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元化途径
发布时间:2021-10-16 23:09
生态产品是生态系统向人类提供的各种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的总称。生态产品的利用与人类福祉水平紧密相关。由于生态产品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外部性特征,其价值形成及实现过程未能得到充分认识,既影响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也难以保障生态产品的可持续供给。因此,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生态系统服务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以成都市为例,通过对不同类型生态产品供给区域开展调查,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和案例分析方法,分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的经验,以及面临的问题。结果表明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生态补偿是都市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方式。其中生态农业起步较早,但发展较慢。生态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并与生态农业相互融合。而生态补偿在流域治理和保护中有所突破,但在促进生态价值转化方面作用不足。建议充分发挥都市区区位优势,针对生态产品供需和转化的薄弱环节,逐步建立市场主导的多元化价值实现机制。
【文章来源】:环境生态学. 2020,2(09)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及案例点分布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等[1-3]。以“ecological products”为关键词在Web of Science进行检索(图1a~b),发现研究主题集中于环境科学、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商业经济等方面[4-7];以“生态产品”为关键词在CNKI上进行检索(图1c~d),发现2010年之后生态产品相关文献的数量大幅增加,研究主题包括生态产品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补偿以及价值实现等内容,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生态产品概念与特征[8-10]、价值实现机制与路径的探讨[11-16]、相关案例研究[17,18]等方面,如姚震等[19]、陈辞[20]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生态产品的概念;高晓龙等[21]提出了不同类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与案例分析框架;赵政[18]以美国栖息地交换与生态恢复计划等项目为案例,从政策法律、项目规划、市场与公众参与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的建议;张英等[16]从微观经济学角度论述了生态产品的市场化实现路径及其价格机制;孙庆刚等[22]、杨文琪[23]对生态保护区域的生态产品补偿方式及生态产品特色进行了探讨。现有研究多是探讨生态产品的供给,较少探讨生态产品的需求,对于供需关系及其价值实现路径研究还很薄弱。都市区作为生态产品的主要消费区,本身也具有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本文以成都市为例,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对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生态补偿开展相关调查,分析不同模式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经验,以及目前价值实现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都市区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多元化路径。研究从需求侧出发,能够更好理解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生态功能区的价值实现。
从生态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出发,研究都市区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即厘清自然界的森林、草地等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服务是如何进入城市或乡镇,传递途径就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结合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特征,对应不同服务的不同需求,提出了3种路径,即生态农业、生态补偿和生态旅游(图3)。其中,生态农业主要是指调节服务依托农产品的增值实现价值;生态旅游是指调节服务依托文化服务实现价值;生态补偿主要是针对政府购买服务。在成都市郫都区、温江区、崇州市、青白江区和新津县共选取了3个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调研,收集了各个案例点的基本情况、发展模式、生态社会效益等信息。3 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及政策建议[J]. 夏鹏,王德杰,胡卉明. 中国土地. 2020(05)
[2]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的理论探析[J]. 俞敏,李维明,高世楫,谷树忠. 发展研究. 2020(02)
[3]我国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关政策进展[J]. 陈健鹏,高世楫. 发展研究. 2020(02)
[4]社区牧民全面发展视角下的黄河源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J]. 何跃君. 环境保护. 2020(Z1)
[5]对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基本思考[J]. 马永欢,吴初国,曹庭语,汤文豪,孔登魁,丁问微. 环境保护. 2020(Z1)
[6]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经济关系分析[J]. 姚震,孙月,王文.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9(06)
[7]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工具探究[J]. 高晓龙,程会强,郑华,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2019(23)
[8]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进展[J]. 高晓龙,林亦晴,徐卫华,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2020(01)
[9]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与一般途径[J]. 王斌. 太平洋学报. 2019(10)
[10]美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相关经验及借鉴[J]. 赵政. 国土资源情报. 2019(09)
本文编号:3440666
【文章来源】:环境生态学. 2020,2(09)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及案例点分布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等[1-3]。以“ecological products”为关键词在Web of Science进行检索(图1a~b),发现研究主题集中于环境科学、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商业经济等方面[4-7];以“生态产品”为关键词在CNKI上进行检索(图1c~d),发现2010年之后生态产品相关文献的数量大幅增加,研究主题包括生态产品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补偿以及价值实现等内容,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生态产品概念与特征[8-10]、价值实现机制与路径的探讨[11-16]、相关案例研究[17,18]等方面,如姚震等[19]、陈辞[20]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生态产品的概念;高晓龙等[21]提出了不同类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与案例分析框架;赵政[18]以美国栖息地交换与生态恢复计划等项目为案例,从政策法律、项目规划、市场与公众参与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的建议;张英等[16]从微观经济学角度论述了生态产品的市场化实现路径及其价格机制;孙庆刚等[22]、杨文琪[23]对生态保护区域的生态产品补偿方式及生态产品特色进行了探讨。现有研究多是探讨生态产品的供给,较少探讨生态产品的需求,对于供需关系及其价值实现路径研究还很薄弱。都市区作为生态产品的主要消费区,本身也具有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本文以成都市为例,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对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生态补偿开展相关调查,分析不同模式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经验,以及目前价值实现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都市区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多元化路径。研究从需求侧出发,能够更好理解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生态功能区的价值实现。
从生态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出发,研究都市区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即厘清自然界的森林、草地等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服务是如何进入城市或乡镇,传递途径就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结合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特征,对应不同服务的不同需求,提出了3种路径,即生态农业、生态补偿和生态旅游(图3)。其中,生态农业主要是指调节服务依托农产品的增值实现价值;生态旅游是指调节服务依托文化服务实现价值;生态补偿主要是针对政府购买服务。在成都市郫都区、温江区、崇州市、青白江区和新津县共选取了3个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调研,收集了各个案例点的基本情况、发展模式、生态社会效益等信息。3 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及政策建议[J]. 夏鹏,王德杰,胡卉明. 中国土地. 2020(05)
[2]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的理论探析[J]. 俞敏,李维明,高世楫,谷树忠. 发展研究. 2020(02)
[3]我国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关政策进展[J]. 陈健鹏,高世楫. 发展研究. 2020(02)
[4]社区牧民全面发展视角下的黄河源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J]. 何跃君. 环境保护. 2020(Z1)
[5]对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基本思考[J]. 马永欢,吴初国,曹庭语,汤文豪,孔登魁,丁问微. 环境保护. 2020(Z1)
[6]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经济关系分析[J]. 姚震,孙月,王文.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9(06)
[7]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工具探究[J]. 高晓龙,程会强,郑华,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2019(23)
[8]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进展[J]. 高晓龙,林亦晴,徐卫华,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2020(01)
[9]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与一般途径[J]. 王斌. 太平洋学报. 2019(10)
[10]美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相关经验及借鉴[J]. 赵政. 国土资源情报. 2019(09)
本文编号:3440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44066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