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竖井旋流泄洪洞水力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 竖井旋流泄洪洞 水力特性 数值模拟 消能机理 出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我国新建水电站多位于水头高、泄量大的深山峡谷地区,对泄水消能建筑物的要求较高,其中,竖井旋流泄洪洞就是一种理想的消能工形式,不仅消能效率高,掺气量大,布置方式灵活,而且适用于窄河谷、大流量、高落差、复杂地形地质条件。目前该技术在中小水电站中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对于超高水头大泄量条件下,竖井旋流泄洪洞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实际工程应用可做参考,可借鉴的经验也比较少。因此,采用水工模型试验对某工程超高水头(240m)大泄量(1421m3/s)竖井旋流泄洪洞的水力特性进行探索研究是必要的。由于在模型试验中,竖井旋流泄洪洞的水力参数测试多局限于竖井壁面,常规测量方法很难对竖井内部有关数据进行测量,因此辅助采用数值模拟对该竖井旋流泄洪洞旋转水流进行模拟计算来补充验证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本论文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首先依据该竖井旋流泄洪洞的水工模型试验,对竖井上平段及涡室连接段体型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调整涡室椭圆曲线、折流坎及导流坎尺寸,涡室连接段表面壅水明显减弱,涡室顶部留有足够的通气空间,上平段通气顺畅,满足运行要求。对竖井与导流洞衔接段体型进行了优化研究,重点比较了不同衔接段体型竖井底板的脉动压强。试验表明:当压坡出口面积增大时,水流紊动程度增加,竖井底板所受的最大脉动压强增大,且竖井底板出现最大脉动压强的工况也发生改变。通过分析压坡口面积与竖井底板所受最大脉动压强值之间的关系,本文引入了单位水体能量消耗量的概念,竖井水垫区单位水体需要消耗的能量越多,竖井底板所受的最大脉动压强就越大。增加消力井深度,延长压坡长度及改变压坡孔口数量均不能降低竖井底板所受的最大脉动压强。(2)将紊流模型计算结果与模型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三种紊流模型模拟计算所得的空腔直径、竖井壁面压强、旋流角等参数变化趋势与模型试验测试结果基本相同,但量值有所差别。相比较而言,Realizable k-ε紊流模型计算所得旋转水流的空腔直径、压坡底板与部分竖井壁面压强、旋流角,在量值上更接近试验测量值。因此,Realizable k-ε紊流模型能够更好的模拟这种具有超高水头,大泄量,强旋转并带有自由液面旋转水流的水力特性。(3)通过Realizable k-ε紊流模型计算结果,分析研究了水流流态、空腔直径、压强及旋流角等水力要素的分布规律,并得出:竖井内旋转水流的水层厚度分布不均,主流水体,水层较厚,非主流水体,水层相对较薄。旋转水流切向流速的衰减梯度从上到下逐渐降低;在竖井前半段,轴向流速随竖井高度的降低增加较快,竖井中下段,主流水体的轴向流速增加明显,而非主流水体增加缓慢。(4)在Realizable k-ε紊流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此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结果计算了不同断面的能量大小,获得了竖井旋流泄洪洞各部位的消能形式及消能率分布。实验结果表明,竖井起始部位主要消去旋转水流的切向动能,占总能量损失的6.19%;中间部位主要消去旋转水流的位能,占总能量损失的21.18%;下半部位利用环状水跃及水垫池消去旋转水流大部分的剩余能量,占总能量损失的58.69%。
[Abstract]:In this paper ,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of vertical shaft cyclone flood discharge hole by using hydraulic model test . ( 3 )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shaft , the axial flow velocity of the rotating water flow increases obviously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height of the vertical shaft and the water layer is relatively thin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xial velocity of the rotating water flow increases obviously from top to bottom by using the Realizable k - 蔚 turbulence model .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V13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史力生,董兴林;混合型竖井泄水道研究[J];水利学报;1992年05期
2 杨海波;刁明军;李斌华;;高水头大流量竖井旋流水气二相流三维数值模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3 谭志伟;;竖井式跌水水力计算的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年02期
4 张建民;任成瑶;许唯临;李忠;胡晓禹;;淹没出流型漩流竖井泄洪洞新型连接型式及水力特性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梁羽飞;;竖井式退水口在涡河治理工程中的应用[A];机械疏浚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疏浚与吹填技术经验交流会论文与技术经验总结文集[C];2006年
2 严蕾;巩强;张斌;李桂兰;;竖井式泵站机组选型及结构设计的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何军龄;某工程竖井旋流泄洪洞水力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2 赵建永;旋流式竖井涡室水力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3 赵灿华;竖井螺旋流水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1年
4 吴鹏;竖井水平旋流新型消能工的数值模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李天景;浙江毛漾荡竖井贯流泵装置整体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176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517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