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雄安新区多尺度生态基础设施规划

发布时间:2021-07-03 10:05
  生态基础设施是保持、改善和增加生态系统服务的条件和过程,对于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的生态基础设施规划方法主要针对单一尺度进行,不能体现生态系统服务在不同尺度间的相互影响。基于ArcGIS、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和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一种"宏观—中观—微观"多尺度生态基础设施核心区识别和生态廊道辨识的方法体系框架。以雄安新区为例,提出生态基础设施规划方案:宏观尺度需维持气候调节、固碳释氧、保护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等功能的稳定,生态核心区斑块面积建议大于10 km2,生态廊道宽度设置为100—200 m;中观尺度生态核心区斑块面积不小于5 km2,宽度设置为50—100 m,可改善区域水源涵养、文化休闲、净化环境、减弱噪声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微观尺度生态核心区斑块需大于1 km2,宽度为10—30 m,可有效控制径流、净水调蓄。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尺度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目标不同,规模有所差别,其中宏观尺度规模最大,微观最小;(2)多尺度规划方法,可以科学有效的指导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生态... 

【文章来源】:生态学报. 2020,40(2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雄安新区多尺度生态基础设施规划


研究区地理位置概况

框架图,多尺度,系统分析,设施


(4)最后,根据宏—中—微观尺度区域满足的不同生态功能,确定识别核心区斑块适宜面积与生态廊道宽度,最终达到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动态变化的居民绿色生活需求的目标。研究主要使用数据气候气象类、生态类、土地资源类数据,另各尺度生态保护类参考相关规划类文件,具体来源说明见表1。

结构布局,设施,廊道,核心区


起步区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以其规划纲要为参考。起步区以“北城、中苑、南淀”结构布局,北城主要为起着生产生活作用的建设区域,中苑将打造形成与自然和谐、与生态景观协调的生态功能区,南淀作为白洋淀滨水区,起着展示生态景观、保障防洪安全的作用。因此,三级生态基础设施的规划可分为:北城以人工化生态基础设施为主,分散布设低影响开发设施(LID)例如住宅区可设屋顶花园,其他不透水面可通过透水铺装、植草沟、雨水花园等装置以过滤污水、增加雨水下渗,并改造北城内各河流水系为10—30 m宽的三级生态廊道,分散的LID装置可通过三级生态廊道实现雨水的传输、汇流;中苑改造大溵古淀为生态湿地作为储水调蓄装置,将北城汇流的雨水经下渗、滞蓄和净化后再排入白洋淀,形成生态与景观兼顾的三级生态核心区;南淀联通“一级生态核心区、二级生态核心区、三级生态核心区”三大核心区体系和“一级河流廊道、二级道路廊道、三级河流廊道”三大廊道网络,最终形成三级生态基础设施体系(见图5),识别三级生态核心区6.11 km2,三级生态廊道97.08 km。图4 二级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诊断与识别——以烟台市为例[J]. 方莹,王静,黄隆杨,翟天林.  自然资源学报. 2020(01)
[2]城市生态化雨洪管理系统构建技术方法和途径[J]. 杨冬冬,曹易,曹磊.  中国园林. 2019(10)
[3]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 曹秉帅,邹长新,高吉喜,何萍.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08)
[4]生态基础设施的定义、内涵及其服务能力研究进展[J]. 韩林桅,张淼,石龙宇.  生态学报. 2019(19)
[5]东部发达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苏南地区为例[J]. 王玉莹,金晓斌,沈春竹,鲍桂叶,刘晶,周寅康.  生态学报. 2019(07)
[6]基于“源-汇”理论的生态型市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J]. 田雅楠,张梦晗,许荡飞,张圣微.  生态学报. 2019(07)
[7]全球三大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 华杨.  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8(04)
[8]依据ASLA获奖项目的城市雨水景观规划思路分析[J]. 于东飞,乔木.  中国园林. 2018(09)
[9]绿色基础设施视角下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以西雅图为例[J]. 李雅.  国际城市规划. 2018(03)
[10]雄安新区生态安全格局识别与优化策略[J]. 彭建,李慧蕾,刘焱序,胡熠娜,杨旸.  地理学报. 2018(04)

博士论文
[1]西方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春晓.北京林业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623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2623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e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