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三峡库区消落带污染特性及水环境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2 12:55
  三峡工程自开工建设以来,其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一直为世人所关注。建成后的三峡水库将有650km长,水域面积为1084km2,总库容达445.7亿m3,这将是中国最重要的战略性水资源之一。三峡工程自2003年6月正式蓄水以来,库区水位已抬升至156m,到2009年水位将最终升至175m。鉴于三峡工程采用的“蓄清排浊”运行方式,即冬季(枯水期)运行水位为175m,夏季(丰水期)运行水位为145m,这将使库区沿江地区形成最大水位落差为30m的消落带。消落带又被称之为水库的“肝脏”,具有很强的解毒净化作用,同时也是水陆两种生态系统间交换的廊道,具有缓冲带的功能和植物护岸功能。但消落带受到水、陆环境的交替影响,其生态系统结构同时受到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双重作用。由于受到陆地污染物的进入、淹没地污染物的浸出以及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的影响,消落带水环境存在着岸边污染带和水陆交叉污染两方面的问题,将严重影响库区水环境质量,扰乱该地区原生生态系统,影响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安全。消落带面临的水环境问题、水土流失问题、库岸地质环境问题以及周边人群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消落带的生态环境问题亟待解决。本论文...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三峡库区消落带污染特性及水环境影响研究


三峡库区消落带示意图

水质监测点,三峡库区,布图,消落带


3 消落带水环境问题研究消落带水环境问题1 消落带水质及水污染现状三峡库区消落带与库区水环境密切相关,本研究在蓄水前、后重点断面面的监测表明,库区主要干流水质总体保持在 II-III 类之间,但支流水重趋势。长江寸滩、清溪场、晒网坝和巫峡口断面(见图 3.1),嘉陵江面和乌江麻柳嘴的同步监测结果表明:蓄水前、蓄水期间、蓄水后 6 水质出现超标的项目有粪大肠菌群、总磷和石油类 3 项。粪大肠菌群蓄水后均普遍超标;总磷在蓄水前至蓄水后个别断面出现超标;在蓄的晒网坝断面石油类出现过超标。

库区,土地,开县,耕地面积


图 4.1 库区土地淹没地域分布图Fig4.1 distributing of submerge clime in TGR重庆市实际淹没陆域面积最多的是云阳县 112 500 亩,占整个重庆淹没面积的15.89%,其次依次是忠县 81 000 亩,占总面积的 11.44%;涪陵 76 500 亩,占总面积的 10.80%;万州和巫山均为 73 500 亩,占总面积的 10.38%;开县 69 000 亩,占总面积的 9.75%。耕地受淹最多的区县是开县 40851 亩,占重庆市总淹没耕地的17.45%,其次依次是:忠县 34878 亩,占耕地面积的 14.90%;云阳 33111 亩,占耕地面积的 14.14%;万州 25 556 亩,占耕地面积的 10.92%;涪陵 23195 亩,占耕地面积的 9.91%;奉节 21464 亩,占耕地面积的 9.17%。在受淹耕地中比较成片的平坝地有巫山县的大昌镇,奉节县的梅溪河,浣花溪畔,云阳县的高阳镇,开县的普里河和江里河两岸,万州的新田镇,忠县的塘涂坝,涪陵的平西坝等。其中以开县的平南区(普里河、江里河畔)较大,约 2 660 hm2(4 万亩),其它一般仅 130-200hm2(2 000-3 000 亩)。三峡库区(核心区以及外围区)是中低山广泛分布的地区,中低山面积<4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退田还湖对洞庭湖鸟类群落结构的影响[J]. 邓学建,王斌,米小其,周毅.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05)
[2]长江淡水潮汐湿地植物特性和植物群落演替研究——以镇江北固山湿地为例[J]. 朱伟,李国卿,赵联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05)
[3]北京山区土壤流失方程探讨[J]. 毕小刚,段淑怀,李永贵,刘宝元,符素华,叶芝菡,袁爱萍,路炳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04)
[4]湿地水文研究进展综述[J]. 王兴菊,许士国,张奇.  水文. 2006(04)
[5]湿地边界确定研究进展[J]. 殷书柏,吕宪国.  地理科学进展. 2006(04)
[6]三峡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标准研究[J]. 郑丙辉,张远,富国,刘鸿亮.  环境科学学报. 2006(06)
[7]模拟酸雨对土壤中铁、锰、锌的浸出特征[J]. 王君,张武平,张勇,陈民助,侯贤灯.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6(04)
[8]三峡库区典型流域水华暴发评价函数模型研究[J]. 刘信安,湛敏,谢昭明.  环境科学. 2006(04)
[9]三峡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与对策研究[J]. 蔡庆华,胡征宇.  水生生物学报. 2006(01)
[10]三峡库区支流富营养化模型开发研究[J]. 李锦秀,禹雪中,幸治国.  水科学进展. 2005(06)



本文编号:32428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2428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3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