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3 17:44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上,我们要超越人与自然的对立,形成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理念;反思西方工业文明,进行技术创新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批判消费主义,引导公众树立生态主义的消费观;实施公正的生态治理原则,形成全球生态治理体系。概而言之,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对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性转换。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生态文明的提出
2 生态文明的意义解读
3 生态文明的建设路径
    3.1 超越人与自然的对立, 形成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理念
        3.1.1 批判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
        3.1.2 形成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理念
    3.2 反思西方工业文明, 进行技术创新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2.1 反思西方工业文明
        3.2.2 进行技术创新
    3.3 批判消费主义, 引导公众树立生态主义的消费观
        3.3.1 反省享乐主义
        3.3.2 批判消费主义
        3.3.3 树立生态主义消费观
    3.4 实施公正的生态治理原则, 形成全球生态治理体系
        3.4.1 优化生态治理原则,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合作
        3.4.2 防范生态机会主义, 公正对待各生态治理主体
        3.4.3 反对生态“大国沙文主义”, 维护国际生态正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实践价值[J]. 翟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8)
[2]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J]. 袁银传,王喜.  山东社会科学. 2013(08)
[3]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自然观与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J]. 董军,萧玲.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3(05)
[4]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理论指导下的社会主义生态建设[J]. 周家华.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5]论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及其实现模式[J]. 李培超.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1(01)
[6]发展伦理与西方中心论——发展伦理学的一个前提性问题[J]. 陈忠.  天津社会科学. 2010(01)
[7]生态价值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J]. 方世南.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6)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的认识论意蕴[J]. 方世南.  哲学研究. 2005(07)



本文编号:37305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7305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b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