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NA宏条形码技术的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监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3 02:38

  本文关键词: 浮游植物 DNA条形码 DNA宏条形码技术 综合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 水生态健康评价 出处:《南京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监测水生生物对保护湖泊、河流的水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有重要的意义。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不仅反映水质的变化,同时产毒藻类的爆发也会威胁水生态安全。传统的浮游植物鉴别耗时耗力,准确性不高,而DNA条形码物种标识技术能够实现物种的快速鉴别,在水生生态系统监测和健康评估中的应用潜力很大。然而适合太湖流域浮游植物监测的DNA宏条形码技术的开发尚不完善,本土浮游植物的DNA条形码数据库的缺失也验证制约了 DNA宏条形码技术的应用。同时,如何建立基于分子生物学的生物指数方法来评价湖泊水生态健康状况,是亟待开展的新兴领域。本研究围绕太湖流域的浮游植物群落,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通过不同基因组区域的比较,筛选出适合作为太湖流域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引物;(2)选取适合的条形码,构建太湖流域本土浮游植物DNA条形码数据库;(3)建立基于DNA多样性的太湖流域浮游植物生物监测宏条形码技术,并用于太湖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分析;基于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适合太湖流域水体营养状态评价的综合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并对太湖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健康状态进行分析。主要的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读长的要求,从14对引物中筛选出3对适合作为太湖浮游植物监测的引物;通过DNA宏条形码技术对筛选出的3对引物与传统显微鉴别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ITS更适合在种属水平上进行监测适合构建太湖流域浮游植物DNA条形码数据库;而V3、V9引物的结合能够监测到太湖流域常见浮游植物,适合作为DNA宏条形码技术对太湖流域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条形码区域。(2)通过太湖浮游植物的分离纯化和测序分析,构建了太湖流域常见浮游植物ITS DNA条形码数据库,包括藻类95种,其中硅藻门11种,绿藻门84种;18SrRNA DNA条形码区域12种包括硅藻门1种、金藻门1种,绿藻门10种(其中与ITS条形码重叠4种);16SrRNADNA条形码7种,均为蓝藻门;三个条形码区域结合共获得DNA条形码110种,其中蓝藻门7种,硅藻门12种,绿藻门90种,金藻门1种。(3)通过对太湖流样本点40个评价参数的分析,最终筛选出4个能够表征太湖流域营养状态的参数,分别为PI-21(mcintosh_d-蓝藻),PI-23(margalef-蓝藻),PI-31(绿藻门密度(reads%)-真核藻类)和PI-37(小环藻属密度(reads%)-真核藻类),并通过比值法进行了筛选后评价参数的修正,制定了太湖综合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PI(∑)。经检验,综合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PI(∑)能够作为评价太湖水体健康状态的新型基于分子生物学方法的浮游植物指标,并且划定了太湖水体健康状态评价等级。通过对太湖各生态功能分区PI(∑)计算分析,其中太湖北部水体健康状态较差;太湖南部和太湖东部水体健康状况一般;而太湖西部和太湖中部水体健康。太湖湖体整体水健康状态一般。基于分子生物学方法的物种鉴别新技术为水生态系统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监测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DNA条形码技术构建了太湖本土浮游植物DNA条形码数据库,是太湖流域甚至我国淡水生生态系统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分析的数据基础;以及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制定的新型综合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性高,能够作为太湖水生态健康状态评价的生物指标。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biological diversity of phytoplankton in Taihu basin .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40 evaluation parameters of Taihu Lake ' s ecological functional zones , four kinds of parameters , namely , PI - 21 ( mcintosh _ d - blue algae ) , PI - 23 ( margalef - blue algae ) , PI - 31 ( green algae gate density ( reads % ) - eukaryotic algae ) and PI - 37 ( Chlorella density ( reads % ) - eukaryotic algae ) were constructed .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Q948.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英,刘虹,关志成,何晓威,蔡国平;Effects of Pulsed Electric Fields on DNA Synthesis in an Osteoblast-Like Cell Line (UMR-106)[J];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0年04期

2 徐耀忠;Thiobase DNA: the chemistry and some applications in cancer studies[J];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2000年06期

3 傅衍 ,牛冬 ,阮晖 ,陈海燕;COMPARISON OF DIFFERENT ENZYMES AND PROBES AND THEIR COMBINATIONS IN DNA FINGERPRINTING[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2001年04期

4 安小惠 ,王一理 ,来宝长 ,耿一萍 ,司履生;CONSTRUCTION OF HUMAN INTERLUEKIN-18 DNA VACCINE AND IT'S EXPRESSION IN MAMMALIAN CELLS[J];Journal of Xi'an Medical University;2001年02期

5 张鹏 ,孟继本 ,龙江 ,松浦辉男 ,王永梅;Synthesis of Benzo [α]phenoxazin-5-one Derivative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DNA[J];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2002年05期

6 ;DIFFERENT RESULTS BY DIFFERENT COMMERCIAL TAQ DNA POLYMERASE IN RAPD[J];四川动物;2002年02期

7 ;Genetic Diversity of Three Aristichthys nobilis Populations and One Inbreeding Stock[J];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2002年02期

