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南地区古生代富有机质页岩超显微有机岩石学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5 08:03

  本文选题:牛蹄塘组 切入点:龙马溪组 出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自美国页岩气进行商业化开采以来,以页岩气为主的新能源勘探正在受到各个国家不同程度的重视。页岩即是烃源岩,又是储层,油气地质工作者对这种富有机质页岩形成的地质理论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近几年,一些学者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分析、氮气吸附等一系列先进的测试技术并结合有机地球化学参数,将这种富有机质页岩的微观特征与有机地化特征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目前对富有机质页岩中硅的来源、微观孔隙特征及其与有机岩石学方面的研究尚薄弱,一些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尚不明确。本文重点探讨了硅质页岩中硅的来源,研究了孔隙结构特征及其与有机地化参数之间的关系。文中以渝东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两套富有机质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调研、样品的采集、相关实验测试及结果讨论,对富有机质页岩中硅的成因及其孔隙特征等方面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两套富有机质页岩中孔隙类型丰富、孔隙结构多样。孔隙类型主要以介孔为主,微孔、宏孔次之。孔隙连通性整体较差;微观孔隙的孔容体积主要以介孔贡献为主。两套富有机质页岩微孔孔容与比表面积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介孔孔容与比表面积相关性不强;宏孔孔容与比表面积具负相关性。(2)有机碳含量(TOC)对不同大小孔隙的孔容发育和比表面积具有不同的控制作用。对于微孔,TOC在一定范围之内,两者呈正相关性,当TOC含量超过临界值,比表面积表现为低值;TOC对介孔孔容几乎不具相关性,对宏孔孔容的发育具有微弱正相关性。(3)高TOC与生物化石丰富程度密切相关。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两套页岩有机碳含量(TOC)高,TOC一般分布在0.77%-14.47%,平均值达6.38%。普通薄片与电子扫描电镜显示,这两套富有机质页岩中含有大量藻类、笔石等生物化石。生物的发育、繁殖,对页岩中TOC的贡献较大。(4)对富有机质页岩中硅的来源进行了研究。两套富有机质页岩中富含C、Si、O、Al等元素,元素分析实验表明,硅主要源于生物成因。电子扫描电镜中发现富有机质页岩中存在大量含硅的生物化石也进一步验证了硅的生物成因。
[Abstract]:Since the commercial exploitation of shale gas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energy exploration, which is dominated by shale gas,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by various countries. Shale is both a source rock and a reservoir. The geological theory of the formation of organic shale has been extensively discussed by oil and gas geologists. In recent years, some scholars have use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energy spectrometer (EDS) to analyze the formation of organic shale. A series of advance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such as nitrogen adsorption, combined with organic geochemical parameters, combined the microcosmic and organic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ganic shale. However, the source of silicon in organic shale, micropor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organic petrology are still weak.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ome parameters is not clear.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ource of silicon in siliceous sha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e structure and organic geochemical parameters was studied. Two sets of organic shale rich in organic matter shale of the Lower Cambrian Niutetang formation and Lower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related experimental tests and the results of the discussion show that the formation and pore characteristics of silicon in organic shale are mainly known as follows: (1) two sets of organic shale are rich in pore types. The pore structure is diverse. The main pore types are mesoporous, micropore, macro pore, and the overall porosity connectivity is poor. The volume of micropore volume is mainly mesoporous. Two sets of organic shale micropore volume have good correlation with specific surface area, bu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esoporous volume 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is not strong. 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macro pore volume 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TOC) has different control effects on pore volume development 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different pore sizes. For micropore TOC,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When the content of TOC exceeds the critical value,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OC shows little correlation with mesoporous volume. The high TOC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bundance of fossils. Two sets of shal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TOC) of the Lower Cambrian Niutetang formation and Lower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are generally distributed in the range of 0.77 to 14.47, with an average of 0.77 to 14.47. A value of 6.38. Ordinary sheets and electr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how, These two sets of organic shale contain a great deal of algae, graptolite and other biological fossils. The source of silicon in organic shale is studied. Two sets of organic shale are rich in elements such as C _ 2O _ O _ 2O _ (Al). The exist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silicon-rich biofossils in organic shale is further verified by electr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页岩气开发:唤醒沉睡“宝藏”[J];经济视角(上);2008年10期

