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盆地周边小河及临时径流水文特征与径流量估算
本文关键词: 小河及坡面径流 水文特征 降水量相关性 年径流量 出处:《四川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焉耆盆地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东北部,是天山南麓的一个内陆山间盆地。博斯腾湖(简称博湖)是焉耆盆地周围大小河流的汇集地,博湖80%以上水量来自其西北部的开都河,其余水量来自天山南坡的黄水沟、清水河和曲惠沟等小河。长期以来,在对从盆地内流出的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计算水量平衡和进行水量预算时,对盆地周边小河及坡面径流的径流量缺少定量估算。而这些小河及坡面径流的水资源量对当地水资源概算、水量收支平衡及水资源开发潜力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些小河及坡面径流的水资源对流经地区的农田灌溉、工业及城乡生活用水等有重要作用,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分配和科学合理利用。所以,对该部分水资源量进行定量估算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研究区自然地理条件和水文站、气象站数据,采用以下方法对研究区径流量进行估算:基于ArcGIS水文分析模块工具,利用30m精度的Aster-GDEM数据和水文站、气象站数据,对焉耆盆地周边小河及坡面径流进行水文特征提取与分析,分别提取流域分水岭、水系河网、河道纵剖面和不同海拔高程处面积,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小河流域和6个小坡面集水区,计算河网密度与河道平均比降等参数。并利用提取的不同海拔高程处面积和山区降水垂直递减率,计算各小河流域和坡面集水区年降水总量。然后计算径流系数,进而得出各小河流域和坡面集水区年径流量和整个研究区年径流量。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河网密度。整个研究区河网密度为0.163 km/km2。黄水沟、清水河、曲惠沟和茶汗通古河流域河网密度分别为0.146 km/km2、0.177 km/km2、0.175km/km2、0.194 km/km2;北坡、东坡、东南坡、南坡、西南坡和西北坡集水区河网密度分别为0.084 km/km2、0.063 km/km2、0.216 km/km2、0.129 km/km2、0.156 km/km2和0.173 km/km2。东南坡河网密度最大,其次为茶汗通古河流域,北坡河网密度较小,东坡河网密度最小。(2)河长与河道平均比降。黄水沟、清水河、曲惠沟和茶汗通古河,河长分别为:108.43km、61.67km、42.54km和58.95km,河道平均比降依次为:18.5‰、32.9‰、46.1‰和32.1‰。(3)小河流域和坡面集水区年降水总量。本文分别计算了各小河流域和坡面集水区1956~2007年共52年的年降水总量和多年平均降水总量。黄水沟流域年降水总量最大,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8.08×108m3;清水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2.56×108m3;茶汗通古河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2.29×108m3;坡面集水区中,西北坡和西南坡集水区年降水总量明显大于其他坡面,西北坡集水区年降水总量最大,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3.72×108m3;北坡集水区年降水总量最小,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0.88×108m3。(4)径流系数。文中共计算黄水沟与清水河流域1957~1988年径流系数和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其值分别为:0.337和0.407。计算了茶汗通古河流域1957年径流系数为0.23。(5)小河流域和坡面集水区年径流量。文中计算了各小河流域和坡面集水区1956~2007年共52年的年径流量和多年平均径流量。各流域中,黄水沟以其29年的水文站降水量数据为基础,估算得到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72×108m3,比其水文站30年径流量平均值2.51×108m3大0.21×108m3;清水河以其33年的水文站降水量数据为基础,估算得到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04×108m3,比其水文站27年径流量平均值1.03×108m3大0.01×108m3;其他小河流域和坡面集水区无降水量数据,年径流量为完全估算值。其中,西北坡集水区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大为1.25×108m3,北坡最小为0.2×108m3。将各流域和集水区多年平均径流量相加,得到整个研究区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87×108m3。开都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4.87×108m3,其与本研究区径流共同组成了流进焉耆盆地内的总径流,总径流量为42.74×108m3,本研究区径流量占流入盆地内总径流的18.4%,其余81.6%为开都河径流。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3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力宇;吴锦忠;;基于SRTM DEM的汾河流域特征提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年06期
2 麦麦提吐尔逊·艾则孜;海米提·依米提;马蓉;;1956-2010年新疆焉耆盆地径流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J];冰川冻土;2014年03期
3 南学良;马文明;王水献;;基于DEM的新疆开都河流域河网提取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4 尚明;李兰海;姚亚楠;张飞云;黄粤;;天山南坡开都河流域洪水影响要素分析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09期
5 余闪闪;;浅析博斯腾湖兴利调节过程[J];科技风;2013年16期
6 原晓平;刘少峰;田贵中;陈李;喻静;;基于DEM的格尔木河流域水系分维分析[J];国土资源遥感;2013年01期
7 桑燕芳;王中根;刘昌明;;水文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1期
8 刘丽梅;赵景峰;张建平;彭文甫;范敬龙;张太西;;近50a博斯腾湖逐年水量收支估算与水平衡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3年01期
9 周莹;尚志强;贾彪;;西北地区水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内蒙古水利;2012年04期
10 康晓伟;冯钟葵;;ASTER GDEM数据介绍与程序读取[J];遥感信息;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常胜;基于景观空间格局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麦尔旦·阿不拉;焉耆盆地地表径流变化规律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2 刘丽梅;博斯腾湖水文特征及湖区水平衡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3 闫妍;广西岩溶区县级石漠化治理模式适宜性评价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4 杨迎宾;基于DEM的黄土丘陵区分布式小流域产流产沙模型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5 曾超;GIS支持下岷江上游水文特征定量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6 石瑞花;开—孔河流域天然植被与地下水及土壤盐分关系[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7 张文梅;关中渭河流域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汪鹭;博斯腾湖流域主要入湖河流径流序列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9 廖丹;博斯腾湖水质评价与污染源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10 冻芳芳;新安江模型与TOPMODEL的比较及洪水预报系统的基本框架[D];河海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53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553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