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黄河三角洲石油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

发布时间:2021-11-28 08:37
  多年来,许多科学工作者在石油污染的修复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至今还很少有大规模成功修复的报道。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壤石油类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果,构建高效、安全、实用的现场修复技术已成为国际上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黄河三角洲作为我国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在石油的大规模开采、冶炼、运输和处理过程中,土壤石油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本研究通过对黄河三角洲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进行阶段式修复,系统阐述了石油烃的微生物高效降解和根际调控机制,初步构建了石油污染土壤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通过室内模拟和现场堆制试验,初步构建了适合黄河三角洲石油污染土壤的最佳堆制体系。经过60天室内模拟堆制研究,土壤总石油烃的降解率可达80%,净降解率约为40%;经过150天的现场堆制,土壤总石油烃浓度可从7900-17900 mg kg-1降至1400-3700 mg kg-1,土壤石油烃净降解率可达40%。堆制过程中,堆体C:N为15:1时,室内模拟及现场堆制的处理效果最好。适宜的C:N在改善堆体通气性、促进微生物好氧代谢的...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1 绪论
    1.1 土壤石油污染概况
    1.2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1.2.1 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1.2.2 石油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1.2.3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1.2.4 土壤中石油污染物降解的影响因素
        1.2.5 石油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1.3 黄河三角洲污染治理的重要性
        1.3.1 黄河三角洲的优势及潜力
        1.3.2 黄河三角洲土壤石油污染现状
        1.3.3 黄河三角洲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研究概况
    1.4 本研究的必要性
        1.4.1 科学问题
        1.4.2 研究假说
        1.4.3 技术路线
        1.4.4 研究目标
        1.4.5 主要研究内容
2 堆制对土壤中石油烃降解的室内模拟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不同堆料添加量对堆制过程中石油烃降解效率的影响
        2.2.2 堆体温度的变化
        2.2.3 堆制过程中土壤pH 的变化
        2.2.4 微生物数量对堆制过程中土壤石油烃降解的影响
        2.2.5 微生物活性对堆制过程中土壤石油烃降解的影响
    2.3 小结
3 堆制技术对石油污染土壤的现场修复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堆制过程中土壤石油烃的降解
        3.2.2 堆制土壤中石油烃降解菌数量的变化
        3.2.3 堆制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变化
        3.2.4 堆制土壤pH 的变化
        3.2.5 堆制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
    3.3 小结
4 堆制土壤中石油烃根际降解的盆栽试验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土壤中石油烃的降解
        4.2.2 植株生长及根系形态
        4.2.3 石油烃降解菌数量
        4.2.4 微生物代谢活性
        4.2.5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4.2.6 植物根际pH
    4.3 小结
5 土壤中石油烃根际降解的野外现场修复试验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土壤石油烃的根际降解
        5.2.2 植株生物量和根系形态对石油烃降解的影响
        5.2.3 根际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对石油烃降解的影响
        5.2.4 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变化
        5.2.5 根际土壤微孔结构的变化
    5.3 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性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研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石油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研究[J]. 冯冬艺,余成洲,白云.  三峡环境与生态. 2010(06)
[2]黄河三角洲湿地盐生植物氮和磷的根际效应[J]. 王震宇,赵芳芳,张保国,张林,李锋民,高冬梅,罗先香.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10)
[3]黄河三角洲石油污染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与耐盐性初探[J]. 范延辉,王君.  滨州学院学报. 2010(03)
[4]黄河三角洲生态区土壤石油污染及其对碱蓬萌发的生态影响[J]. 王传远,左进城,苗凤萍,杨翠云,宋忠国.  生态环境学报. 2010(04)
[5]当前国内外环境保护形势及其研究进展[J]. 赵其国,骆永明,滕应,曹伟,吴绍华.  土壤学报. 2009(06)
[6]黄河三角洲湿地植被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J]. 房用,梁玉,刘月良,杜相海.  林业科学. 2009(10)
[7]盐渍化土壤中土著菌的石油烃降解潜力研究[J]. 王震宇,赵建,李锋民,高冬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07)
[8]Biolog EcoPlateTM实验信息提取方法改进[J]. 张燕燕,曲来叶,陈利顶.  微生物学通报. 2009(07)
[9]菌根真菌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作用的研究进展[J]. 陈梅梅,陈保冬,许毓,田慧颖,邓皓.  生态学杂志. 2009(06)
[10]高羊茅和优良菌群联合作用降解陕北黄绵土中的石油烃[J]. 杨琴,聂麦茜,苏君梅,蒋欣.  土壤. 2009(03)

博士论文
[1]黄河三角洲石油开发的环境影响定量评价研究[D]. 韩潇源.中国海洋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微生物群落特性及影响因素初探[D]. 辛远征.中国海洋大学 2009
[2]原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学效应及其评价指标[D]. 朱艳华.内蒙古大学 2008
[3]内生真菌降解多环芳烃菲研究[D]. 田林双.南京师范大学 2007
[4]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研究[D]. 王薇.山东农业大学 2007
[5]石油河老君庙段土壤石油污染及修复植物筛选研究[D]. 田侠.西北师范大学 2006
[6]黄河三角洲地区耐盐木本植物引进试验研究[D]. 徐化凌.山东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24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5240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3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