实验模拟[J]. 罗万银,董治宝,钱广强,袁文丽.  中国沙漠. 2010(01)
[10]若尔盖盆地沙丘形成分布影响因素探讨[J]. 魏振海,董治宝,胡光印,逯军峰.  中国沙漠. 2009(06)



本文编号:3132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132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d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