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臭氧溶胞回流AAO工艺效能强化及剩余污泥产氢
发布时间:2022-01-10 16:49
剩余污泥的大量产生与排放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存环境。针对目前传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中大量产生剩余污泥的问题,以污水“达标化”为基础,污泥“减量化”为重点,以“资源化”作为发展目标,使污水处理过程更有效,剩余污泥实现减量化和资源化相统一,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需求。针对AAO工艺在厌氧段需要外碳源补充进行有效脱氮、系统排放污泥量较大以及剩余污泥资源化能源化利用低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单独超声、单独臭氧细胞破解方法的局限性基础上,采用超声-臭氧联合污泥溶胞技术,着重研究了超声-臭氧联合作用对AAO工艺污水处理及污泥过程减量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强化污水处理及污泥减量的调控策略。采用高通量测序等手段,解析了超声-臭氧破解液回流的AAO工艺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系统强化污水脱氮除磷效果的响应及种群互作的生物学机制。同时利用系统排放的剩余污泥,进行生物制氢研究。考察了利用低强度超声处理产氢接种污泥后,接种污泥中产氢菌的氢化酶催化活性的变化。分析了对AAO剩余污泥作为底物进行臭氧、超声和超声-臭氧联合预处理,对生物制氢体系产氢效能的影响。超声-臭氧联合预处理对污泥溶胞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超声声能密度和臭...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4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26-图 2-1 超声-臭氧联合污泥破解装置atic diagram of the ultrasound-ozone coupling sludge lysis pretreatment
-28-O 装置示意图;(b)超声-臭氧联合-AAO 强化污水处理及污泥减量ematic diagram of (a) AAO; (b) the ultrasound-ozone combined AAO syenhancing sewage treatment and sludge reduction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思考[J]. 戴晓虎. 给水排水. 2012(02)
[2]超声波-臭氧破解剩余污泥技术的初步研究[J]. 黄慧,朱世云,寇青青,王瀛寰,荣春.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06)
[3]外加淀粉酶预处理污泥厌氧发酵产氢研究[J]. 潘维,莫创荣,李小明,杨麒,曾光明,朱晓峰,罗琨. 环境科学学报. 2011(04)
[4]酸性预处理污泥对厌氧生物制氢的影响[J]. 刘旭东,黄莹. 环保科技. 2011(01)
[5]生物法实现污泥减量技术综述[J]. 党俐,徐岳阳,曹雯,张伟军. 广州化工. 2011(05)
[6]SBR/OSA工艺的污泥减量化运行机理研究[J]. 唐悦恒,方闻,罗莹,余小玉,孙连鹏. 中国给水排水. 2011(05)
[7]PCR-DGGE解析好氧-沉淀-厌氧工艺微生物群落多样性[J]. 王建芳,赵庆良,刘志刚.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0(06)
[8]污泥减量理论与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发展[J]. 乔晶,张雪松. 黑龙江纺织. 2010(04)
[9]微型动物捕食污泥减量工艺研究现状[J]. 李洪枚. 环境科技. 2010(06)
[10]污泥减量化研究进展[J]. 王大伟,韩爱荣,苏朋,刘宗耀. 广州化工. 2010(05)
博士论文
[1]剩余污泥碱性发酵产酸性能与优化[D]. 苏高强.北京工业大学 2013
[2]A+OSA污泥减量工艺物质能量转化及其微生态特性研究[D]. 贾丽.重庆大学 2012
[3]ClO2耦合超声波破解污泥溶出机理与微生物隐性生长的污泥减量研究[D]. 王广华.华南理工大学 2011
[4]CSTR和ABR处理有机废水产氢产甲烷特征与效能[D]. 郑国臣.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5]基于强化除磷脱氮及低污泥产量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D]. 左宁.重庆大学 2010
[6]基于生物捕食的剩余活性污泥减量研究[D]. 陈晓飞.武汉大学 2009
[7]臭氧破解污泥的溶出机制及同步臭氧氧化对污泥减量效能的影响研究[D]. 王嵘.南昌大学 2008
[8]好氧—厌氧耦合体系污泥减量化的机理研究及工程应用[D]. 于安峰.清华大学 2008
[9]剩余污泥减量化污水处理工艺及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D]. 王建芳.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10]光合细菌利用低分子有机酸产氢的试验研究[D]. 陈明.浙江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A/O工艺处理高盐度废水脱氮性能的试验研究[D]. 冷栋栋.青岛大学 2009
