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沟采煤沉陷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7 16:05

  本文选题:采煤沉陷湿地 切入点:浮游植物群落 出处:《安徽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我国东部地区的两淮矿区因采煤活动导致地表塌陷,形成了大面积的沉陷积水区。迪沟采煤沉陷湿地是煤矿开采活动导致地面持续沉陷积水而形成的特殊水体,属于国家湿地公园。本文研究了迪沟采煤沉陷湿地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探究环境因子(总氮、总磷、氨氮、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叶绿素a、pH、温度等)与浮游植物群落的关系,为采煤沉陷湿地这一特殊水体的蓝藻爆发风险、资源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于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对迪沟采煤沉陷湿地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和营养盐分布进行采样调查。研究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分布特点,主要包括物种组成、优势种、细胞密度、生物量等。通过冗余分析(RDA),分析了迪沟采煤沉陷湿地浮游种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探讨湿地水体营养状态对浮游藻类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及湿地生境类型对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迪沟采煤沉陷湿地12个位点的6次采样调查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10纲17目32科62属155种,以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为主,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共59种,占浮游植物总种数38.06%;其次是硅藻门47种,占浮游植物总种数30.32%;蓝藻门,总共18种,占浮游植物总种数11.61%;裸藻门17种,占浮游植物总种数10.97%;隐藻门4种,占浮游植物总种数2.58%;甲藻门4种,占浮游植物总种数2.58%;黄藻门3种,占浮游植物总种数1.94%;金藻门2种,占浮游植物总种数1.29%。调查期间主要优势种为小席藻(Phormidi um tenu)、两栖颤藻(Oscillatoria amphibia)、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肘状针杆藻(Synedra ulna)、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ta)、密集锥囊藻(Dinobryon sertularia)和噬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等。迪沟采煤沉陷湿地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的变化范围分别是22.68×105~290.24×105cells/L和2.47~7.41mg/L。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时间变化显著(= 15.48,P0.05),其总体趋势为先降后升,生物量变化趋势与密度变化相似,蓝藻的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在大部分时期占优势。2、迪沟采煤沉陷湿地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6个月的变化范围是1.09~3.68。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平均值6个月的变化范围是0.39~2.10。Pielou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的变化范围是0.40-0.72。研究发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呈现一定的空间差异。其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空间差异显著(F=2.71,P0.05),沉陷湿地不同的生境类型对浮游植物多样性有明显的影响,水系沟通和水生植被定植提高了浮游植物多样性。3、运用冗余分析(RDA)分析了迪沟采煤沉陷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其主要水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水温、硝酸盐氮、总磷浓度和透明度是影响沉陷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其中水温是影响浮游植物时间变化的关键因子。4、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表明该沉陷湿地水域为贫营养状态,浮游植物生物量年平均值表明该沉陷湿地为中营养型水体。综合而言,迪沟采煤沉陷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有中营养型特征,沉陷湿地的水体呈现贫营养状态。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Q948.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芳仪;王兰;徐梅;王辉;周忠泽;;升金湖浮游植物群落动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J];生物学杂志;2016年05期

2 熊莲;刘冬燕;王俊莉;吴明姝;李东京;;安徽太平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J];湖泊科学;2016年05期

3 徐梅;吴芳仪;刘靓靓;王变;孙庆业;周忠泽;;焦岗湖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动态[J];生态学杂志;2016年05期

4 易齐涛;陈求稳;赵德慧;徐鑫;;淮南采煤塌陷湖泊浮游植物功能群的季节演替及其驱动因子[J];生态学报;2016年15期

5 徐鑫;易齐涛;王晓萌;章磊;谢凯;;淮南矿区小型煤矿塌陷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J];水生生物学报;2015年04期

6 易齐涛;徐鑫;曲喜杰;张明旭;;两淮采煤沉陷积水区水体初级生产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14年08期

7 傅明珠;孙萍;孙霞;韦钦胜;张学雷;王宗灵;;锦州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J];生态学报;2014年13期

8 李然然;章光新;张蕾;;查干湖湿地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多元分析[J];生态学报;2014年10期

9 郝媛媛;孙国钧;张立勋;龚雪平;许莎莎;刘慧明;张芬;;黑河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湖泊科学;2014年01期

10 曲喜杰;易齐涛;胡友彪;严家平;喻怀君;董祥林;;两淮采煤沉陷积水区水体营养盐时空分布及富营养化进程[J];应用生态学报;2013年11期



本文编号:1625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625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7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