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地区滑坡危险性的遥感和GIS评价
本文关键词:东川地区滑坡危险性的遥感和GIS评价 出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滑坡灾害 信息量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确定性系数 危险性区划
【摘要】:东川区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云贵高原北部,区内有小江河谷纵贯穿,气候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影响,垂直分带明显,多出现局地性暴雨,极易发生滑坡。开展滑坡灾害调查,可以有效的了解该区域的滑坡特征及其发育规律,为灾害防治提供有利的证据。本文以东川区为例,结合GIS和遥感技术对该区的滑坡危险性做评价,并完成危险性区划图。论文以国土资源部组织的资源一号02C地质矿产与地质灾害环境应用模式及关键技术项目为依托,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处理分析了已有滑坡及相关影响因子,并运用信息量模型和基于确定性系数的逻辑回归模型分别计算滑坡的危险性,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危险性划区。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统计已知滑坡在各因子分级中的分布情况及分级信息量和确定性系数值,分析得到滑坡易发条件:(1)高程:范围在800-2000m;(2)坡度:集中在30°-60°的范围内;(3)坡向:以西、西北、北为主;(4)曲率:小于-3的区域内;(5)到断层距离:1000m的范围内易发生滑坡;(6)到水系距离:500m的范围内滑坡易发;(7)岩石结构类型:块状硬质岩岩组,Pz;薄层状硬质岩夹与软质岩互层岩组,Pt2;半固结碎屑岩岩组,Kz这几种岩石类型是滑坡易发生的区域;(8)植被覆盖度:滑坡易发区植被覆盖度集中在0-0.3。2、利用曲线下面积得出,信息量模型的准确度78.32%,逻辑回归模型的准确度是71.54%,两种模型准确度都基本满足实际应用,其中信息量模型准确度更高。3、从评价结果中可以看出:高危险性及以上区域分布在研究区北部、东北部以及中部等河流覆盖的区域,区内北部有金沙江,东北部及中部地区有小江,属于小江流域范围,并且其处在活动的小江断裂带上,西部有普渡河断裂,区内地质活动剧烈,斜坡稳定性受地质活动影响较大;低危险性和极低危险性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东南部及西南部,该区域内海拔较高,地形坡度较缓或较陡,不易发生滑坡;中危险性区域位置分布在低危险区及高危险区之间。两种模型评价结果在中危险性和低危险性区域的划分处有差异。
[Abstract]:Dongchuan District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Yunnan Province,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Yunnan-Guizhou Plateau. There are small river valleys in the region, the climate is affected by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topography, the vertical zonation is obvious, and there are more local rainstorms. Landslide is easy to occur. The landslide disaster investigation can effectively understand the landslid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rules in this area, and provide favorable evidence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is paper takes Dongchuan District as an example. Combined with GIS and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the landslide risk in this area is evaluated. And completed the hazard zoning map. The paper is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model and key technology project of the resources 02C geological and mineral resources and geological disaster environment organized by 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The landslide and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analyzed by remote sensing and GIS technology, and the landslide risk wa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model and the logical regression model based on deterministic coefficient.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1. The distribution of landslide in each factor classification,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and deterministic coefficient are analyzed. The landslide prone condition: 1) height: 800-2000m; (2) gradient: concentrated in the range of 30 掳-60 掳; Direction of slope: west, northwest and north; (4) curvature: within a region less than 3; (5) landslide is easy to occur in the range of 1: 1000m from fault to fault; (6) the landslide is easy to occur in the range of 1: 500m from the water system; Type of rock structure: block hard rock formation (PZ); Thin layer hard rock interbedded with soft rock, Pt2; The rock types K _ z of semi-consolidated clastic rock formation are prone to landslide. Vegetation coverage: the vegetation coverage in the landslide prone area is concentrated in 0-0.3.2. The accuracy of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model is 78.32% by using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The accuracy of the logical regression model is 71.54. The accuracy of the two models is basically satisfied with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information quantity model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atter. From the evaluation results, we can see that the high risk and above area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ern, northeast and central regions of the study area, there are Jinsha River in the north, small rivers in the northeast and central regions. It belongs to the Xiaojiang basin and is located on the active Xiaojiang fault zone. In the west there is Puduhe fault. The geological activity in the area is intense and the slope stability is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geological activities. The low-risk and extremely low-risk area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west, southeast and southwest of the study area. The elevation of the region is higher, the slope of the terrain is slower or steeper, and the landslide is not easy to occur. The middle and low risk regions are located between the low and high risk areas, and the results of the two models are different in the division of the middle and low risk areas.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4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京;高校GIS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地理信息世界;2003年04期