[2]AOA-SBR工艺反硝化除磷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栋.长安大学 2009
[3]超声波/臭氧—隐性生长污泥过程减量技术研究[D]. 刘焕枝.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4]A2/O工艺反硝化除磷性能及控制策略[D]. 彭轶.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5]嗜热酶溶解法促进剩余污泥减量的行为研究[D]. 赵维纳.湖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81052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4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26-图 2-1 超声-臭氧联合污泥破解装置atic diagram of the ultrasound-ozone coupling sludge lysis pretreatment
-28-O 装置示意图;(b)超声-臭氧联合-AAO 强化污水处理及污泥减量ematic diagram of (a) AAO; (b) the ultrasound-ozone combined AAO syenhancing sewage treatment and sludge reduction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思考[J]. 戴晓虎. 给水排水. 2012(02)
[2]超声波-臭氧破解剩余污泥技术的初步研究[J]. 黄慧,朱世云,寇青青,王瀛寰,荣春.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06)
[3]外加淀粉酶预处理污泥厌氧发酵产氢研究[J]. 潘维,莫创荣,李小明,杨麒,曾光明,朱晓峰,罗琨. 环境科学学报. 2011(04)
[4]酸性预处理污泥对厌氧生物制氢的影响[J]. 刘旭东,黄莹. 环保科技. 2011(01)
[5]生物法实现污泥减量技术综述[J]. 党俐,徐岳阳,曹雯,张伟军. 广州化工. 2011(05)
[6]SBR/OSA工艺的污泥减量化运行机理研究[J]. 唐悦恒,方闻,罗莹,余小玉,孙连鹏. 中国给水排水. 2011(05)
[7]PCR-DGGE解析好氧-沉淀-厌氧工艺微生物群落多样性[J]. 王建芳,赵庆良,刘志刚.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0(06)
[8]污泥减量理论与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发展[J]. 乔晶,张雪松. 黑龙江纺织. 2010(04)
[9]微型动物捕食污泥减量工艺研究现状[J]. 李洪枚. 环境科技. 2010(06)
[10]污泥减量化研究进展[J]. 王大伟,韩爱荣,苏朋,刘宗耀. 广州化工. 2010(05)
博士论文
[1]剩余污泥碱性发酵产酸性能与优化[D]. 苏高强.北京工业大学 2013
[2]A+OSA污泥减量工艺物质能量转化及其微生态特性研究[D]. 贾丽.重庆大学 2012
[3]ClO2耦合超声波破解污泥溶出机理与微生物隐性生长的污泥减量研究[D]. 王广华.华南理工大学 2011
[4]CSTR和ABR处理有机废水产氢产甲烷特征与效能[D]. 郑国臣.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5]基于强化除磷脱氮及低污泥产量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D]. 左宁.重庆大学 2010
[6]基于生物捕食的剩余活性污泥减量研究[D]. 陈晓飞.武汉大学 2009
[7]臭氧破解污泥的溶出机制及同步臭氧氧化对污泥减量效能的影响研究[D]. 王嵘.南昌大学 2008
[8]好氧—厌氧耦合体系污泥减量化的机理研究及工程应用[D]. 于安峰.清华大学 2008
[9]剩余污泥减量化污水处理工艺及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D]. 王建芳.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10]光合细菌利用低分子有机酸产氢的试验研究[D]. 陈明.浙江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A/O工艺处理高盐度废水脱氮性能的试验研究[D]. 冷栋栋.青岛大学 2009
[2]AOA-SBR工艺反硝化除磷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栋.长安大学 2009
[3]超声波/臭氧—隐性生长污泥过程减量技术研究[D]. 刘焕枝.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4]A2/O工艺反硝化除磷性能及控制策略[D]. 彭轶.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5]嗜热酶溶解法促进剩余污泥减量的行为研究[D]. 赵维纳.湖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81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581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