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2-04 09:36

  本文关键词:冲绳海槽北部HOBAB-S5岩芯柱沉积物物质来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华理工大学》 2015年

冲绳海槽北部HOBAB-S5岩芯柱沉积物物质来源

江书龙  

【摘要】:冲绳海槽作为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过渡带,因为其具有十分特殊的沉积环境,同时也由于其构造环境的独特性,并且因为黑潮主流的经过对其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一直以来,冲绳海槽都是中外研究人员研究的重要区域。本次研究对冲绳海槽北部沉积HOBAB-S5岩心柱进行了干容重含和水量的测定及分析,粒度测试及分析,粘土矿物的测试与分析以及粘土粒级微量元素的测试与分析。粒度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HOBAB-S5沉积岩心柱的粒度垂向上的总体变化比较均一,含量以细颗粒的粘土和粉砂质为主,但是在不同层段也存在有一定的差别,主要表现为,底部层段的平均粒径相对较粗,说明在底部,沉积环境相对还是比较复杂的。通过粘土矿物的测试分析显示,伊利石含量最高,蒙皂石的含量次之,绿泥石和高岭石的含量明显低于前两者的含量;粘土矿物研究表明中国东部河流长江与黄河的入海物质是冲绳海槽北部沉积物的主要来源,而台湾的东西部河流入海物质对海槽沉积物的影响很弱。微量元素的研究表明,长江黄河物质是海槽沉积物主要来源。稀土元素研究显示,稀土元素总含等量的平均值为133.44,LREE/HREE平均值为10.05,表现出轻稀土元素含量明显地高于重稀土元素含量,反映出在稀土元素总量中,轻稀土元素的贡献量远高于重稀土元素,而在沉积物的稀土元素研究中,若轻稀土元素富集,则说明沉积物具有明显的陆源特征。通过DF判别函数表明,沉积物的来源与黄河沉积物关系更为密切。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736.2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达,王振宇,曾久岭;冲绳海槽轴线地质特征[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1年02期

2 张绮玲,侯增谦,唐邵华;冲绳海槽硫化物矿石中有机质的组成及其意义[J];地质学报;2001年02期

3 李官保,李乃胜;冲绳海槽热流机制浅析[J];海洋科学;2002年09期

4 向荣,李铁刚,杨作升,李安春,蒋富清,阎军,曹奇原;冲绳海槽南部海洋环境改变的地质记录[J];科学通报;2003年01期

5 刘焱光,孟宪伟,李铁刚,吴世迎,王湘芹,辛春英,任红;冲绳海槽中段末次冰消期以来的元素地层[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3年04期

6 赵金海,唐建,王舜杰;冲绳海槽新生代构造演化讨论[J];海洋石油;2003年03期

7 郝天珧,刘建华,郭锋,黄忠贤,胥颐,戴明刚,李安春,付永涛;冲绳海槽地区地壳结构与岩石层性质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03期

8 于增慧,翟世奎;冲绳海槽岩浆源的三分量混合模型[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4年03期

9 向荣,李铁刚,阎军;冲绳海槽北部陆坡4.4万年以来古海洋环境演化的地质记录[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5年01期

10 李官保;刘保华;李乃胜;;冲绳海槽地热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海洋通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效典;;冲绳海槽及邻域热流场反演[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2 栾锡武;;冲绳海槽地球动力学模型[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赵金海;王振宇;;冲绳海槽新生代构造深化讨论[A];海洋地质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4 付永涛;王先超;谢天峰;;冲绳海槽地区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的计算和地质解释[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江为为;刘少华;朱东英;宋海斌;;东海冲绳海槽地壳结构与性质研究现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油气资源)[C];2003年

6 黄朋;李安春;胡宁静;;冲绳海槽黑色与白色浮岩对比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杜德文;孟宪伟;刘振夏;石学法;;五万年以来冲绳海槽突变沉积事件[A];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青年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海洋湖沼科学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叶芳;高金耀;褚春雷;;空间域模拟冲绳海槽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孟祥君;张训华;韩波;;冲绳海槽地球物理场特征[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27:海洋地球物理论文集[C];2014年

10 江为为;刘少华;郝天珧;宋海斌;朱东英;;冲绳海槽及其邻域地球物理场与地壳结构特征[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油气资源)[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旭东;[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富清;冲绳海槽晚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其物源和环境意义[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1年

2 尚鲁宁;冲绳海槽构造地质特征及形成演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3 李传顺;冲绳海槽西南端中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特征及其物源与环境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4 黄朋;冲绳海槽火山活动及其构造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5 傅命佐;冲绳海槽构造地貌发育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6 刘焱光;近4万年来冲绳海槽物质来源的定量估计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李萍;冲绳海槽沉积物磁性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8 向荣;冲绳海槽黑潮流域近4万年以来的古海洋环境演化[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1年

9 李冬玲;冲绳海槽南部中全新世以来的硅藻记录与古环境变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常凤鸣;冲绳海槽晚更新世——全新世的古环境演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韬;冲绳海槽北部S9柱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5年

2 宗统;冲绳海槽玄武岩的区域性差异及其成因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江书龙;冲绳海槽北部HOBAB-S5岩芯柱沉积物物质来源[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4 郭军华;冲绳海槽南部地震层序与构造复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4年

5 高玉花;冲绳海槽沉积物中热液源组分的顺序淋滤萃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6 陈金霞;末次冰期以来冲绳海槽中北部孢粉组合及古环境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7 宋维宇;冲绳海槽块状硫化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D];吉林大学;2007年

8 常凤鸣;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沉积物中的放射虫及其古海洋学意义[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1年

9 李青;7500aBP以来冲绳海槽北部海洋古环境的演化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年

10 王佳泽;17ka以来冲绳海槽中部柱状样沉积学特征及其物源环境指示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本文关键词:冲绳海槽北部HOBAB-S5岩芯柱沉积物物质来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39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2039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e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