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18年全国酸雨状况变化趋势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2 05:41
基于2003—2018年全国291个城市降水监测结果的分析表明:全国降水酸度明显降低,其中,2003—2006年有所升高,2006年之后呈降低趋势;酸雨区面积呈减小趋势,共减少约97万km2,酸雨发生频率超过5%的面积减少了20.9个百分点;全国酸雨城市比例为21.3%~40.9%,2009年开始总体呈下降趋势,2018年降为21.6%,重酸雨城市比例在2005年之后总体呈下降趋势;全国平均酸雨频率为11.7%~25.6%,2006年之后总体呈下降趋势,2018年酸雨频率在50%以上的城市比例较2006年下降了13.9个百分点。基于174个城市的降水离子组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降水中的主要阴离子为硫酸根,其离子当量浓度占比为19.4%~32.9%,2003年以来年平均降低0.6个百分点;降水中的主要阳离子为钙离子和铵离子;硫酸根沉降通量年平均下降0.68 t/km2,硝酸根沉降通量年平均降低0.05 t/km2,全国SO2浓度变化趋势与硫酸根沉降通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我国降水中的硝酸根与硫酸根离子当量浓度比值总体呈升高趋势,表明硝酸根离子对降水酸度的影响逐渐增加,酸雨类型正由硫酸型向硫酸...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监测. 2020,36(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2018年部分省份酸雨城市比例及平均酸雨频率
2018年降水离子当量浓度百分比
291个城市的统计结果表明,2003—2006年,全国年均降水p H总体呈降低趋势,表明降水酸度有所升高。其中,2003年为4.99,2006年为4.85,酸雨污染状况有所加重;2006年以来,全国年均降水p H总体呈升高趋势,2009年为5.00,2011年之后维持在5.00以上,至2018年变为5.56(图3)。从291个城市年均pH分布来看,城市年均降水pH最小值总体呈升高趋势,最大值总体保持稳定,表明全国降水酸度明显降低,酸雨污染状况明显缓解。2003—2018年,全国酸雨城市比例为21.3%(2017年)~40.9%(2004年)(表1),其中,2004—2008年总体稳定在40.0%左右,2009年开始呈下降趋势,2016—2018年已降至25.0%以下;较重酸雨城市的比例为4.1%(2018年)~18.6%(2004年),其中,2003—2006年呈波动变化,2006年开始总体呈下降趋势,2015年之后下降幅度明显,降至10.0%以内;重酸雨城市的比例为0.0%(2017年)~12.7%(2005年),2005年开始总体呈下降趋势(图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酸雨的研究现状及新兴趋式的可视化分析[J]. 吴春笃,戴竞,阿琼,陈诗龙,解清杰.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9(01)
[2]中国大气降水化学研究进展[J]. 王文兴,许鹏举. 化学进展. 2009(Z1)
[3]2005年中国酸雨时空分布特征[J]. 赵艳霞,侯青,徐晓斌,丁国安,王淑凤.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05)
[4]江西省严重酸雨地带形成的影响因素[J]. 何纪力,陈宏文,胡小华,陈凯. 中国环境科学. 2000(05)
[5]我国酸沉降控制策略[J]. 陈复,柴发合. 环境科学研究. 1997(01)
本文编号:3490283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监测. 2020,36(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2018年部分省份酸雨城市比例及平均酸雨频率
2018年降水离子当量浓度百分比
291个城市的统计结果表明,2003—2006年,全国年均降水p H总体呈降低趋势,表明降水酸度有所升高。其中,2003年为4.99,2006年为4.85,酸雨污染状况有所加重;2006年以来,全国年均降水p H总体呈升高趋势,2009年为5.00,2011年之后维持在5.00以上,至2018年变为5.56(图3)。从291个城市年均pH分布来看,城市年均降水pH最小值总体呈升高趋势,最大值总体保持稳定,表明全国降水酸度明显降低,酸雨污染状况明显缓解。2003—2018年,全国酸雨城市比例为21.3%(2017年)~40.9%(2004年)(表1),其中,2004—2008年总体稳定在40.0%左右,2009年开始呈下降趋势,2016—2018年已降至25.0%以下;较重酸雨城市的比例为4.1%(2018年)~18.6%(2004年),其中,2003—2006年呈波动变化,2006年开始总体呈下降趋势,2015年之后下降幅度明显,降至10.0%以内;重酸雨城市的比例为0.0%(2017年)~12.7%(2005年),2005年开始总体呈下降趋势(图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酸雨的研究现状及新兴趋式的可视化分析[J]. 吴春笃,戴竞,阿琼,陈诗龙,解清杰.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9(01)
[2]中国大气降水化学研究进展[J]. 王文兴,许鹏举. 化学进展. 2009(Z1)
[3]2005年中国酸雨时空分布特征[J]. 赵艳霞,侯青,徐晓斌,丁国安,王淑凤.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05)
[4]江西省严重酸雨地带形成的影响因素[J]. 何纪力,陈宏文,胡小华,陈凯. 中国环境科学. 2000(05)
[5]我国酸沉降控制策略[J]. 陈复,柴发合. 环境科学研究. 1997(01)
本文编号:3490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490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