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长江口潮滩湿地底质对水体氮、磷营养盐含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24 09:55
  本文以长江口潮滩湿地底质与水体氮、磷营养盐含量互动变化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长江口潮滩湿地底质与上覆水氮、磷含量互动变化的关系和底质渗滤液氮、磷含量与污染负荷互动变化的特征。 在研究底质与上覆水氮、磷含量互动变化的关系中,主要研究了沉积物、污染负荷以及水力负荷、滞留时间等因素对氮、磷去除率的影响以及当输入水体浓度较小时,底质对氮、磷的释放;并对基质净化机理,去除能力以及影响净化的因素,如滞留时间、温度等进行了探讨。 在研究底质渗滤液氮、磷含量与污染负荷互动变化特征中,研究了不同底质,底质随污染负荷以及随时间对氮、磷含量的影响,同时探讨了不同底质对滲滤液氮、磷去除的差异以及底质对上覆水和渗滤液氮、磷去除的差异。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6.1不同底质对上覆水氮、磷含量的去除率 不同底质对生活污水总磷均具有较高的去除率且底质不同去除效率不同,而对无机磷的去除率远低于总磷,但不同底质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对氮的去除率均较低,且不同底质间存在差异。 6.2同一底质随污染负荷、水力负荷、滞留时间等对上覆水氮、磷的影响 污染负荷对底质上覆水氮、磷含...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综述
    1.1 科学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湿地水质净化研究
        1.2.2 湿地底质
            1.2.2.1 基质(沉积物)
            1.2.2.2 微生物
    1.3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
    2.2 工作思路
    2.3 研究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位置
    2.4 研究方法
        2.4.1 沉积物的采集
            2.4.1.1 表层沉积物的采集
            2.4.1.2 柱状样采集
        2.4.2 水样的采集
            2.4.2.1 实验用水的采集与配制
            2.4.2.2 上覆水的采集
            2.4.2.3 沉积物自由水的确定与排除
            2.4.2.4 渗滤液的采集
        2.4.3 沉积物样品的测定
        2.4.4 水样的测定
        2.4.5 水质评估及分析方法
            2.4.5.1 单因子评估模式
        2.4.6 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 长江口湿地概况与表层沉积物理化性质
    3.1 自然概况
        3.1.1 长江口区范围
        3.1.2 空间格局
        3.1.3 气候特征
        3.1.4 沉积物特征及湿地植被
    3.2 表层沉积物理化性质现状
        3.2.1 高程分布
        3.2.2 水平分布
            3.2.2.1 径向
            3.2.2.2 纬向
    3.3 长江口湿地与柱状样采样点表层沉积物理化性质比较分析
    3.4 讨论
        3.4.1 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变化
        3.4.2 氮的分布与来源
        3.4.3 磷的分布与来源
    3.5 小结
第四章 底质与上覆水氮、磷含量互动变化关系
    4.1 结果与分析
        4.1.1 不同底质对上覆水氮、磷含量的影响
            4.1.1.1 总磷
            4.1.1.2 无机磷
            4.1.1.3 总氮
            4.1.1.4 氨氮
        4.1.2 同一底质随污染负荷对上覆水氮、磷含量的影响
            4.1.2.1 总磷
            4.1.2.2 无机磷
            4.1.2.3 氨氮
        4.1.3 同一底质随滞留时间对上覆水氮、磷的去除
            4.1.3.1 总磷
            4.1.3.2 无机磷
            4.1.3.3 氨氮
        4.1.4 同一底质随水力负荷对上覆水氮、磷含量的去除
            4.1.4.1 总磷
            4.1.4.2 氨氮
        4.1.5 长江口湿地对间隙水氮、磷含量的去除
            4.1.5.1 总磷
            4.1.5.2 氨氮
    4.2 讨论
        4.2.1 不同底质对上覆水氮、磷的去除
        4.2.2 底质对上覆水氮、磷的去除能力及其最大功能的发挥
        4.2.3 植被在湿地净化中的作用
        4.2.4 滞留时间对底质上覆水氮、磷去除的影响
        4.2.5 温度对底质上覆水氮、磷去除的影响
        4.2.6 水力负荷对底质上覆水氮、磷去除的影响
        4.2.7 微生物
    4.3 小结
第五章 底质渗滤液氮、磷含量与污染负荷互动变化特征
    5.1 结果与分析
        5.1.1 不同底质对渗滤液氮、磷含量的影响
            5.1.1.1 总磷
            5.1.1.2 氨氮
        5.1.2 同一底质随污染负荷对渗滤液氮、磷的去除
            5.1.2.1 总氮
            5.1.2.2 氨氮
            5.1.2.3 总磷
        5.1.3 同一底质连续进水对渗滤液氮、磷含量的影响
            5.1.3.1 氨氮
            5.1.3.2 总氮
            5.1.3.3 总磷
            5.1.3.4 无机磷
    5.2 讨论
        5.2.1 底质对渗滤液氮、磷的实际去除率
        5.2.2 不同底质对渗滤液氮、磷去除的差异
        5.2.3 同一底质对上覆水和渗滤液氮、磷去除率的差异
    5.3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不同底质对上覆水氮、磷含量的去影响
    6.2 同一底质随污染负荷、水力负荷、滞留时间等对上覆水氮、磷的影响
    6.3 不同底质对渗滤液氮、磷含量的影响
    6.4 同一底质随污染负荷、进水时间对渗滤液氮、磷的去除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参加的课题、发表的论文及所获奖励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排污对长江口南汇边滩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J]. 丁峰元,贺宝根,左本荣,袁峻峰.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4(05)
[2]芦苇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王全金,陈栋.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4(04)
[3]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污水净化研究进展[J]. 张虎成,田卫,俞穆清,徐宁.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4(02)
[4]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在我国发展的现状与前景[J]. 于少鹏,王海霞,万忠娟,孙广友.  地理科学进展. 2004(01)
[5]长江口滨岸潮滩沉积物中磷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J]. 高效江,陈振楼,许世远,刘绿叶.  环境科学学报. 2003(06)
[6]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J]. 吴玲玲,陆健健,童春富,刘存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05)
[7]人工湿地净化污水过程中的生物作用[J]. 梁威,胡洪营.  中国给水排水. 2003(10)
[8]长江口北支潮滩沉积物-水界面无机氮的交换通量及季节变化[J]. 张兴正,陈振楼,邓焕广,许世远.  重庆环境科学. 2003(09)
[9]不同基质垂直流人工湿地对城市污水的净化效果[J]. 朱夕珍,崔理华,温晓露,庹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04)
[10]煤渣-草炭基质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对城市污水的净化效果[J]. 崔理华,朱夕珍,骆世明,刘迎湖.  应用生态学报. 2003(04)

博士论文
[1]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服务——以长江口为例[D]. 童春富.华东师范大学 2004
[2]河口潮滩湿地沉积物中胞外酶研究[D]. 刘存歧.华东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15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515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3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