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农业开发与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历史嬗变
发布时间:2023-12-23 20:22
在人类历史时期,尽管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变迁受多因子的综合影响,但起主导 和决定作用的因子是人类的绿洲农业生产开发,这是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主导影响因 子。本文以处于塔里木河水系的集水中心罗布泊西北部的楼兰古国及其中、上游西汉至唐 朝时期的绿洲农业生产开发为主线,以第三、第四纪地质时期继承下来的地理环境、地层 物质组成、干旱气候和大气环流(生态基础影响因子)为背景,对战争胁迫和“丝路”贸 易(生态干扰影响因子)作用下进行的绿洲农业开发,以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 研究,提出了塔里木河流域“绿洲废弃周期”假设:塔里木河流域绿洲的废弃周期与当地 农业生产开发的强度、风蚀的速度(或风成沙的速度)成正相关。理论模型表述为: a=s/pv a=绿洲废弃周期(单位:年) p=农业生产开发强度(用指数表示,以遍垦为1) s=绿洲面积(单位:平方公里) v=风蚀速度(单位:平方公里/年)。 对以上理论模型,本文选取处于塔里木河支流(包括皮山河、桑株河、和田河、克里 雅河、尼雅河等)流域的和田地区的古遗址进行...
【文章页数】:11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 论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 本研究的方法、结构与内容
四、 本研究的重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塔里本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条件
第一节 塔里木河流域现代自然地理概况
一、 塔里木河流域的地形与地貌
二、 塔里木河流域的气候
第二节 塔里木河流域第四纪地层沉积及古环境特征
一、 塔里木河流域第四纪地层沉积
二、 塔里木河流域第四纪以来的古环境特征
第三节 塔里木河流域地貌、地层、气候的演变
一、 塔里木河流域地貌、地层、气候的演变历程
二、 塔里木河流域地貌、地层、气候的演变及其结论
第二章 绿洲农业开发与楼兰古国生态环境的变迁
第一节 楼兰古国的生态环境条件
一、 地质时期的生态环境
二、 人类历史时期的生态环境
第二节 楼兰古国生态环境变迁过程探析(绿洲废弃三阶段复原)
一、 荒地遍垦,垦后撂荒——荒漠化第一阶段(荒漠化土地条件准备阶段)
二、 中、上游农业开发,下游水量减少——荒漠化第二阶段(荒漠化潜在因素激活阶段)
三、 风沙侵蚀绿洲——荒漠化发展第三阶段(荒漠化过程完成,绿洲废弃)
第三节 讨论
一、 在气候条件基本稳定的背景下,人类的农业生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主导作用
二、 绿洲农业生产开发与极度干旱的生态环境的冲突
三、 战争胁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 楼兰古国的植被消费与生态环境变迁
第一节 楼兰古国居民社会生活对植被的消费范围
一、 城墙、居室等建筑物用材
二、 生活用品
三、 生产工具
四、 燃料
五、 书写材料
六、 艺术品
七、 信仰崇拜
八、 丧葬
第二节 楼兰古国居民植被消费分析
一、 楼兰王国植被消费的强度
二、 保护树木的法规与楼兰的生态危机
三、 植被的破坏与楼兰生态环境的恶化
第四章 绿洲农业开发与和田地区古遗址的废弃
第一节 和田地区古遗址分布概况
一、 科什塔格、桑株两河流域古遗址
二、 和田河流域古遗址
三、 达玛沟河、克里雅河流域古遗址
四、 尼雅河流域古遗址
五、 安迪尔河流域古遗址
第二节 和田地区古遗址废弃与绿洲农业开发的相关性分析
一、 汉代始开屯田,沙漠化开始扩大
二、 唐朝屯垦繁荣,沙漠化达到高峰
三、 元朝战时屯垦短暂,沙漠化较轻
四、 清代屯垦重心转移,沙漠化较轻
第三节 绿洲废弃规律分析
一、 绿洲废弃的频率
二、 绿洲废弃峰值期
三、 绿洲废弃周期
四、 绿洲稳定期
五、 绿洲废弃规律
六、 绿洲农业生产开发强度的确定
第五章 生产模式和制度变迁与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冲突
第一节 水利兴修与水资源分配格局的变化
一、 塔里木河南河流域水利工程的兴建
二、 塔里木河北河流域水利工程的兴建
三、 水利工程的兴建及其对水资源分配格局的影响
四、 水资源分配格局改变的结果
五、 水利工程的兴建与农田水利技术的引进
第二节 绿洲农业开发与生产力、社会经济形态的变迁
一、 铁犁、牛耕的引进
二、 屯田的组织管理及其效益
三、 人口增加
四、 以牧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向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的转变
五、 土地承载压力的增大
第六章 塔里木河流域绿洲农业开发的模式与制度创新
第一节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
一、 生态环境发展趋势
二、 经济发展趋势
第二节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方式及其利用主体的变更
