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雨对叶类蔬菜影响的“剂量—损失”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5 21:05
本论文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中国酸雨沉降机制、输送态势及调控原理”(项目编号:2005CB422200)第7子课题“酸沉降对森林植被和农作物的影响及评价方法研究”(2005CB422207)的资助。论文通过模拟酸雨试验,选择对酸雨胁迫敏感的叶类蔬菜(小白菜、油菜和生菜)作为供试材料,量化不同pH值酸雨对3种叶类蔬菜生长、生理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从而获得酸雨对3种叶类蔬菜影响的基本资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酸雨对叶类蔬菜影响的“剂量—损失”模型,为酸雨控制和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酸雨对叶类蔬菜影响的“剂量—损失”模型综合考虑了蔬菜生长、生理及营养品质三方面因素,在建模方法的选择上,采用了线性方法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非线性方法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两种方法,对这两种方法的建模结果分别进行模型拟合检验与模型精度检验,并进行了模型的比较研究。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酸雨的化学组成
1.1.2 我国酸雨的区域性分布
1.2 国内外关于酸雨对蔬菜影响的研究进展
1.2.1 酸雨对蔬菜外观的伤害
1.2.2 酸雨对蔬菜生理生化的影响
1.2.3 酸雨对蔬菜矿质代谢的影响
1.2.4 酸雨对蔬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1.2.5 酸雨对蔬菜营养品质的影响
1.2.6 酸雨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1.2.7 酸雨对蔬菜影响的损失估算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论文结构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数学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供试蔬菜与土壤
2.1.3 试验试剂与仪器
2.1.4 试验设计
2.2 样品采集与指标选取
2.3 数据分析方法
2.4 "剂量—损失"建模方法
2.4.1 偏最小二乘回归
2.4.2 BP神经网络
2.4.3 模型检验方法
第3章 模拟酸雨对叶类蔬菜生长、生理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3.1 模拟酸雨对叶类蔬菜生长的影响
3.1.1 试验方法
3.1.2 结果与讨论
3.2 模拟酸雨对叶类蔬菜生理的影响
3.2.1 试验方法
3.2.2 结果与讨论
3.3 模拟酸雨对叶类蔬菜营养品质的影响
3.3.1 试验方法
3.3.2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酸雨对叶类蔬菜影响的"剂量—损失"PLSR模型研究
4.1 PLSR建模原理
4.1.1 PLSR模型基本原理
4.1.2 提取成分个数的确定
4.1.3 建模辅助分析
4.2 酸雨对叶类蔬菜"剂量—损失"PLSR模型建立
4.2.1 建模基础数据
4.2.2 建模数据预处理
4.2.3 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4.2.4 提取成分个数的确定
4.2.5 "剂量—损失"PLSR模型
4.2.6 建模辅助分析
4.2.7 模型拟合检验与精度检验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酸雨对叶类蔬菜影响的"剂量—损失"BP网络模型研究
5.1 BP网络建模原理
5.1.1 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5.1.2 BP网络建模原理
5.1.3 BP网络的缺点与改进
5.2 酸雨对叶类蔬菜"剂量—损失"BP网络模型建立
5.2.1 建模基础数据
5.2.2 建模数据预处理
5.2.3 BP网络设计
5.2.4 BP网络训练次数
5.2.5 "剂量—损失"BP网络模型
5.2.6 模型拟合检验与精度检验
5.2.7 PLSR模型与BP网络模型对比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创新点与建议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建议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加的科研项目
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Effect of chromium on accumulation and antioxidants in Cucumis utillissimus L.:Response under enhanced bioavailability condition[J]. Geetgovind Sinam,Sarita Sinha,Shekhar Mallick.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1(03)
[2]基于BP神经网络的体外索索力预测及MATLAB实现[J]. 熊辉霞,张耀庭,苗雨.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3]基于BP神经网络Ti600合金本构关系模型的建立[J]. 孙宇,曾卫东,赵永庆,戚运莲,韩远飞,邵一涛,马雄.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1(02)
[4]中国酸雨污染现状·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 万玉山,王皖蒙. 安徽农业科学. 2010(34)
[5]外源抗坏血酸对酸雨胁迫油菜幼苗的缓解效应[J]. 周琴,张佩,曹春信,张国正,江海东,濮梅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08)
[6]模拟酸雨对油菜花期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曹春信,周琴,韩亮亮,张佩,江海东. 应用生态学报. 2010(08)
[7]模拟酸雨对茶梅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J]. 赵栋,潘远智,邓仕槐,尚鹤,王芳,陈睿. 中国农业科学. 2010(15)