8 强晓艺;DNA计算的应用与展望[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9 王军阳,范桂香,胜利,袁育康;THE CONSTRUCTION AND PRELIMINARY APPRAISEMENT OF HSV-2 gD GENE DNA VACCINE[J];Academic 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2002年02期

10 董菁 ,成军 ,王勤环 ,施双双 ,王刚 ,斯崇文;CLONING AND ANALYSIS OF THE GENOMIC DNA SEQUENCE OF AUGMENTER OF LIVERR EGENERATION FROM RAT[J];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Michael J.Siefkes;Cory O.Brant;Ronald B.Walter;;A novel real-time XL-PCR for DNA damage detection[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Hormonal Regulation and Tumorigenic Role of DNA Methyltransferase[A];2011中国妇产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计划生育与生殖医学学术年会暨生殖健康讲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3 Dongmei Zhao;Fan Jin;Yuli Qian;Hefeng Huang;;Expression patterns of Dnmtl and Dnmt3b in preimplantational mouse embryos and effects of in-vitro cultures on their expression[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内分泌会场(妇科内分泌学组、绝经学组、计划生育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4 姜东成;蒋稼欢;杨力;蔡绍皙;K.-L.Paul Sung;;在聚吡咯微点致动下的DNA杂交行为[A];2008年全国生物流变学与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白明慧;翁小成;周翔;;联邻苯二酚类小分子作为DNA交联剂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张晔;杜智;杨斌;高英堂;;检测外周血中游离DNA的应用前景(综述)[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周红;郑江;王良喜;丁国富;鲁永玲;潘文东;罗平;肖光夏;;CpG DNA诱导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A];全国烧伤创面处理、感染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EFFECTS OF Ku70-DEFICIENT ON ARSENITE-INDUCED DNA DOUBLE STRAND BREAKS, CHROMOSOMAL ALTERATIONS AND CELL CYCLE ARREST[A];海峡两岸第三届毒理学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9 李经建;冀中华;蔡生民;;小沟结合方式中的DNA媒介电荷转移[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10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evofloxacine Hydrochloride and DNA mediated by Cu~(2+)[A];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2006年年会暨循环经济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袁满;平安:把“领先”作为DNA[N];经济观察报;2006年

2 舒放;编织一个DNA纳米桶[N];医药经济报;2006年

3 闫洁;英两无罪公民起诉要求销毁DNA记录[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何德功;日本制成诊断鱼病的“DNA书”[N];农民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张巍巍;DNA样本也能作假[N];科技日报;2009年

6 周斌伟 邹巍;苏州警方应用DNA技术一年侦破案件1887起[N];人民公安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杨天笑;揭秘“神探”DNA[N];苏州日报;2011年

8 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教授 李福洋;破除法老DNA的咒语[N];东方早报;2011年

9 常丽君;DNA电路可检测导致疾病的基因损伤[N];科技日报;2012年

10 常丽君;效率和质量:“DNA制造业”两大障碍被攻克[N];科技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阳;基于质谱技术的基因组DNA甲基化及其氧化衍生物分析[D];武汉大学;2014年

2 池晴佳;DNA动力学与弹性性质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胡璐璐;哺乳动物DNA去甲基化过程关键酶TET2的三维结构与P暬蒲芯縖D];复旦大学;2014年

4 马寅洲;基于滚环扩增的DNA自组装技术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5 黄学锋;精子DNA碎片的临床意义:临床和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6 隋江东;APE1促进DNA-PKcs介导hnRNPA1磷酸化及其在有丝分裂期端粒保护中的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7 刘松柏;结构特异性核酸酶FEN1在DNA复制及细胞周期过程中的功能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8 王璐;哺乳动物中亲本DNA甲基化的重编程与继承[D];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2015年

9 齐文靖;染色质改构蛋白BRG1在DNA双链断裂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龙湍;水稻T-DNA插入突变群体侧翼序列的分离分析和OsaTRZ2的克隆与功能鉴定[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洪奎;面向可视化纳米操作的DNA运动学建模及误差实时校正方法[D];沈阳理工大学;2014年

2 闻金燕;水溶性羧基和吡啶基咔咯大环与DNA和人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江怿雨;水溶性羧酸卟啉及其配合物与DNA和人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高志森;比较外周游离循环肿瘤DNA与癌胚抗原监测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前后肿瘤负荷变化的初步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5 丁浩;血浆循环DNA完整性及多基因甲基化对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6 王鹏;基于碳点@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DNA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用于PML/RARα基因检测[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7 李海青;转碱篷和盐角草总DNA的耐盐紫花苜蓿的选育[D];内蒙古大学;2015年

8 李婷婷;小鼠DNA模式识别重要受体的分子结构特征及其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9 刘瑞斯;抗癌药物奥沙利铂与DNA相互作用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10 熊忠;芳香二肽与一价金属离子间相互作用及DNA切割活性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259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5259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4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