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5年江苏省环太湖及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风险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10 13:49
以江苏省环太湖和沿海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遥感影像资料及地理信息技术,将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湿地、人工表面及其他用地6种土地利用类型,并对各类用地空间分布及比例进行现状分析。基于土地利用类型及景观类型指数探讨太湖一级保护区2010—2015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区域生态风险指数,对江苏盐城市沿海生态风险时空分布及演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太湖地区人工表面面积最大,沿海地区则以耕地为主,太湖一级保护区以湿地为主,2010—2015年各地类转化复杂,景观格局趋于复杂化、分散化。区域生态风险评价表明沿海地区生态风险程度自内陆向沿海呈梯度状增大趋势。区域生态风险及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应优化土地利用转化模式,加强较高生态风险区域生态保护,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及区域生态风险的有效管理。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2020,48(17)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
环太湖地区包括常州、无锡、苏州3市行政区域,面积为1.75×104 km2,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以人工表面、湿地、耕地、林地为主,总比例为99.6%。其中人工表面6 272 km2,占江苏太湖流域面积35.8%;其次为湿地、耕地和林地,分别为32.3%、25.5%、6.1%。(图2、3)。图3 江苏省土地利用类型结构
图2 江苏省土地利用类型2015年太湖一级保护区(沿湖岸5 km区域)总面积为3 793.81 km2,主要为林地、耕地、湿地和人工表面。其中林地面积399.26 km2,占10.51%;耕地面积367.23 km2,占9.68%;人工表面面积513.87 km2,占13.54%;湿地面积2 511.31 km2,占66.19%,其中太湖湖泊面积2 427.8 km2,占湿地面积的96.67%;其他用地面积2.14 km2,占0.06%(图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博斯腾湖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与时空变化[J]. 位宏,徐丽萍,李晓蕾,李经纬.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8(S1)
[2]贵州草海湿地区域土地利用景观生态安全评价[J]. 任金铜,杨可明,陈群利,莫世江,王志红.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8(05)
[3]洱海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J]. 王涛,张超,于晓童,曹小汪. 生态学杂志. 2017(07)
[4]基于LUCC的艾比湖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及预测研究[J]. 张月,张飞,王娟,任岩,Abduwasit Ghulam,Hsiang-te KUNG. 中国环境科学. 2016(11)
[5]近20年来巢湖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估与时空演化机制[J]. 黄木易,何翔. 湖泊科学. 2016(04)
[6]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农牧交错带典型流域生态风险评价——以洋河为例[J]. 徐兰,罗维,周宝同. 自然资源学报. 2015(04)
[7]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与环境变化关系研究进展[J]. 张新荣,刘林萍,方石,姜文超,王金臣. 生态环境学报. 2014(12)
[8]基于景观格局的甘肃白龙江流域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J]. 巩杰,赵彩霞,谢余初,高彦净.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7)
[9]天津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J]. 肖琳,田光进. 生态学杂志. 2014(02)
[10]江苏沿海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观格局变化分析[J]. 田颖,李冰,王水. 江苏农业科学. 2014(01)
本文编号:3487376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2020,48(17)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
环太湖地区包括常州、无锡、苏州3市行政区域,面积为1.75×104 km2,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以人工表面、湿地、耕地、林地为主,总比例为99.6%。其中人工表面6 272 km2,占江苏太湖流域面积35.8%;其次为湿地、耕地和林地,分别为32.3%、25.5%、6.1%。(图2、3)。图3 江苏省土地利用类型结构
图2 江苏省土地利用类型2015年太湖一级保护区(沿湖岸5 km区域)总面积为3 793.81 km2,主要为林地、耕地、湿地和人工表面。其中林地面积399.26 km2,占10.51%;耕地面积367.23 km2,占9.68%;人工表面面积513.87 km2,占13.54%;湿地面积2 511.31 km2,占66.19%,其中太湖湖泊面积2 427.8 km2,占湿地面积的96.67%;其他用地面积2.14 km2,占0.06%(图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博斯腾湖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与时空变化[J]. 位宏,徐丽萍,李晓蕾,李经纬.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8(S1)
[2]贵州草海湿地区域土地利用景观生态安全评价[J]. 任金铜,杨可明,陈群利,莫世江,王志红.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8(05)
[3]洱海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J]. 王涛,张超,于晓童,曹小汪. 生态学杂志. 2017(07)
[4]基于LUCC的艾比湖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及预测研究[J]. 张月,张飞,王娟,任岩,Abduwasit Ghulam,Hsiang-te KUNG. 中国环境科学. 2016(11)
[5]近20年来巢湖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估与时空演化机制[J]. 黄木易,何翔. 湖泊科学. 2016(04)
[6]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农牧交错带典型流域生态风险评价——以洋河为例[J]. 徐兰,罗维,周宝同. 自然资源学报. 2015(04)
[7]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与环境变化关系研究进展[J]. 张新荣,刘林萍,方石,姜文超,王金臣. 生态环境学报. 2014(12)
[8]基于景观格局的甘肃白龙江流域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J]. 巩杰,赵彩霞,谢余初,高彦净.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7)
[9]天津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J]. 肖琳,田光进. 生态学杂志. 2014(02)
[10]江苏沿海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观格局变化分析[J]. 田颖,李冰,王水. 江苏农业科学. 2014(01)
本文编号:34873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487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