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菖蒲伯克氏菌ATCC10248中非核糖体肽类天然产物的挖掘
发布时间:2020-12-04 04:14
微生物天然产物结构类型复杂,生物活性多样,是临床、农业及畜牧业药物的重要来源,如抗生素、抗癌药物、免疫抑制剂和抗虫药等。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放线菌一直是微生物天然产物的主要来源。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研究者从一直被忽视的伯克氏菌中挖掘到越来越多的活性天然产物。基于“Red/ET重组工程”的多种微生物重组酶系统和基因簇异源表达平台的建立,为微生物天然产物的挖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本研究聚焦于唐菖蒲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ATCC 10248中非核糖体肽类天然产物的挖掘,首先建立ATCC 10248的遗传操作体系,利用该体系对6个未知的NRPS基因簇进行原位激活和失活,成功激活两个基因簇,得到多个新型脂肽类化合物;并利用Red/ET重组工程成功克隆NRPS基因簇BGC7。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建立B.gladioliATCC 10248的遗传操作体系。首先测定常用抗生素对ATCC 10248的最低抑制浓度,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安普霉素和庆大霉素可用于菌株遗传操作过程中的抗性筛选。然后对来源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噬菌体、铜绿假单胞菌(Pse...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Red/ET重组工程的工作原理[3,6】??Figure?1-1?The?principle?of?Recombineering??
P重组,发生在完全的单链DNA和双??链DNA之间。Red/ET重组酶系统还包含Redy蛋白与RecA蛋白。Redy蛋白是??核酸酶RecBCD的抑制蛋白[7],?RecA蛋白是依赖ATP的DNA重组酶[8],这两??种蛋白可以进一步提高重组效率。??Fu等人发现,Reda/Redp介导线性DNA分子和环状DNA分子之间发生同??源重组的效率要高于RecE/RecT,而RecE/RecT介导两个线性DNA分子之间的??同源重组效率要高于Reda/Redp。由此衍生出两种同源重组类型(图1-2),即??Reda/Redp?介导的线环重组(Linear-circular?homologous?recombination,LCHR)??和?RecE/RecT?介导的线线重组(Linear-linear?homologous?recombination,?LLHR)??[9]??o??cm??/?mmmmm——^??pl5A-cm?(2?kb)?^??^??05么?^?p!5A-cm?(2?kb)??十?十??kan?^?_?kati??PCR?(2?kb)?PCR(2kb)??P】5A?ctn?pl5A?an??厂■■■■■■ ̄■■■■■■>??p?15A-cm-kan?(4?kb)?p?15A-cm-kan?(4?kb)?|??,??kan??J?mnma,\wm????LCHR?LLHR??图1-2?Red/ET介导的LCHR和LLHR示意图[9】??Figure?1-2?LCHR?and?LLHR?mediated?by?Red/ET??Red/ET重组系统发生同源重组只需要
2.1?Red/ET重组工程在其他细菌中的应用??目前,Red/ET重组工程己经成功应用于痢疾杆菌[12]、鼠??伤寒沙门氏菌(*S^/?ho;叱//a?[13]、根癌农杆菌(JgroAacferfw/H??_等与五.c〇/f亲缘关系较近的革兰氏阴性菌,可以对染色体DNA或质粒DNA??进行快速修饰。??对于Red/ET重组工程使用受限的見co//远缘菌株而言,可以依据Red/ET??重组酶系统的建立方法,在其他细菌基因组或噬菌体上寻找类似的重组蛋白对,??建立相应的重组酶系统(图1-3)。Yin等人在铜绿假单胞菌(Psewt/omomw??难菌体Ab31中发现了一对重组酶,由此构建了?GBAS重组系统[15],??可以在部分假单胞菌和伯克氏菌中介导同源重组。g表示来源于五.co//噻菌体入??的Redy蛋白,BAS表示来源于P?aerwg'/nas'fl嗤菌体Ab31的蛋白,其中B与??Redp蛋白同源,具有DNA单链结合蛋白活性,A与Reda蛋白同源,具有5'-3'??核酸外切酶活性,S为另一种单链结合蛋白,与五.co//中的单链结合蛋白同源。??Chen等人利用GBAS重组系统,在5.?HKI?454中挖掘到多个活性天??然产物[16]。2018年,Wang等人从7029?(现重新分类为??tvd?;??Jvd?P?red?a?>vd?;??tvei?¥?>vd?a??E.?co/i?redyPa??丨?:l?"?E.?coli?redypa?—i^CZZ^XniJ)???伯克氏菌一?^^為―=1^^<一??构建表达质粒?构建表达质粒??tvd/?>vda?7029??Redy-Redap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革兰氏阴性菌中β-内酰胺酶诱导表达调控机制研究进展[J]. 徐超奕,张婷,蔡静晓,余志良,裘娟萍,音建华. 生物工程学报. 2018(08)
[2]Red/ET同源重组技术及其在微生物基因组挖掘中的应用进展[J]. 郑文韬,张友明,卞小莹. 微生物学报. 2017(11)
[3]细菌Ⅲ型聚酮合酶研究进展[J]. 苏世友,滕超,张维,陈明.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3(06)
[4]非核糖体肽合成酶结构研究进展[J]. 李红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28)
[5]非核糖体肽合成酶的末端硫酯酶与多肽环化[J]. 方剑,朱鹏,严小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3(07)
[6]非核糖体肽合成酶主要结构域的研究进展[J]. 郑宗明,顾晓波,俞海青,梁凤来,刘如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5(02)
[7]Red重组系统在痢疾杆菌基因敲除中的应用研究[J]. 胡堃,史兆兴,王恒樑,冯尔玲,黄留玉. 微生物学报. 2003(06)
本文编号:2896998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Red/ET重组工程的工作原理[3,6】??Figure?1-1?The?principle?of?Recombineering??
