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含Cl/Br废弃物衍生吸附剂脱汞及其反应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3 03:07
  燃煤电站被认为是我国最大的人为汞排放源之一,而燃煤烟气中汞的排放控制难点在于如何控制单质汞(Hg0)的排放。目前活性炭喷射技术(ACI)被认为是脱除燃煤烟气中汞最为有效的方法,但是原始活性炭对Hg0的脱除效果不佳,导致喷射过程中的C/Hg比较高。基于此,大量学者采用含Cl/Br的化学试剂对原始活性炭进行浸渍改性以期提高其脱汞性能,但是浸渍改性会消耗大量的化学试剂且改性步骤繁琐耗时,这使得ACI的发展受到限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以城市固体废弃物(木竹、PVC塑料和溴系阻燃塑料)为原料,采用一步共热解法制备Cl/Br改性生物焦脱汞吸附剂的新思路,其中生物焦的性质与活性炭类似但其成本远低于活性炭,因此该方法有望从活性组分、碳基材料和制备方法三方面降低吸附剂成本。本文首先探究了PVC强化生物焦脱汞性能的可行性。共热解过程中引入PVC会造成含Cl生物焦孔道结构的堵塞,生物焦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也相应降低,PVC中的Cl以KCl和C-Cl官能团的形式被固定在生物焦中,这有利于减少PVC在热解过程中Cl的释放。共热解过程中PVC的引入可以大幅提高生物焦的...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含Cl/Br废弃物衍生吸附剂脱汞及其反应机理研究


965-2035年全球一次能源消我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

微观形貌,吸附剂,微观形貌,热解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50覆盖膜,这使得T6W1B2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显著降低。EDX分析用于鉴定生物焦表面的元素组成及相对含量,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知:T6W1B1和T6W1B2表面的Br原子含量分别为10.65%和24.18%,而T6W10B0表面并没有检测到Br的存在,说明在溴系阻燃塑料和木竹共热解过程中,Br被成功地加载到Br-Biochar上,且溴系阻燃塑料的添加比例越高,吸附剂中的Br含量越高。图3-2吸附剂的微观形貌:(a)T6W10B0,(b)T6W1B1和(c)T6W1B23.3.3晶体结构和物相组成图3-3所示为原始生物焦T6W10B0和含Br生物焦(T5W1B1、T6W1B1、T7W1B1)的XRD图谱。从图中可以看出,T6W10B0的XRD图谱主峰与SiC的衍射峰对应(标准卡片号:00-049-1623)。不同于T6W10B0,Br-Biochar中的SiC衍射峰消失而SiO2衍射峰(标准卡片号:01-070-2537)出现。众所周知,生物质中本来就含有C和SiO2,T6W10B0中SiC的存在可能是由于热解过程中C和SiO2发生化学反应[96,97],反应式描述如下:SiO2+3C=SiC+2CO(3-6)SiO2+C=SiC+CO2(3-7)值得指出的是,溴系阻燃塑料的添加抑制了两种化学反应的发生,此时C可能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而非SiO2。这一结果表明,共热解过程中溴系阻燃塑料和生物质存在交互作用,改变了生物质单独热解的反应路径。此外,XRD图谱中并未检测到含Br化合物的存在,这可能因为含Br物质以无定形结构存在且较好地分散在生物焦中,另一种可能是生物焦中含Br物质的晶体结构太弱,低于仪器检测值。(a)(b)(c)


本文编号:32617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2617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c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