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博弈悖论的社会偏好与有限认知机制
发布时间:2020-12-02 11:08
蜈蚣博弈是经济学中的经典动态博弈,用于模拟长期合作关系,但实验室结果表明,玩家常常偏离纳什均衡,这被称为“蜈蚣博弈悖论”。近年来,经济心理学家使用心理博弈论替代传统博弈论,对博弈结果作出解释,认为是基于信念的偏好决定了行动。对此,本文提出,蜈蚣博弈具有丰富变式,能够反映人们在不同情形下的合作水平,因此可以在验证心理博弈论的同时,探究博弈的心理机制。本文假设:悖论产生与否取决于博弈条件,其心理机制是社会偏好和有限认知的协同作用。论文由两个研究构成。研究一采用不同长度、起始收益和情境的蜈蚣博弈,令玩家进行两两互动博弈,观测玩家的合作水平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发现,仅对照组(8阶段×起始收益不一致)中的完全信息情境博弈实现纳什均衡;其他条件均偏离均衡,尤其是起始收益一致时,玩家合作水平提高。结果证实悖论的产生受博弈具体设置的影响。研究二采用眼动追踪技术,通过角色与起始收益的设置,构建不同动机背景的一次蜈蚣博弈,观测玩家的合作水平,及其由视觉模式聚类分析得到的认知类别。结果发现,首先,有限认知具有普遍性,约五分之四的玩家仅关注博弈的局部信息;其次,社会偏好具有累加性,不同动机背景的合作水平出现...
【文章来源】:闽南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蜈蚣博弈展开型表征(Rosenthal,1981)
第1章文献综述9明推理的结果,这意味着玩家必须拥有相同的初始一阶信念,并都能对他人的信念得出正确的结论,但事实上玩家不按均衡进行博弈,且当玩家观察到对手作出不符合期待的行动时,可以改变他们更高阶的信念。1.2.3两大理论的主要区别综上所述,心理博弈论与传统博弈论的主要区别在于:首先,玩家不仅会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而且会实现一定的社会目标;其次,玩家不具有共同知识,玩家并不全都善于推理,并知晓他人的行动;最后,博弈的支付来自潜在的物质支付和心理支付,即玩家的收益包括物质收益,以及由信念导致的心理效用(GPS,1989;Rabin,1993)。因此,在传统博弈论中,无法将基于信念的情感加入模型中,如报复的快感和互惠;但是,在心理博弈论中,博弈支付取决于信念层级,信念层级会影响偏好追求。因此,心理博弈论可用图1.2表示,在博弈的三要素(参与人、物质收益、行动)的基础上,加入传统博弈论中无法探讨的信念与偏好异质性,以及心理效用,心理博弈论认为这正是玩家偏离均衡的不可忽视的原因。关于信念和偏好的关系,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图1.2心理博弈论逻辑示意图1.3蜈蚣博弈变式与均衡实现Rosenthal在构建蜈蚣博弈时,为了数理的简洁性和模型的代表性,认为“在建模时,不需要将现实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在内,这会使模型过于复杂”。相反地,如果要将该模型应用在实验室中,则应该使其尽可能接近生活情境。因此,研究者们对博弈范式进行改进和完善,并且不同变式产生了不同结果,影响了均衡的
闽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18节点×起点不一致),起点组(8节点×起点一致)。长度组和起点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得出长度和起点效应。2.2.3实验材料研究一采用Rosenthal(1981)提出的蜈蚣博弈范式,同时参考Krockow(2018)的设置。本研究最终的蜈蚣博弈范式展开型表征见图2.1,图中,圆形指玩家A做选择的节点,六边形指玩家B做选择的节点。图形下方的数字指每一节点(Node)双方收益,上方是玩家A的收益,下方是玩家B的收益。最右侧收益指自然终结后的双方收益。图2.1研究一蜈蚣博弈范式展开型表征如图所示,博弈规则是:合作时,自己付出成本3,对方收益增加7。计算可得,每次合作,双方总收益增加4。根据实验设计,博弈的具体设置如下:(1)信息情境:每个玩家均要先后进行两种信息情境的博弈。完全信息情境是双方玩家能看见自己和对方的全部收益,不完全信息情境是玩家仅知道步数和收益变动规则,但只能看见过去和当下决策时的收益,下一阶段的收益的当下决策之后彩绘呈现。即玩家每次决策时仅能看到当下合作或不合作的成本和收益,而看不到未来的收益。(2)长度:博弈的阶段数,即玩家A和玩家B的总节点数,如图2.1中所示是8阶段博弈,即双方共有8次合作机会,各4次;而20阶段博弈则共有20次合作机会。(3)起点:博弈的起始收益,起点不一致条件为(4,0),起点一致条件为(0,0)。起始收益的一致与否,会影响往后的收益变化,具体如下:P=0..34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心理学常用效应量的选用与分析[J]. 郑昊敏,温忠麟,吴艳. 心理科学进展. 2011(12)
