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达性的沈阳市公园绿地格局及生态服务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4 14:14
城市绿地景观是指那些功能不同或者组成不同的绿地空间,如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等,其主要作用是制造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增湿降温,调节气候,控制城市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作用。城市公园绿地是关系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格局及基于生态效益的绿地优化种植模式能够提升城市绿地的综合生态效益,引导城市用地布局朝着健康、持续的人居环境发展。本文以沈阳市城市二环内城市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以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趋势-基于生态效益的种植模式研究-理想化设计实践为研究思路,基于遥感资料(RS)、统计资料、调查访问和野外实测调查等获得原始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对2008-2014年间沈阳市城市二环内绿地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利用缓冲区法模拟了基于可达性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优化布局;同时测定沈阳市22种常用绿化树种在固碳释氧、降温增湿、滞尘三方面的效果,研究在不同生态效益下基于三种生态效益的植物种植模式;对沈阳市铁西区的绿地景观格局进行基于可达性的理想化设计实践,同时对绿地内植物进行基于生态效益的理想化种植,以提升城市绿地的综合服务效...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2-1沈阳市Fig.2-1?Shenyang?second
3.1?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3.1.1?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特征??对高分影像进行0视解译,得到研究区2008及2014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图(图3-??1)。在ArcGIS?9.3中,对这2期土地利用/覆被图进行面积统计,得到表3-1。??麵藝M??2008?2014?—?0??■■??图3-1沈阳市2008和2014年二环内土地利用/覆被图??Fig.3-?1?Land?use?/?cover?maps?of?Shenyang?in?2008?and?2014??表3-1?2008和2014年间各类十.地利用/覆被面积统计??Tab.3-?1?Composition?of?different?LUCC?types?in?2008?and?2014?(unit:?hm2)??年份?城市绿地?居住用地?公共用地?工业用地?道路用地?待利用地?水域??(hm2)?1568.60?5316?60?脚4?237872?2705.92?1371.48?9.08??%?9.69%?32.83%?17.55%?14.69%?16.71%?8.47%?0.06%??(2二?1530.32?6043.36?2757.32?2306.32?2851.52?672.00?31.72??%?9.45%?37.32
利用ArcGIS9.3中的ArcToolbox,将矢量数据栅格化,由于在城市绿地大多是比较??分散的小斑块状,因而在进行栅格设置的过程中精确到5m,最后将栅格数据导??Fragstats4.2,得到图2期绿地类型图(图3-2)。在ArcGIS?9.3中,对这2期绿地类型进??行面积统计,得到表3-5。??N??A?0?2?4?8??士?德制、魏4??200H?20M?'?研充?R??图3-2沈阳市2008和2014年绿地类项图??Fig.3-2?Green?land?maps?of?Shenyang?in?2008?and?2014??由表3-5可知,2008-2014年,七年间沈阳市二环内的城市绿地面积减少??38.28hm2,转移情况发生期间,尽管面积减少,似仍有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入为城市绿??地,其中公共用地为主要的转入类型,而七年间城市绿地大部分减少的土地转化用作公??共使用以及水道河流等水域,将两种面积相减得出纯粹转出的土地面积,发现在这七年??的时间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京市城市公园时空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 王女英,孙鸣喆,王慧,胡欣欣,蔺雪芹.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2]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以沈阳市铁西区为例[J]. 卢宁,李俊英,闫红伟,施拓,李英. 应用生态学报. 2014(10)
[3]基于Model Builder中心线提取建模的制图综合研究[J]. 程辉,唐南奇,唐亮.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4(05)
[4]基于GIS的城市医疗资源可达性与公平性评价研究[J]. 刘少坤,关欣,王彬武,郭大双.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4(05)
[5]基于出行距离评价城市公园绿地的可达性——以乐清市为例[J]. 陈秋晓,万丽,杨威.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4(03)
[6]不同土壤中紫花苜蓿根瘤菌抗逆性的比较[J]. 朱瑞芬,唐凤兰,刘杰淋,刘凤歧,陈积山. 草地学报. 2013(06)
[7]北京城市居民服务设施可达性偏好与现实错位[J]. 谌丽,张文忠,杨翌朝. 地理学报. 2013(08)
[8]成都市沙河主要绿化树种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效益[J]. 张艳丽,费世民,李智勇,孟长来,徐嘉. 生态学报. 2013(12)
[9]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比较[J]. 张刚,杨昕,汤国安.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13(02)
[10]中国园林生态学发展综述[J]. 于艺婧,马锦义,袁韵珏. 生态学报. 2013(09)
博士论文
[1]哈尔滨居住小区绿地植物生态效益及优化配置研究[D]. 郭杨.东北林业大学 2015
[2]城市绿地的价值及其评估研究[D]. 王庆日.浙江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煤矿复垦区绿化树种固碳释氧、降温增湿效应研究[D]. 杨清.安徽理工大学 2013
[2]北京市行道树固碳释氧滞尘效益的初步研究[D]. 史晓丽.北京林业大学 2010
[3]城市绿地可达性评价研究[D]. 苗方方.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4]G101北京段公路绿化的温湿度调节及固碳释氧研究[D]. 代巍.北京林业大学 2009
