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有机物料厌氧消化特性及产气优化工艺与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6 12:50
我国是世界上的农业与人口大国,每年产生的秸秆类废弃物大约有7.7亿吨、畜禽粪便大约有39.7亿吨、城市垃圾大约有1.5亿吨、有机废水大约有437亿吨。因此,我国特别适合发展生物质能源化产业。厌氧消化(Anaerobic digestion, AD)是处理这些有机物料的一个有效方法,它可以将这些有机物转化成生物燃气(甲烷和氢气),实现减量化的同时,带来较好的环境与经济效益。然而,截至目前为止,衡量这些有机物料的生物产甲烷潜力(Biochemical Methane Potential, BMP)方法不统一,导致已有的数据无法进行有效比较。不统一的研究方法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设置了障碍。此外,农作物秸秆类和畜禽粪便类废弃的厌氧消化效率较低、沼气产量较少,限制了其工业化利用。因此,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及实验室的长期探索,本试验提出了一套较为快速的、简单的BMP测定方法,并在该方法下对比了多种有机物料的生物产甲烷潜力。另外,通过本试验,研究了农作物秸秆与畜禽粪便混合发酵工艺,探讨了提升产气的机理,为进一步改进农作物秸秆与畜禽粪便类废弃物的厌氧发酵性能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首先,研究了不同接种物来源以...
【文章来源】: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序批式厌氧堆肥反应器系统流程图圈
氧分相式固体发酵系统(Anaerobic-Phased Solids Digester System,简称 APS)等丨"―2、图1-3和图1-4分别是美国的序批式厌氧堆肥反应器系统(SEBACf2】和分相式厌氧高固体反应器系统(APSf3、SEBAC系统包含了 2个或者3个批式的渗滤床反应器,渗滤液可以通过喷头在不同的反应器之间转移。粗粉碎的有机城市生活垃圾(OFMSW)被放置在批式反应器中。来自于成熟发酵系统坦面的渗滤液作为接种物通过喷头喷到新的反应器中,而在新的反应器中渗滤液通过自循环来实现甲焼的稳定zll产。在实验室研究中,SEBAC系统如果接种纯的食品废弃物(或餐厨垃圾),其启动将会变得非常困难41。需要加入膨松剂以防止物料压得太紧,同时便于渗滤液的渗透。早期的研究报道显8
沼气成分采用装有热导检测器(Thermal Conductivity Detector, TCD)的美国安捷伦7890A气相色谱进行测定(见图2-5)。测定时,氦气(或氩气)作为载气,2米X3毫米的不镇钢柱TDX-01 (JK,屮国)作为检测柱子。柱箱、进样口及检测器的温度分别为 120、150 禾n 150°Cl,挥发性脂肪酸(VFAs)和乙醇采用装有火焰离子检测器(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FID)的美国安捷伦7890A气相色谱进行测定。测定时,氮气作为载气,30米x 530微18
【参考文献】:
博士论文
[1]用于提高稻草厌氧消化性能的固态氢氧化钠化学预处理方法与机理研究[D]. 何艳峰.北京化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98924
【文章来源】: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序批式厌氧堆肥反应器系统流程图圈
氧分相式固体发酵系统(Anaerobic-Phased Solids Digester System,简称 APS)等丨"―2、图1-3和图1-4分别是美国的序批式厌氧堆肥反应器系统(SEBACf2】和分相式厌氧高固体反应器系统(APSf3、SEBAC系统包含了 2个或者3个批式的渗滤床反应器,渗滤液可以通过喷头在不同的反应器之间转移。粗粉碎的有机城市生活垃圾(OFMSW)被放置在批式反应器中。来自于成熟发酵系统坦面的渗滤液作为接种物通过喷头喷到新的反应器中,而在新的反应器中渗滤液通过自循环来实现甲焼的稳定zll产。在实验室研究中,SEBAC系统如果接种纯的食品废弃物(或餐厨垃圾),其启动将会变得非常困难41。需要加入膨松剂以防止物料压得太紧,同时便于渗滤液的渗透。早期的研究报道显8
沼气成分采用装有热导检测器(Thermal Conductivity Detector, TCD)的美国安捷伦7890A气相色谱进行测定(见图2-5)。测定时,氦气(或氩气)作为载气,2米X3毫米的不镇钢柱TDX-01 (JK,屮国)作为检测柱子。柱箱、进样口及检测器的温度分别为 120、150 禾n 150°Cl,挥发性脂肪酸(VFAs)和乙醇采用装有火焰离子检测器(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FID)的美国安捷伦7890A气相色谱进行测定。测定时,氮气作为载气,30米x 530微18
【参考文献】:
博士论文
[1]用于提高稻草厌氧消化性能的固态氢氧化钠化学预处理方法与机理研究[D]. 何艳峰.北京化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989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498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