本文编号:2895206
【文章来源】:闽南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蜈蚣博弈展开型表征(Rosenthal,1981)
第1章文献综述9明推理的结果,这意味着玩家必须拥有相同的初始一阶信念,并都能对他人的信念得出正确的结论,但事实上玩家不按均衡进行博弈,且当玩家观察到对手作出不符合期待的行动时,可以改变他们更高阶的信念。1.2.3两大理论的主要区别综上所述,心理博弈论与传统博弈论的主要区别在于:首先,玩家不仅会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而且会实现一定的社会目标;其次,玩家不具有共同知识,玩家并不全都善于推理,并知晓他人的行动;最后,博弈的支付来自潜在的物质支付和心理支付,即玩家的收益包括物质收益,以及由信念导致的心理效用(GPS,1989;Rabin,1993)。因此,在传统博弈论中,无法将基于信念的情感加入模型中,如报复的快感和互惠;但是,在心理博弈论中,博弈支付取决于信念层级,信念层级会影响偏好追求。因此,心理博弈论可用图1.2表示,在博弈的三要素(参与人、物质收益、行动)的基础上,加入传统博弈论中无法探讨的信念与偏好异质性,以及心理效用,心理博弈论认为这正是玩家偏离均衡的不可忽视的原因。关于信念和偏好的关系,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图1.2心理博弈论逻辑示意图1.3蜈蚣博弈变式与均衡实现Rosenthal在构建蜈蚣博弈时,为了数理的简洁性和模型的代表性,认为“在建模时,不需要将现实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在内,这会使模型过于复杂”。相反地,如果要将该模型应用在实验室中,则应该使其尽可能接近生活情境。因此,研究者们对博弈范式进行改进和完善,并且不同变式产生了不同结果,影响了均衡的
闽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18节点×起点不一致),起点组(8节点×起点一致)。长度组和起点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得出长度和起点效应。2.2.3实验材料研究一采用Rosenthal(1981)提出的蜈蚣博弈范式,同时参考Krockow(2018)的设置。本研究最终的蜈蚣博弈范式展开型表征见图2.1,图中,圆形指玩家A做选择的节点,六边形指玩家B做选择的节点。图形下方的数字指每一节点(Node)双方收益,上方是玩家A的收益,下方是玩家B的收益。最右侧收益指自然终结后的双方收益。图2.1研究一蜈蚣博弈范式展开型表征如图所示,博弈规则是:合作时,自己付出成本3,对方收益增加7。计算可得,每次合作,双方总收益增加4。根据实验设计,博弈的具体设置如下:(1)信息情境:每个玩家均要先后进行两种信息情境的博弈。完全信息情境是双方玩家能看见自己和对方的全部收益,不完全信息情境是玩家仅知道步数和收益变动规则,但只能看见过去和当下决策时的收益,下一阶段的收益的当下决策之后彩绘呈现。即玩家每次决策时仅能看到当下合作或不合作的成本和收益,而看不到未来的收益。(2)长度:博弈的阶段数,即玩家A和玩家B的总节点数,如图2.1中所示是8阶段博弈,即双方共有8次合作机会,各4次;而20阶段博弈则共有20次合作机会。(3)起点:博弈的起始收益,起点不一致条件为(4,0),起点一致条件为(0,0)。起始收益的一致与否,会影响往后的收益变化,具体如下:P=0..34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心理学常用效应量的选用与分析[J]. 郑昊敏,温忠麟,吴艳. 心理科学进展. 2011(12)
本文编号:2895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2895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