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下游小型集水区5种重金属通量及其源—汇格局
发布时间:2021-05-17 07:50
重金属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大气中的重金属富集在气溶胶颗粒上,通过干、湿沉降进入地表土壤和河流,土壤中重金属通过地表扬尘进入大气。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又以自身的挥发、枯落物分解或食物链的代谢返还土壤,这些过程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岷江下游地区人口稠密,社会经济发达,是我国主要的粮食、蔬菜、水果产区,五通桥区位于岷江下游段,地处四川盆地边缘,是典型的丘陵甲原过度区,小型集水区分布广泛。区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环境重金属超标给该区带来的负面影响日趋明显,重金属面源污染现状急待改善。因此,研究五通桥典型集水区复合生态系统不同重金属元素通量及其“源”“汇”格局,不但对了解重金属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学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能为深入开展四川省主要农林区面源污染控制和污染的生态修复试验示范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优化措施。本研究通过对岷江下游五通桥段典型集水区大气干湿沉降和施肥等情况的收集取样,获得了该区大气重金属干、湿沉降含量动态变化以及农药、肥料中重金属的主要输入量。其次,对集水区内地表径流、壤中流、主要作物的连续取样,分析了集水区...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2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重金属来源及污染现状
1.1.1 重金属来源
1.1.2 重金属污染现状
1.1.3 国内外重金属研究成果
1.2 重金属对生态系统的危害
1.2.1 重金属对植物的危害
1.2.2 重金属对土壤的危害
1.2.3 重金属对水体的危害
1.3 集水区生态系统对重金属的作用
1.3.1 植物对重金属的作用
1.3.2 士壤对重金属的作用
1.3.3 水体对重金属的作用
1.4 集水区重金属通量
1.5 集水区重金属源—汇格局研究
1.5.1 源汇概念
1.5.2 重金属源研究
1.5.3 重金属汇研究
1.6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2 研究的目的意义
3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2 研究方法
3.4 数据分析
4 集水区大气重金属沉降通最
4.1 大气干沉降重金属通量
4.2 大气湿沉降重金属通量
4.3 集水区大气重金属年输入通量
4.4 小结
5 集水区肥料、农药重金属输入通量
5.1 集水区肥料、农药重金属含量特征
5.2 集水区肥料、农药重金属输入通量
5.3 小结
6 集水区出水口径流重金属输出通量
6.1 出口径流重金属含量特征
6.2 出口径流景变化
6.3 出口径流重金属输出通量
6.4 小结
7 集水区地表径流重金属输出通量
7.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重金属含量特征
7.2 地表径流重金属含量的季节变化
7.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与大气降水的关系
7.4 集水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年重金属输出通量
7.5 小结
8 集水区作物收获重金属输出通量
8.1 主要作物不同部位重金属含量特征
8.2 主要农作物转运能力分析
8.3 集水区主要作物重金属输出通量
8.4 小结
9 集水区壤中流重金属输出通量
9.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孔隙度
9.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壤中流重金属含量特征
9.3 壤中流重金属含量的季节变化
9.4 集水区壤中流重金属年输出通量
9.5 集水区壤中流重金属年输出通量
9.6 小结
10 影响集水区复合生态系统重金属“源”“汇”格局的因素分析
10.1 集水区重金属输入输出通量
10.2 重金属“源”“汇”格局的影响因素
10.3 重金属“源”“汇”格局的回归模型
10.4 小结
11 讨论与结论
11.1 大气沉降中的重金属
11.2 肥料、农药中的重金属
11.3 径流中的重金属
11.4 作物中的重金属
11.5 土壤层对重金属的作用
11.6 集水区重金属的“源”“汇”格局
11.7 结论
1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浙江舟山岛不同林分类型的水质效应[J]. 吴初平,叶激华,黄玉洁,朱锦茹,沈爱华,袁位高,江波.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2]广州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含量、排放通量及农用风险评价[J]. 李海燕,胡晓东,吴启航,伍志趼,黄雪夏,张发根,Leung Y.S.,Fu Jie,黄铸颖,熊奉康,熊弗. 环境工程学报. 2015(03)
[3]降雨和土地利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以北京北护城河周边区域为例[J]. 陈晓燕,张娜,吴芳芳. 自然资源学报. 2014(08)
[4]重金属污染对红壤旱地小节肢类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李孝刚,丁昌峰,王兴祥. 生态学报. 2014(21)
[5]淮南煤矿废弃地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J]. 孙贤斌,李玉成. 生态学杂志. 2014(02)
[6]新疆石河子城市道路尘土中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J]. 王健康,高博,周怀东,都怡然,朱成,张英瑶. 环境化学. 2013(09)
[7]湘潭锰矿栾树人工林林内外降水重金属含量变化[J]. 刘凯,文仕知,何功秀,赵西哲,邵明晓.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3(06)
[8]中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J]. 宋伟,陈百明,刘琳. 水土保持研究. 2013(02)
[9]大气降水重金属含量特征及来源分析[J]. 胡春华,柯丽,童乐,周文斌.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2(12)