[5]保定常见绿化植物滞尘效应及尘污染对其光合特征的影响[D]. 黄慧娟.河北农业大学 2008
[6]合肥市居住区绿化环境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 赵霞.安徽农业大学 2008
[7]基于CITYgreen模型的北京市建成区绿地生态效益分析[D]. 胡赫.北京林业大学 2008
[8]呼和浩特市居住区绿化效益研究[D]. 张风.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
[9]城市景观生态网络连接度评价及其规划研究[D]. 韩向颖.同济大学 2008
[10]重庆主城区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特点研究[D]. 朱双营.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50631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2-1沈阳市Fig.2-1?Shenyang?second
3.1?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3.1.1?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特征??对高分影像进行0视解译,得到研究区2008及2014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图(图3-??1)。在ArcGIS?9.3中,对这2期土地利用/覆被图进行面积统计,得到表3-1。??麵藝M??2008?2014?—?0??■■??图3-1沈阳市2008和2014年二环内土地利用/覆被图??Fig.3-?1?Land?use?/?cover?maps?of?Shenyang?in?2008?and?2014??表3-1?2008和2014年间各类十.地利用/覆被面积统计??Tab.3-?1?Composition?of?different?LUCC?types?in?2008?and?2014?(unit:?hm2)??年份?城市绿地?居住用地?公共用地?工业用地?道路用地?待利用地?水域??(hm2)?1568.60?5316?60?脚4?237872?2705.92?1371.48?9.08??%?9.69%?32.83%?17.55%?14.69%?16.71%?8.47%?0.06%??(2二?1530.32?6043.36?2757.32?2306.32?2851.52?672.00?31.72??%?9.45%?37.32
利用ArcGIS9.3中的ArcToolbox,将矢量数据栅格化,由于在城市绿地大多是比较??分散的小斑块状,因而在进行栅格设置的过程中精确到5m,最后将栅格数据导??Fragstats4.2,得到图2期绿地类型图(图3-2)。在ArcGIS?9.3中,对这2期绿地类型进??行面积统计,得到表3-5。??N??A?0?2?4?8??士?德制、魏4??200H?20M?'?研充?R??图3-2沈阳市2008和2014年绿地类项图??Fig.3-2?Green?land?maps?of?Shenyang?in?2008?and?2014??由表3-5可知,2008-2014年,七年间沈阳市二环内的城市绿地面积减少??38.28hm2,转移情况发生期间,尽管面积减少,似仍有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入为城市绿??地,其中公共用地为主要的转入类型,而七年间城市绿地大部分减少的土地转化用作公??共使用以及水道河流等水域,将两种面积相减得出纯粹转出的土地面积,发现在这七年??的时间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京市城市公园时空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 王女英,孙鸣喆,王慧,胡欣欣,蔺雪芹.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2]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以沈阳市铁西区为例[J]. 卢宁,李俊英,闫红伟,施拓,李英. 应用生态学报. 2014(10)
[3]基于Model Builder中心线提取建模的制图综合研究[J]. 程辉,唐南奇,唐亮.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4(05)
[4]基于GIS的城市医疗资源可达性与公平性评价研究[J]. 刘少坤,关欣,王彬武,郭大双.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4(05)
[5]基于出行距离评价城市公园绿地的可达性——以乐清市为例[J]. 陈秋晓,万丽,杨威.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4(03)
[6]不同土壤中紫花苜蓿根瘤菌抗逆性的比较[J]. 朱瑞芬,唐凤兰,刘杰淋,刘凤歧,陈积山. 草地学报. 2013(06)
[7]北京城市居民服务设施可达性偏好与现实错位[J]. 谌丽,张文忠,杨翌朝. 地理学报. 2013(08)
[8]成都市沙河主要绿化树种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效益[J]. 张艳丽,费世民,李智勇,孟长来,徐嘉. 生态学报. 2013(12)
[9]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比较[J]. 张刚,杨昕,汤国安.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13(02)
[10]中国园林生态学发展综述[J]. 于艺婧,马锦义,袁韵珏. 生态学报. 2013(09)
博士论文
[1]哈尔滨居住小区绿地植物生态效益及优化配置研究[D]. 郭杨.东北林业大学 2015
[2]城市绿地的价值及其评估研究[D]. 王庆日.浙江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煤矿复垦区绿化树种固碳释氧、降温增湿效应研究[D]. 杨清.安徽理工大学 2013
[2]北京市行道树固碳释氧滞尘效益的初步研究[D]. 史晓丽.北京林业大学 2010
[3]城市绿地可达性评价研究[D]. 苗方方.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4]G101北京段公路绿化的温湿度调节及固碳释氧研究[D]. 代巍.北京林业大学 2009
[5]保定常见绿化植物滞尘效应及尘污染对其光合特征的影响[D]. 黄慧娟.河北农业大学 2008
[6]合肥市居住区绿化环境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 赵霞.安徽农业大学 2008
[7]基于CITYgreen模型的北京市建成区绿地生态效益分析[D]. 胡赫.北京林业大学 2008
[8]呼和浩特市居住区绿化效益研究[D]. 张风.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
[9]城市景观生态网络连接度评价及其规划研究[D]. 韩向颖.同济大学 2008
[10]重庆主城区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特点研究[D]. 朱双营.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50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550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