2 姚华松,陈芳;基于GIS的湖北省小麦区域竞争力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5年02期
3 李晓静;张义文;张加鑫;;基于GIS的王家寨乡村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11期
4 柏云;孙勇;;基于GIS的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5 姜冠旭;罗海波;陈龙江;赵晨晨;;GIS应用于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2年10期
6 姜冠旭;罗海波;文思北;陈龙江;;GIS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贵州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7 孟鸣,张佩芳;云南省GIS事业的回顾与云南省地理研究所3S中心的发展[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8年S1期
8 齐中兴;;基于GIS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4年07期
9 伍丁红;邬平涛;唐小琦;;开发网上GIS 促进旅游业发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4期
10 张雅彬,孙在宏,吴长彬;基于GIS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狄小春;;区域旅游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A];旅游开发与旅游地理[C];1989年
2 吴俐民;丁仁军;冯亚飞;莫忠荣;;基于GIS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思路探讨——以昆明市为例[A];2009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首届测绘博客征文颁奖论文集[C];2009年
3 王彦兵;李小娟;连建;杨灿坤;;基于GIS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的空间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崔维群;高晓黎;李玉芝;崔振才;;基于GIS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5 赵小敏;石庆华;H.F.M.TenBerge;;应用GIS和作物简单模型对江西省水稻生长所需的N素和生产潜力分析[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谢士杰;;基于国产GIS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陶夏新;郑广芬;左惠强;张明宇;;基于GIS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计算机管理系统[A];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2年
8 李仁德;谢刚生;;基于GIS的房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进展[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卓俭锟;;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的安装和试验[A];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姬冬梅;张大军;李淑杰;王楠;;基于GIS的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初探[A];吉林省测绘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鑫;水利市场看好GIS[N];中国水利报;2001年
2 徐华;第四届高校GIS论坛筹备工作展开[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王娟;GIS在线商店意不在销售软件[N];中国计算机报;2013年
4 记者 王世甫 特约记者 尤均;科尔沁街道借助“GIS一卡通”打造社会服务管理新平台[N];通辽日报;2011年
5 通讯员 杨黎明 卢伟萍;气象GIS应用联合实验室在广西成立[N];中国气象报;2010年
6 吴登洲;中国GIS协会扎实做好“搭台”工作[N];中国测绘报;2000年
7 记者 吴江;中国GIS协会近年工作有新进展[N];中国测绘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黄志武;GIS系统为“数字西藏”打下良好基础[N];西藏日报;2001年
9 魏莲 樊文有 卞州罡;石油行业信息化GIS作用大[N];中国测绘报;2007年
10 郑泓;国产GIS遥感软件大检阅[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Loua Kokolv Augustin;基于GIS和CROPWAT的内蒙古河套灌区作物的最优灌溉制度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2 唐惠燕;基于GIS江苏种植结构演变研究(1949-2011)[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李丰丹;基于云GIS架构的地质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郭银巧;棉花形态建成模型与基于模型和GIS的数字棉作系统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5 石晓燕;基于生长模型与GIS的小麦生产力预测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6 孟庆香;基于遥感、GIS和模型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7 温亮;海南省疟疾流行预测方法及基于GIS的疟疾监测预警系统的初步构建[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8 王玮;基于遥感和GIS的青藏高原牧区积雪动态监测与雪灾预警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9 安健;基于GIS的孔隙地下水三维动态广义管理模型[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李超;基于GIS的新疆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Say)扩散规律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秀萍;基于“面向区域”GIS控件的人口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研究——以陕西省为例[D];西北大学;2003年
2 尹春燕;基于GIS的乐山市城镇化水平测度及时空分异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张琳;基于GIS的地震次生火灾综合评价及防御对策的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温金奎;基于GIS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任玉龙;基于GIS的河南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动态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甘芬芳;基于GIS的川渝地区地震分形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7 赵露;基于GIS的油藏多信息集成[D];长江大学;2015年
8 吴涛;基于GIS的耕地空间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9 叶德峰;基于GIS的客家文化信息平台研究与实现[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10 潘洋;基于GIS的离子型稀土堆浸尾矿区稀土和浸取剂分布规律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18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418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