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多针对板电晕微观特性及降低其有害副产物

发布时间:2021-11-24 19:19
  室内空气污染物具有复杂、多样、长期性和低浓度等特点,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可快速、高效降低室内多种污染物。采用的主要等离子体发生技术为电晕放电,但电晕放电会同时产生少量的有害产物包括03和N02,形成二次污染。在实验室前期研究基础上,本文系统分析多针对板电晕放电电离区的微观特性;利用光学发射光谱(OES)法,对放电产生OH自由基进行优化研究,为后续以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为核心技术的空气净化单元研制提供设计依据。然后以降低放电产生的有害产物为研究目标,实验研究有害副产物N02与03产生,并采用Mn02催化剂催化降低N02及03。通过封闭空间内实验研究和应用试验,获知放电产生N02与O3相关规律及其去除规律,并确定室内空气净化装置的设计依据和运行参数。首先,根据发射光谱法(OES)对多针对板电晕放电的测量结果,对相应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拟合和理论分析。得到高压针电极周围N2第二正带跃迁谱峰(ISPB)光强分布的等光强线曲线方程;获知电离区ISPB的分布,从而确定电离区内ISPB×S、电子平均速度、电流密度等微观电参数的变化关系,系统分析多针对板正、负电晕放电电离区和迁移区中微观物理特性。然后,以激...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3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空气净化
        1.1.1 空气净化重要性
        1.1.2 空气净化技术概述
    1.2 放电等离子体空气净化
        1.2.1 净化原理
        1.2.2 研究进展
    1.3 光催化空气净化
        1.3.1 光催化原理
        1.3.2 研究进展
    1.4 等离子体与光催化结合空气净化
        1.4.1 净化原理
        1.4.2 研究进展
    1.5 空气净化中有害副产物研究
        1.5.1 副产物产生
        1.5.2 副产物去除研究现状
    1.6 电晕放电
        1.6.1 电晕放电简介
        1.6.2 电晕放电空气净化进展
    1.7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7.1 研究目标
        1.7.2 研究内容
第2章 多针对板电晕放电微观物理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I_(SPB)空间分布
    2.3 I_(SPB)×S分布
    2.4 I_(SPB)与电流密度关系
    2.5 伏安关系推导
        2.5.1 电离区电场和电流密度
        2.5.2 迁移区电场和电流密度
    2.6 小结
第3章 多针对板电晕放电OH自由基产率优化
    3.1 引言
    3.2 实验装置
    3.3 实验原理
    3.4 负电晕OH产率优化
        3.4.1 放电功率作用
        3.4.2 电极间距作用
        3.4.3 相对湿度作用
    3.5 流光放电OH空间分布及其产率优化
        3.5.1 流光放电OH空间分布
        3.5.2 流光放电OH产率优化(相对湿度作用)
    3.6 小结
第4章 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产生NO_2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建立
        4.2.1 实验装置
        4.2.2 实验仪器
        4.2.3 参数选择
    4.3 放电功率作用
        4.3.1 正电晕放电
        4.3.2 负电晕放电
    4.4 放电极性作用
    4.5 电极间距作用
    4.6 相对湿度作用
        4.6.1 正电晕放电
        4.6.2 负电晕放电
    4.7 小结
第5章 MnO_2催化降低有害副产物NO_2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装置
    5.3 降低正电晕放电产生NO_2
    5.4 降低负电晕放电产生NO_2
    5.5 讨论
    5.6 小结
第6章 催化降低电晕放电产生有害副产物O_3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装置
    6.3 放电产生臭氧
    6.4 催化去除臭氧
    6.5 小结
第7章 降低电晕产生NO_2和O_3应用试验研究
    7.1 引言
    7.2 试验装置建立
    7.3 放电产生NO_2和O_3应用试验
    7.4 催化降低NO_2和O_3应用试验
    7.5 催化剂检测分析
    7.6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TiO2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 周真一.  山东陶瓷. 2010(03)
[2]电晕放电及催化法净化室内空气[J]. 朱益民,杨树,黄丽萍,张零零,唐晓佳,李想.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S1)
[3]针对板正电晕放电电场强度及电流密度理论分析[J]. 杨树,张零零,葛辉,宓东,朱益民.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10(05)
[4]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的研究与探讨[J]. 李辉,孔庆媛,万毅,张双保,于波.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0(05)
[5]电晕放电等离子体杀菌的实验研究[J]. 刘芳,黄海涛,黄绍松,林美强.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9(08)
[6]等离子、光催化耦合空气净化装置的设计与研究[J]. 侯立安,吴祖国,王佑君.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09(04)
[7]发射光谱研究多针对板正电晕放电形貌[J]. 宿鹏浩,朱益民,陈海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8(09)
[8]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分解臭氧的研究[J]. 刘荣琼,赵敏,汪瑞峰.  江苏环境科技. 2008(03)
[9]烟气同时脱硫脱硝的研究进展[J]. 王学海,方向晨.  当代化工. 2008(02)
[10]电晕放电自由基簇射同时脱硫脱硝反应特性研究[J]. 吴祖良,高翔,李济吾,孙培德,骆仲泱,岑可法.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8(02)

博士论文
[1]人工环境下氧化性自由基对气态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及应用[D]. 康颖.浙江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纳米TiO2负载于活性炭纤维吸附—光催化氧化室内挥发性有机气体甲醛的研究[D]. 李英柳.武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16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516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2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