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过硫酸盐体系氧化降解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4 05:53
使用过氧化氢(H2O2)/过硫酸钾(K2S2O8)双氧化剂技术修复有机物污染土壤是一种前景非常广阔的原位化学氧化(In situ chemical oxidation,ISCO)技术。这种方法既能克服传统Fenton-like法H2O2分解过快,反应过于激烈的缺陷,又能克服使用过硫酸盐氧化降解污染物速率过慢的难题,是修复有机物污染土壤有效手段。目前,H2O2/K2S2O8双氧化剂体系氧化降解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较少,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氧化降解的影响因素、动力学以及机理有待深入系统的研究。本论文主要利用土壤中固有的含铁化合物催化H2O2/K2S2O8双氧化体系氧化降解土壤中o-NCB的影响因素、相关机理等进行了研究。主...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有机污染土壤的现状及危害
1.2 化学氧化修复技术
1.2.1 基于羟基自由基的处理技术
1.2.2 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处理技术
1.2.3 复合型化学氧化处理技术
1.3 腐殖酸对化学氧化修复技术的影响
1.3.1 腐殖酸概述
1.3.2 腐殖酸的氧化还原机理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H2O2/K2S2O8双氧化剂体系氧化降解土壤中o-NCB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2.4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氧化剂体系对土壤中邻氯硝基苯的降解
2.3.2 过氧化氢浓度的影响
2.3.3 污染物初始浓度的影响
2.3.4 pH值的影响
2.3.5 螯合剂的影响
2.3.6 反应机理探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腐殖酸对H2O2/K2S2O8双氧化剂体系降解土壤中o-NCB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2.4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来源腐殖酸对H2O2/K2S2O8降解o-NCB的影响规律
3.3.2 腐殖酸对H2O2/K2S2O8降解o-NCB的影响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2O2/K2S2O8双氧化剂体系修复o-NCB污染土壤的生态风险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H2O2/K2S2O8双氧化剂体系对土壤植物毒性的影响
4.3.2 H2O2/K2S2O8双氧化剂体系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4.3.3 H2O2/K2S2O8双氧化剂体系对土壤中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本文编号:3781907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有机污染土壤的现状及危害
1.2 化学氧化修复技术
1.2.1 基于羟基自由基的处理技术
1.2.2 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处理技术
1.2.3 复合型化学氧化处理技术
1.3 腐殖酸对化学氧化修复技术的影响
1.3.1 腐殖酸概述
1.3.2 腐殖酸的氧化还原机理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H2O2/K2S2O8双氧化剂体系氧化降解土壤中o-NCB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2.4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氧化剂体系对土壤中邻氯硝基苯的降解
2.3.2 过氧化氢浓度的影响
2.3.3 污染物初始浓度的影响
2.3.4 pH值的影响
2.3.5 螯合剂的影响
2.3.6 反应机理探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腐殖酸对H2O2/K2S2O8双氧化剂体系降解土壤中o-NCB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2.4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来源腐殖酸对H2O2/K2S2O8降解o-NCB的影响规律
3.3.2 腐殖酸对H2O2/K2S2O8降解o-NCB的影响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2O2/K2S2O8双氧化剂体系修复o-NCB污染土壤的生态风险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H2O2/K2S2O8双氧化剂体系对土壤植物毒性的影响
4.3.2 H2O2/K2S2O8双氧化剂体系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4.3.3 H2O2/K2S2O8双氧化剂体系对土壤中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本文编号:37819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78190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