[8]酸雨胁迫对木荷叶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 殷秀敏,伊力塔,余树全,江洪,刘美华. 生态环境学报. 2010(07)
[9]中国酸雨研究现状[J]. 张新民,柴发合,王淑兰,孙新章,韩梅. 环境科学研究. 2010(05)
[10]近50年长春市农业气象条件变化特征分析[J]. 杨雪艳,应爽,梁衍波. 安徽农业科学. 2009(29)
硕士论文
[1]模拟酸雨对叶菜类蔬菜影响评价模型研究[D]. 杨开宁.吉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49947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酸雨的化学组成
1.1.2 我国酸雨的区域性分布
1.2 国内外关于酸雨对蔬菜影响的研究进展
1.2.1 酸雨对蔬菜外观的伤害
1.2.2 酸雨对蔬菜生理生化的影响
1.2.3 酸雨对蔬菜矿质代谢的影响
1.2.4 酸雨对蔬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1.2.5 酸雨对蔬菜营养品质的影响
1.2.6 酸雨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1.2.7 酸雨对蔬菜影响的损失估算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论文结构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数学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供试蔬菜与土壤
2.1.3 试验试剂与仪器
2.1.4 试验设计
2.2 样品采集与指标选取
2.3 数据分析方法
2.4 "剂量—损失"建模方法
2.4.1 偏最小二乘回归
2.4.2 BP神经网络
2.4.3 模型检验方法
第3章 模拟酸雨对叶类蔬菜生长、生理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3.1 模拟酸雨对叶类蔬菜生长的影响
3.1.1 试验方法
3.1.2 结果与讨论
3.2 模拟酸雨对叶类蔬菜生理的影响
3.2.1 试验方法
3.2.2 结果与讨论
3.3 模拟酸雨对叶类蔬菜营养品质的影响
3.3.1 试验方法
3.3.2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酸雨对叶类蔬菜影响的"剂量—损失"PLSR模型研究
4.1 PLSR建模原理
4.1.1 PLSR模型基本原理
4.1.2 提取成分个数的确定
4.1.3 建模辅助分析
4.2 酸雨对叶类蔬菜"剂量—损失"PLSR模型建立
4.2.1 建模基础数据
4.2.2 建模数据预处理
4.2.3 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4.2.4 提取成分个数的确定
4.2.5 "剂量—损失"PLSR模型
4.2.6 建模辅助分析
4.2.7 模型拟合检验与精度检验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酸雨对叶类蔬菜影响的"剂量—损失"BP网络模型研究
5.1 BP网络建模原理
5.1.1 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5.1.2 BP网络建模原理
5.1.3 BP网络的缺点与改进
5.2 酸雨对叶类蔬菜"剂量—损失"BP网络模型建立
5.2.1 建模基础数据
5.2.2 建模数据预处理
5.2.3 BP网络设计
5.2.4 BP网络训练次数
5.2.5 "剂量—损失"BP网络模型
5.2.6 模型拟合检验与精度检验
5.2.7 PLSR模型与BP网络模型对比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创新点与建议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建议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加的科研项目
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Effect of chromium on accumulation and antioxidants in Cucumis utillissimus L.:Response under enhanced bioavailability condition[J]. Geetgovind Sinam,Sarita Sinha,Shekhar Mallick.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1(03)
[2]基于BP神经网络的体外索索力预测及MATLAB实现[J]. 熊辉霞,张耀庭,苗雨.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3]基于BP神经网络Ti600合金本构关系模型的建立[J]. 孙宇,曾卫东,赵永庆,戚运莲,韩远飞,邵一涛,马雄.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1(02)
[4]中国酸雨污染现状·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 万玉山,王皖蒙. 安徽农业科学. 2010(34)
[5]外源抗坏血酸对酸雨胁迫油菜幼苗的缓解效应[J]. 周琴,张佩,曹春信,张国正,江海东,濮梅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08)
[6]模拟酸雨对油菜花期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曹春信,周琴,韩亮亮,张佩,江海东. 应用生态学报. 2010(08)
[7]模拟酸雨对茶梅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J]. 赵栋,潘远智,邓仕槐,尚鹤,王芳,陈睿. 中国农业科学. 2010(15)
[8]酸雨胁迫对木荷叶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 殷秀敏,伊力塔,余树全,江洪,刘美华. 生态环境学报. 2010(07)
[9]中国酸雨研究现状[J]. 张新民,柴发合,王淑兰,孙新章,韩梅. 环境科学研究. 2010(05)
[10]近50年长春市农业气象条件变化特征分析[J]. 杨雪艳,应爽,梁衍波. 安徽农业科学. 2009(29)
硕士论文
[1]模拟酸雨对叶菜类蔬菜影响评价模型研究[D]. 杨开宁.吉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499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249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