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低压反冲洗过滤器研制及在油田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4 09:19
  我国大部分油田已经进入了三次开采期,采出原油的含水率已达70%以上,有的油田甚至高达90%。油水分离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水,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严重时将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经济损失。同时聚合物驱采油技术的发展导致采出水聚合物浓度的增加,油田污水处理难度提高,因此开发适合我国油田实际情况、高效经济的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解决含聚合物污水处理难的问题是油田水处理面临的重大课题。在现有油田污水处理工艺中,过滤工艺是一道重要工序。过滤器的结构和运行状况直接决定了滤后水水质。本文依据过滤理论和反冲洗理论,分析了普通过滤器在处理含聚合物污水时出现问题的原因。污水中聚合物的存在加大了滤料与油和悬浮物之间的吸附力,粘附油的滤料相对密度变小,在原有反冲洗速度下滤料膨化严重,导致反冲洗压力升高、滤料流失、滤料不能完全再生,从而影响过滤效果,滤后水中油和悬浮物含量难以达标。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对过滤器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开发了低压反冲洗过滤器。其特点在于能够在较低的压力下利用搅拌和稳定的水流作用实现滤料的彻底再生,有效地解决了反冲洗压力升高、滤料流失和滤料再生难的问题。同时由于反冲洗所需...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2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低压反冲洗过滤器研制及在油田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工艺流程示意图

核桃壳,石英砂滤料,形状,微絮凝


(a)核桃壳 (b)石英砂walnut shell quartz sand图 2-2 核桃壳和石英砂滤料形状图Fig.2-2 The type of filtration material2.1.3.4 微絮凝加药系统 微絮凝加药系统是在原有工艺基础上增加的,包括溶药罐和投加泵,采用的是 SJY 微絮凝加药装置2.2 水质分析方法实验采用的水质分析方法,除 pH 采用快速测定仪外,其余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污水监测分析方法》[116]进行测定,具体方法见表 2-3。表 2-3 水质分析方法Table 2-3Analytical methods for wastewater quality编号 分析项目 单位 分析方法1 SS mg/L 重量法2 温度 ℃ 温度计

核桃壳滤料,反冲洗,过滤器,核桃壳


良好的反冲洗效果保证了滤后水的水质。相比于普通过滤器是用高强度水流反洗,在搅拌系统的长时间作用(大约 30min)下完成反冲洗过滤器则是在罐内水不外排的条件下,启动搅拌系统 5~8通过罐群余压水回流反洗 20~25min 即可,不用启动反冲洗水泵又节省了投资。00.10.20.30.40.50.61 5 10 20t(min)压力(Ma)P050100150200250量(m流3h/)原过滤器反冲洗压力 低压稳流核桃壳过滤器反冲洗压力原过滤器反冲洗水量 低压稳流核桃壳过滤器反冲洗水量图 3-2 核桃壳过滤器反冲洗压力和流量变化图Fig.3-2 The pressure and flow rate contrast of walnut shell filter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油田水处理中的典型高级氧化技术[J]. 阚连宝,齐晗兵,崔红梅.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6(10)
[2]核桃壳过滤-超滤工艺处理油田含油污水[J]. 王立国,高从堦,王琳,王爱民,温建志,王生春.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6(02)
[3]采油污水处理及回用研究[J]. 王素芳,姚光源,李家俊,林蓓,滕厚开.  工业水处理. 2006(03)
[4]饮用水生物滤池的反冲洗机理研究[J]. 乔铁军,孙国芬.  净水技术. 2006(01)
[5]核桃壳滤料污染后的清洗再生[J]. 卢瑜林.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4(02)
[6]含油废水处理研究[J]. 张鸿郭,周少奇,杨志泉,林云琴,钟宁.  环境技术. 2004(01)
[7]PACS絮凝处理含油废水[J]. 李爱阳.  中国井矿盐. 2004(01)
[8]陶瓷膜处理油田采出水时的膜污染清洗研究[J]. 袁群杰,李必文,阎安.  石油机械. 2003(07)
[9]微絮凝过滤用于含油废水处理研究[J]. 吕名云,常青.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2003(01)
[10]国内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开发及应用[J]. 赵谨.  工业水处理. 2003(03)

博士论文
[1]含油污水过滤处理技术研究[D]. 吕寻贞.西南石油学院 2005

硕士论文
[1]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油田水中污染物的研究[D]. 孔凡贵.大庆石油学院 2003
[2]辽河油田采油污水处理技术研究[D]. 潘红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3



本文编号:35156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5156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e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