P重组,发生在完全的单链DNA和双??链DNA之间。Red/ET重组酶系统还包含Redy蛋白与RecA蛋白。Redy蛋白是??核酸酶RecBCD的抑制蛋白[7],?RecA蛋白是依赖ATP的DNA重组酶[8],这两??种蛋白可以进一步提高重组效率。??Fu等人发现,Reda/Redp介导线性DNA分子和环状DNA分子之间发生同??源重组的效率要高于RecE/RecT,而RecE/RecT介导两个线性DNA分子之间的??同源重组效率要高于Reda/Redp。由此衍生出两种同源重组类型(图1-2),即??Reda/Redp?介导的线环重组(Linear-circular?homologous?recombination,LCHR)??和?RecE/RecT?介导的线线重组(Linear-linear?homologous?recombination,?LLHR)??[9]??o??cm??/?mmmmm——^??pl5A-cm?(2?kb)?^??^??05么?^?p!5A-cm?(2?kb)??十?十??kan?^?_?kati??PCR?(2?kb)?PCR(2kb)??P】5A?ctn?pl5A?an??厂■■■■■■ ̄■■■■■■>??p?15A-cm-kan?(4?kb)?p?15A-cm-kan?(4?kb)?|??,??kan??J?mnma,\wm????LCHR?LLHR??图1-2?Red/ET介导的LCHR和LLHR示意图[9】??Figure?1-2?LCHR?and?LLHR?mediated?by?Red/ET??Red/ET重组系统发生同源重组只需要
2.1?Red/ET重组工程在其他细菌中的应用??目前,Red/ET重组工程己经成功应用于痢疾杆菌[12]、鼠??伤寒沙门氏菌(*S^/?ho;叱//a?[13]、根癌农杆菌(JgroAacferfw/H??_等与五.c〇/f亲缘关系较近的革兰氏阴性菌,可以对染色体DNA或质粒DNA??进行快速修饰。??对于Red/ET重组工程使用受限的見co//远缘菌株而言,可以依据Red/ET??重组酶系统的建立方法,在其他细菌基因组或噬菌体上寻找类似的重组蛋白对,??建立相应的重组酶系统(图1-3)。Yin等人在铜绿假单胞菌(Psewt/omomw??难菌体Ab31中发现了一对重组酶,由此构建了?GBAS重组系统[15],??可以在部分假单胞菌和伯克氏菌中介导同源重组。g表示来源于五.co//噻菌体入??的Redy蛋白,BAS表示来源于P?aerwg'/nas'fl嗤菌体Ab31的蛋白,其中B与??Redp蛋白同源,具有DNA单链结合蛋白活性,A与Reda蛋白同源,具有5'-3'??核酸外切酶活性,S为另一种单链结合蛋白,与五.co//中的单链结合蛋白同源。??Chen等人利用GBAS重组系统,在5.?HKI?454中挖掘到多个活性天??然产物[16]。2018年,Wang等人从7029?(现重新分类为??tvd?;??Jvd?P?red?a?>vd?;??tvei?¥?>vd?a??E.?co/i?redyPa??丨?:l?"?E.?coli?redypa?—i^CZZ^XniJ)???伯克氏菌一?^^為―=1^^<一??构建表达质粒?构建表达质粒??tvd/?>vda?7029??Redy-Redap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革兰氏阴性菌中β-内酰胺酶诱导表达调控机制研究进展[J]. 徐超奕,张婷,蔡静晓,余志良,裘娟萍,音建华. 生物工程学报. 2018(08)
[2]Red/ET同源重组技术及其在微生物基因组挖掘中的应用进展[J]. 郑文韬,张友明,卞小莹. 微生物学报. 2017(11)
[3]细菌Ⅲ型聚酮合酶研究进展[J]. 苏世友,滕超,张维,陈明.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3(06)
[4]非核糖体肽合成酶结构研究进展[J]. 李红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28)
[5]非核糖体肽合成酶的末端硫酯酶与多肽环化[J]. 方剑,朱鹏,严小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3(07)
[6]非核糖体肽合成酶主要结构域的研究进展[J]. 郑宗明,顾晓波,俞海青,梁凤来,刘如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5(02)
[7]Red重组系统在痢疾杆菌基因敲除中的应用研究[J]. 胡堃,史兆兴,王恒樑,冯尔玲,黄留玉. 微生物学报. 2003(06)
本文编号:28969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2896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