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含磷物质修复铅锌矿污染土壤的机理和技术

发布时间:2021-11-24 04:51
  土壤中有害重金属积累到一定程度,不仅会导致土壤退化、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而且可能直接毒害植物或通过食物链途径危害人体的健康。上虞市东关镇银山畈有一万多亩铅锌矿污染土壤和农作物特别是蔬菜受到了严重的铅(Pb)污染和中度的锌(Zn)污染。因此,研究含磷(P)物质修复铅锌矿污染土壤和蔬菜的机理,解决该修复技术中的一些根本性的基础科学问题及关键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意义,对浙江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省建设将起积极作用。论文在评述矿区重金属污染现状和含磷物质原位修复污染土壤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铅锌矿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借助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XRD)和模型MINTEQ研究了含P物质原位修复污染土壤中Pb的主要机制,通过实验室模拟、盆栽以及田间小区实验,采用重金属形态分级、毒性淋溶提取(toxicity characteristicleaching procedure,TCLP)以及植物吸收等方法对含P物质(包括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矿粉)原位修复铅锌矿污染土壤的效果进行评估,获得如下主要成果:(1)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从矿物学的角度研究了水和土壤环境中P-Pb相互...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含磷物质修复铅锌矿污染土壤的机理和技术


一ZP和pH对土壤淋洗液中Pb、zn含量的影响

双重作用,土壤淋洗液,Pb含量,酸性环境


<0.05)的相关系数,说明土壤水溶液中Zn的活性比Pb更受Ca含量的影响。4.3.4P和c:对土壤淋洗液中重金属Pb/zn含量的影响三种环境pH条件下,添加P和ca处理对土壤中Pb和zn的影响情况见图4一5和图4一6。由图4一5可知,与对照相比,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添加P和Ca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淋洗液中Pb含量(l1%一99%)和zn的含量(19%一99.5%);在酸性环境下,降低Pb含量的同时(除了 Ca0.03和 Ca0.60处理外)却增加了Zn的含量。酸性环境下,单独添加0.60剂量水平的Ca或者单独添加0.6剂量水平的P,土壤淋洗液中的Pb含量与空白对照都差异不显著,而当同时添加0.60剂量水平的Ca和0.6剂量水平的P时,反而大幅度增加了土壤淋洗液中的Pb含量,涨幅高达127%。其中缘由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口PO一Cao口 P0.6一Cao刀3口 P0.6一 Ca024口 P0.6一Cao口 P06一Ca0.12 .P0.6一 Ca0.60nUn︸ 0nUnU八 0U0八曰nU

分布变化,残渣,磷肥,形态


而增加对非残渣态Pb的固定。当磷肥添加量从P/Pb摩尔比为7,O增加到P/Pb摩尔比为14.0时,以各种非残渣形态Pb浓度降低量的增加值为横坐标,以磷肥种类为纵坐标作图,见图5一1。可知,磷肥添加量在P/Pb摩尔比为7.0的基础上提高到P/Pb摩尔比为14.0后,增加了污染土壤中各种非残渣形态Pb含量的降低幅度,但不同品种的磷肥所降低的Pb的形态不同:PR主要增加了对碳酸盐结合态Pb含量的降低幅度,SSP则主要促进了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物结合态的降低(占了非残渣形态降低总量的90%),而CMP则对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等3种形态Pb含量的降低都有所促进作用。从图5一1还可以看出,增加磷肥用量后,PR对非残渣形态Pb浓度降低总量的促进作用在3种磷肥处理中是最高的,而添加SSP与CMP时的非残渣形态Pb降低总量相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进展[J]. 何益波,李立清,曾清如.  广州环境科学. 2006(04)
[2]浙江省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的历史对照研究[J]. 杨茹莱,竺智伟,赵正言.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06)
[3]基于地统计学和GIS的土壤和蔬菜重金属的环境质量评价[J]. 谢正苗,李静,王碧玲,陈建军.  环境科学. 2006(10)
[4]污染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移动性评价:四种方法比较[J]. 章明奎,方利平,周翠.  应用生态学报. 2006(08)
[5]不同磷处理对污染土壤中有效态铅及磷迁移的影响[J]. 陈世宝,朱永官,马义兵.  环境科学学报. 2006(07)
[6]低成本含磷材料修复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J]. 龙梅,胡锋,李辉信,赵海燕,吕文琦,魏正贵.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6(07)
[7]巢湖、龙感湖水体中稀土元素的无机形态研究[J]. 朱兆洲,刘丛强,王中良,李军,周志华.  中国稀土学报. 2006(01)
[8]关于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与环境问题的思考[J]. 马业禹,艾国栋.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 2005(04)
[9]TCLP法评价矿区土壤重金属的生态环境风险[J]. 孙叶芳,谢正苗,徐建明,李静,赵科理.  环境科学. 2005(03)
[10]典型矿冶周边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有效性含量[J]. 郭朝晖,朱永官.  生态环境. 2004(04)



本文编号:35152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5152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1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