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和空间主成分分析法(SPCA)的沛县北部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4 21:19
  沛县北部因采煤导致地形、地貌和地类变化,直接影响了整个区域的生态安全,因此需要在区域生态安全状况评价的基础上构建生态安全格局。该研究以沛县北部地区为研究对象,选取高程、坡度、土地覆盖类型、植被覆盖、距水体的距离、距道路的距离、距矿点的距离、距居民点的距离8个指标,采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SPCA)评价研究区生态安全状况,并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建立生态阻力面,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提取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从而构建研究区的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安全水平不高,中度安全水平的面积为447.53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4.53%;较低安全水平的面积为344.58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4.28%;识别的31条潜在生态廊道、31个一类生态节点和20个二类生态节点与生态源地一起构成了研究区的生态安全格局,为沛县北部的生态规划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参考。 

【文章来源】: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0,36(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和空间主成分分析法(SPCA)的沛县北部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


研究区位置示意

等级分布,生态安全,等级分布,评价指标


表3 主成分载荷矩阵Table 3 Principal component load matrix 评价指标 主成分 权重 1 2 3 4 5 6 7 8 高程 0.138 95 -0.000 56 -0.007 77 -0.031 82 -0.052 83 0.020 28 0.224 65 0.962 26 0.033 坡度 0.019 53 0.011 39 0.011 37 0.002 65 -0.014 30 -0.000 33 0.972 64 -0.230 48 0.008 土地覆盖类型 0.527 46 0.066 23 0.235 29 -0.441 77 -0.001 96 0.675 73 -0.035 21 -0.094 96 0.202 植被覆盖度 -0.215 07 -0.043 31 0.362 48 0.440 60 0.706 57 0.347 77 0.027 33 0.073 61 0.122 距水体的距离 0.724 22 -0.483 73 -0.017 72 0.394 66 0.093 23 -0.265 37 -0.026 27 -0.075 10 0.153 距道路的距离 0.315 06 0.774 00 -0.406 52 0.345 51 0.119 60 0.041 29 -0.016 30 -0.027 40 0.244 距矿点的距离 -0.017 30 0.166 68 0.547 79 0.492 77 -0.642 69 0.124 25 -0.021 05 -0.009 67 0.099 距居民点的距离 0.178 30 0.364 35 0.589 41 -0.302 88 0.248 43 -0.578 33 -0.011 02 -0.002 38 0.139高度生态安全水平区面积占比最小,且分布不集中,主要分布在微山湖区域。低度生态安全水平区主要分布在汉兴街道、沛城街道、龙固镇以及大屯街道,这些地区存在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人类活动频繁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态不安全的状况。综上,研究区整体生态安全水平不高,存在高安全水平区少且分散、低安全水平区多等情况,十分不利于区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可利用生态修复相关策略逐步恢复中低安全水平区的生态环境,同时注重水资源和植被的保护,维持好高生态安全水平区的稳定性。

等级分布,生态安全,等级分布,等级


影响研究区生态安全的8个评价指标能与空间每一处栅格对应,极大地增强了评价结果的空间性。一些社会经济指标数据无法落实到空间上,因此未将其纳入指标体系。此外,研究区煤炭开采活动较为频繁,该活动对生态安全影响的无法直接衡量,未来应从多方面加以考虑,从而选取更能代表矿区显著特征的指标。生态安全评价因子的等级划分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行了调整,接下来的研究要结合实际,使等级划分更加合理。图5 研究区阻力等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DPSIR-EES-TOPSIS模型的重庆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及其时空分异[J]. 吕广斌,廖铁军,姚秋昇,邓薇.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6)
[2]黔中城市群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J]. 王媛,周长威.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09)
[3]锡林郭勒盟生态安全评价及生态调控途径[J]. 史娜娜,肖能文,王琦,韩煜,高晓奇,全占军.  农业工程学报. 2019(18)
[4]基于生态供需视角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优化——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 张豆,渠丽萍,张桀滈.  生态学报. 2019(20)
[5]基于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的宁江流域景观格局优化[J]. 李青圃,张正栋,万露文,杨传训,张杰,叶晨,陈裕婵.  地理学报. 2019(07)
[6]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川西南高原地区生态安全评价——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J]. 陈蓓.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06)
[7]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J]. 韩世豪,梅艳国,叶持跃,张珂,尹秀秀.  水土保持通报. 2019(02)
[8]东海海岸带生态安全评价及景观优化研究[J]. 毛菁旭,尹昌霞,李伟芳,寇相玮,赵柯,傅杰超,王奇.  海洋通报. 2019(01)
[9]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内蒙古胜利煤田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J]. 黄鑫,曹学章,张明,邹娴.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01)
[10]基于PSR和GM(1,1)模型的西藏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J]. 马年圣,支晓娟,宋雨婷.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11)

硕士论文
[1]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评价与构建研究[D]. 任慧君.北京林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69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569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2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