[10]中国大气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与趋势[J]. 姚琳,廖欣峰,张海洋,凌晨,于志勇.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2(09)
博士论文
[1]东海Cu、Pb、Zn、Cd重金属环境生态效应评价及环境容量估算研究[D]. 王长友.中国海洋大学 2008
[2]长江三峡库区不同植被类型对降雨产流影响的研究[D]. 王栋.北京林业大学 2007
[3]豆磺隆-重金属生态毒理联合效应及分子诊断[D]. 王美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006
本文编号:3191395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2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重金属来源及污染现状
1.1.1 重金属来源
1.1.2 重金属污染现状
1.1.3 国内外重金属研究成果
1.2 重金属对生态系统的危害
1.2.1 重金属对植物的危害
1.2.2 重金属对土壤的危害
1.2.3 重金属对水体的危害
1.3 集水区生态系统对重金属的作用
1.3.1 植物对重金属的作用
1.3.2 士壤对重金属的作用
1.3.3 水体对重金属的作用
1.4 集水区重金属通量
1.5 集水区重金属源—汇格局研究
1.5.1 源汇概念
1.5.2 重金属源研究
1.5.3 重金属汇研究
1.6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2 研究的目的意义
3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2 研究方法
3.4 数据分析
4 集水区大气重金属沉降通最
4.1 大气干沉降重金属通量
4.2 大气湿沉降重金属通量
4.3 集水区大气重金属年输入通量
4.4 小结
5 集水区肥料、农药重金属输入通量
5.1 集水区肥料、农药重金属含量特征
5.2 集水区肥料、农药重金属输入通量
5.3 小结
6 集水区出水口径流重金属输出通量
6.1 出口径流重金属含量特征
6.2 出口径流景变化
6.3 出口径流重金属输出通量
6.4 小结
7 集水区地表径流重金属输出通量
7.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重金属含量特征
7.2 地表径流重金属含量的季节变化
7.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与大气降水的关系
7.4 集水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年重金属输出通量
7.5 小结
8 集水区作物收获重金属输出通量
8.1 主要作物不同部位重金属含量特征
8.2 主要农作物转运能力分析
8.3 集水区主要作物重金属输出通量
8.4 小结
9 集水区壤中流重金属输出通量
9.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孔隙度
9.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壤中流重金属含量特征
9.3 壤中流重金属含量的季节变化
9.4 集水区壤中流重金属年输出通量
9.5 集水区壤中流重金属年输出通量
9.6 小结
10 影响集水区复合生态系统重金属“源”“汇”格局的因素分析
10.1 集水区重金属输入输出通量
10.2 重金属“源”“汇”格局的影响因素
10.3 重金属“源”“汇”格局的回归模型
10.4 小结
11 讨论与结论
11.1 大气沉降中的重金属
11.2 肥料、农药中的重金属
11.3 径流中的重金属
11.4 作物中的重金属
11.5 土壤层对重金属的作用
11.6 集水区重金属的“源”“汇”格局
11.7 结论
1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浙江舟山岛不同林分类型的水质效应[J]. 吴初平,叶激华,黄玉洁,朱锦茹,沈爱华,袁位高,江波.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2]广州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含量、排放通量及农用风险评价[J]. 李海燕,胡晓东,吴启航,伍志趼,黄雪夏,张发根,Leung Y.S.,Fu Jie,黄铸颖,熊奉康,熊弗. 环境工程学报. 2015(03)
[3]降雨和土地利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以北京北护城河周边区域为例[J]. 陈晓燕,张娜,吴芳芳. 自然资源学报. 2014(08)
[4]重金属污染对红壤旱地小节肢类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李孝刚,丁昌峰,王兴祥. 生态学报. 2014(21)
[5]淮南煤矿废弃地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J]. 孙贤斌,李玉成. 生态学杂志. 2014(02)
[6]新疆石河子城市道路尘土中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J]. 王健康,高博,周怀东,都怡然,朱成,张英瑶. 环境化学. 2013(09)
[7]湘潭锰矿栾树人工林林内外降水重金属含量变化[J]. 刘凯,文仕知,何功秀,赵西哲,邵明晓.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3(06)
[8]中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J]. 宋伟,陈百明,刘琳. 水土保持研究. 2013(02)
[9]大气降水重金属含量特征及来源分析[J]. 胡春华,柯丽,童乐,周文斌.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2(12)
[10]中国大气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与趋势[J]. 姚琳,廖欣峰,张海洋,凌晨,于志勇.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2(09)
博士论文
[1]东海Cu、Pb、Zn、Cd重金属环境生态效应评价及环境容量估算研究[D]. 王长友.中国海洋大学 2008
[2]长江三峡库区不同植被类型对降雨产流影响的研究[D]. 王栋.北京林业大学 2007
[3]豆磺隆-重金属生态毒理联合效应及分子诊断[D]. 王美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006
本文编号:3191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191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