一、 水资源利用方式的变更
二、 水资源利用主体的变更
三、 水资源利用方式与利用主体变更后的节水效果分析
第三节 绿洲农业生产技术模式创新
一、 农业生产技术取向变更
二、 农产品定位
三、 以“文化经济”取代“土地经济”
四、 新模式下“老问题”的解决
第四节 塔里木河水系流域绿洲农业开发的制度创新
一、 投资机制的创新
二、 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建立
三、 建立防护林建设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致 谢
本文编号:3874255
【文章页数】:11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 论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 本研究的方法、结构与内容
四、 本研究的重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塔里本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条件
第一节 塔里木河流域现代自然地理概况
一、 塔里木河流域的地形与地貌
二、 塔里木河流域的气候
第二节 塔里木河流域第四纪地层沉积及古环境特征
一、 塔里木河流域第四纪地层沉积
二、 塔里木河流域第四纪以来的古环境特征
第三节 塔里木河流域地貌、地层、气候的演变
一、 塔里木河流域地貌、地层、气候的演变历程
二、 塔里木河流域地貌、地层、气候的演变及其结论
第二章 绿洲农业开发与楼兰古国生态环境的变迁
第一节 楼兰古国的生态环境条件
一、 地质时期的生态环境
二、 人类历史时期的生态环境
第二节 楼兰古国生态环境变迁过程探析(绿洲废弃三阶段复原)
一、 荒地遍垦,垦后撂荒——荒漠化第一阶段(荒漠化土地条件准备阶段)
二、 中、上游农业开发,下游水量减少——荒漠化第二阶段(荒漠化潜在因素激活阶段)
三、 风沙侵蚀绿洲——荒漠化发展第三阶段(荒漠化过程完成,绿洲废弃)
第三节 讨论
一、 在气候条件基本稳定的背景下,人类的农业生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主导作用
二、 绿洲农业生产开发与极度干旱的生态环境的冲突
三、 战争胁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 楼兰古国的植被消费与生态环境变迁
第一节 楼兰古国居民社会生活对植被的消费范围
一、 城墙、居室等建筑物用材
二、 生活用品
三、 生产工具
四、 燃料
五、 书写材料
六、 艺术品
七、 信仰崇拜
八、 丧葬
第二节 楼兰古国居民植被消费分析
一、 楼兰王国植被消费的强度
二、 保护树木的法规与楼兰的生态危机
三、 植被的破坏与楼兰生态环境的恶化
第四章 绿洲农业开发与和田地区古遗址的废弃
第一节 和田地区古遗址分布概况
一、 科什塔格、桑株两河流域古遗址
二、 和田河流域古遗址
三、 达玛沟河、克里雅河流域古遗址
四、 尼雅河流域古遗址
五、 安迪尔河流域古遗址
第二节 和田地区古遗址废弃与绿洲农业开发的相关性分析
一、 汉代始开屯田,沙漠化开始扩大
二、 唐朝屯垦繁荣,沙漠化达到高峰
三、 元朝战时屯垦短暂,沙漠化较轻
四、 清代屯垦重心转移,沙漠化较轻
第三节 绿洲废弃规律分析
一、 绿洲废弃的频率
二、 绿洲废弃峰值期
三、 绿洲废弃周期
四、 绿洲稳定期
五、 绿洲废弃规律
六、 绿洲农业生产开发强度的确定
第五章 生产模式和制度变迁与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冲突
第一节 水利兴修与水资源分配格局的变化
一、 塔里木河南河流域水利工程的兴建
二、 塔里木河北河流域水利工程的兴建
三、 水利工程的兴建及其对水资源分配格局的影响
四、 水资源分配格局改变的结果
五、 水利工程的兴建与农田水利技术的引进
第二节 绿洲农业开发与生产力、社会经济形态的变迁
一、 铁犁、牛耕的引进
二、 屯田的组织管理及其效益
三、 人口增加
四、 以牧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向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的转变
五、 土地承载压力的增大
第六章 塔里木河流域绿洲农业开发的模式与制度创新
第一节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
一、 生态环境发展趋势
二、 经济发展趋势
第二节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方式及其利用主体的变更
一、 水资源利用方式的变更
二、 水资源利用主体的变更
三、 水资源利用方式与利用主体变更后的节水效果分析
第三节 绿洲农业生产技术模式创新
一、 农业生产技术取向变更
二、 农产品定位
三、 以“文化经济”取代“土地经济”
四、 新模式下“老问题”的解决
第四节 塔里木河水系流域绿洲农业开发的制度创新
一、 投资机制的创新
二、 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建立
三、 建立防护林建设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致 谢
本文编号:3874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874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