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轮机氮氧化物排放的豁免负荷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2 11:50
为燃气轮机制定氮氧化物排放要求或相关排放政策时,需要科学地考虑机组负荷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几种主流燃气轮机技术保证达标排放的最低负荷差异;并通过现场测试燃气轮机启动阶段烟气中NO与NO2的排放情况研究了豁免负荷下的脱硝系统难以精确喷氨问题;之后调研了机组的启动方式对豁免负荷和时段的影响。最后,本文为未来制定燃气轮机污染物排放标准提出了相关豁免负荷和时段的合理可行意见和建议。
【文章来源】:节能与环保. 2020,(09)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GE燃气轮机DLN2.6燃烧器NOx排放随负荷变化的关系图
本文通过对三菱M701F4机组现场余热锅炉烟囱内污染物排放测试获得3次启动阶段相关排放数据,如图2所示。在启动阶段的30%和50%负荷左右,二氧化氮占总氮的比例最高可达75%。同时,其它主机厂家以及机型在启动阶段也具有类似排放规律。目前在设计常规燃煤机组脱硝系统时,一般将二氧化氮占比设定为5%。而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启动阶段二氧化氮占比波动较大,特别是30%~50%负荷阶段。而现有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脱硝系统均参照燃煤机组设计,以致燃机脱硝系统难以针对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实际浓度比进行精准喷氨,因此在启动阶段难以满足氮氧化物的达标排放要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联合循环电站低负荷烟气成分控制对策研究[J]. 王凯,李玉刚,刘志坦,王波,邵卫卫,孙晨. 中国电力. 2020(05)
[2]欧盟排放指令对我国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修订的启示[J]. 孙雪丽,胡正新,王圣. 环境保护. 2019(07)
[3]9FA燃气轮机DLN2.6+燃烧系统环保经济效益分析[J]. 甄家麟. 低碳世界. 2018(06)
[4]联合循环机组冷态启动分析及优化探讨[J]. 王艳青,盛会霞. 河南科技. 2018(04)
[5]中国燃气电厂烟气排放现状及政策趋势[J]. 刘志坦,李玉刚,王凯. 中国电力. 2018(01)
[6]燃气轮机烟囱冒“黄烟”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 王卫群,华伟,孙虹.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16(01)
[7]GE公司6F.01燃气轮机DLN 2.5H燃烧系统[J]. 张亚平. 燃气轮机技术. 2015(03)
本文编号:3621664
【文章来源】:节能与环保. 2020,(09)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GE燃气轮机DLN2.6燃烧器NOx排放随负荷变化的关系图
本文通过对三菱M701F4机组现场余热锅炉烟囱内污染物排放测试获得3次启动阶段相关排放数据,如图2所示。在启动阶段的30%和50%负荷左右,二氧化氮占总氮的比例最高可达75%。同时,其它主机厂家以及机型在启动阶段也具有类似排放规律。目前在设计常规燃煤机组脱硝系统时,一般将二氧化氮占比设定为5%。而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启动阶段二氧化氮占比波动较大,特别是30%~50%负荷阶段。而现有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脱硝系统均参照燃煤机组设计,以致燃机脱硝系统难以针对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实际浓度比进行精准喷氨,因此在启动阶段难以满足氮氧化物的达标排放要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联合循环电站低负荷烟气成分控制对策研究[J]. 王凯,李玉刚,刘志坦,王波,邵卫卫,孙晨. 中国电力. 2020(05)
[2]欧盟排放指令对我国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修订的启示[J]. 孙雪丽,胡正新,王圣. 环境保护. 2019(07)
[3]9FA燃气轮机DLN2.6+燃烧系统环保经济效益分析[J]. 甄家麟. 低碳世界. 2018(06)
[4]联合循环机组冷态启动分析及优化探讨[J]. 王艳青,盛会霞. 河南科技. 2018(04)
[5]中国燃气电厂烟气排放现状及政策趋势[J]. 刘志坦,李玉刚,王凯. 中国电力. 2018(01)
[6]燃气轮机烟囱冒“黄烟”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 王卫群,华伟,孙虹.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16(01)
[7]GE公司6F.01燃气轮机DLN 2.5H燃烧系统[J]. 张亚平. 燃气轮机技术. 2015(03)
本文编号:36216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621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