2 ;綦江页岩气开发项目启动[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9年09期

3 本刊编辑部;;我国研究人员发现页岩气的直接存在[J];天然气工业;2009年09期

4 李立;;中国正式实施新型能源页岩气开发[J];石油钻采工艺;2009年05期

5 ;我国首个页岩气开发项目在綦江启动[J];吐哈油气;2009年03期

6 王立彬;;中国启动页岩气资源勘查[J];国外测井技术;2009年05期

7 安晓璇;黄文辉;刘思宇;江怀友;;页岩气资源分布、开发现状及展望[J];资源与产业;2010年02期

8 蒋志文;;页岩气简介[J];云南地质;2010年01期

9 钱伯章;朱建芳;;页岩气开发的现状与前景[J];天然气技术;2010年02期

10 高慧丽;;唤醒沉睡的页岩气[J];山东国土资源;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明;;世界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面临的环境问题[A];第二届全国特殊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2 叶舒阳;;页岩气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A];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低碳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王玉芳;包书景;张宏达;葛明娜;王劲铸;孟凡洋;任收麦;;国外页岩气勘查开发进展[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4 吴西顺;;世界各国页岩气政策综述[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1地质科技与国土资源管理科学研讨分会场[C];2013年

5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前景展望[A];“宝塔油气”杯第四届天然气净化、液化、储运与综合利用技术交流会暨LNG国产化新技术新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14年

6 林斌;郭巍;赵肖冰;曹瀚升;王少华;;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概率体积法在三江盆地古生代页岩气中的应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7 印兴耀;吴国忱;;页岩气储层地震评价[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8 蔡启宏;傅子云;;地震频率信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应用的可能性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9 刘禹;王常斌;文建军;宋付权;;页岩气渗流中的力学模型分析[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13年

10 滕吉文;刘有山;;中国页岩气成藏和潜在产能与对环境的污染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巧然;中国石油储备页岩气开发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8年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教授 张金川;中国应大力开发页岩气[N];中国能源报;2009年

3 林刚;我国首个页岩气合作开发项目已实施[N];中国企业报;2009年

4 李冰 李婧婧;页岩气藏:尚待开发的处女地[N];中国石化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胡学萃;页岩气:有望改变我国能源格局[N];中国能源报;2009年

6 胡文瑞;页岩气:“鸡肋”变“牛排”[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高慧丽;唤醒沉睡的页岩气[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8 李慧;页岩气并非亚洲首选[N];中国能源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海霞;页岩气勘探热潮席卷欧洲[N];中国能源报;2010年

10 特约记者 刘楠;我国页岩气开采将从重庆起步[N];中国化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为;页岩储层特征与渗流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4年

2 金吉能;页岩气地球物理建模分析[D];长江大学;2015年

3 张宏学;页岩储层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梁顺;长壁开采区内垂直页岩气井稳定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俞杨烽;富有机质页岩多尺度结构描述及失稳机理[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6 郭晶晶;基于多重运移机制的页岩气渗流机理及试井分析理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7 冯杨伟;伊宁盆地构造—热演化与上古生界页岩气成藏条件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8 俞益新;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页岩油气富集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姜文利;华北及东北地区页岩气资源潜力[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潘磊;下扬子地区二叠系页岩储集物性及含气性地质模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龙;页岩气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2 余美;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我国页岩气开发战略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3 曹俊;金阳—威信地区下古生界牛蹄塘组页岩气资源潜力分析[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4 白生宝;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7段页岩气储层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5 折文旭;页岩气藏水平井HEGF裂缝网络渗流模型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6 郭文;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产能分析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7 朱炳成;我国页岩气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

8 韩淑乔;高过成熟阶段页岩生烃及含气量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年

9 苏俊;页岩气储层双侧向测井有限元正演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10 颜君;页岩气储层感应测井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本文编号:1569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569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8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