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企业生态创新效率时空差异及收敛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9 06:3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资源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绿色发展与创新驱动放到了更为突出的位置,制定了中长期环境保护计划,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目标和任务,生态创新日益成为工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及提升创新水平的首要选择。然而,目前工业企业在生产中“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的现象仍然存在,使得环境保护压力和难度日益加大,部分省际环境污染问题比较严重,雾霾等新的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加之,省际之间在资源禀赋、地域特征、经济基础及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省际间的工业企业生态创新效率存在差距,如何缩小差距实现协调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随着交通、互联网等基础设施的发展,省际之间的关联程度也在逐渐增强,在此情形下,若考虑空间效应的工业企业生态创新效率趋于收敛,无疑也可为缩小省际间工业企业生态创新效率的差距提供一种新途径。工业企业生态创新过程是一个从科技研发到成果转化的多阶段、多要素投入产出过程,如果忽略了这些过程,仅将生态创新过程看成是一个整体,并不能全面地展现工业企业生态创新活动的特点,从而影响结论的准确性。因此,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基于两阶段价值链视角,将生态创新过程分为科... 

【文章来源】: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中国工业企业生态创新效率时空差异及收敛性研究


图2011年科技研发效率Moran散点

散点图,效率,吉林,内蒙古


硕士学位论文552011年科技研发效率Moran散点图2017年科技研发效率Moran散点图2011年成果转化效率Moran散点图2017年成果转化效率Moran散点图图5.12011和2017年省际工业企业生态创新两阶段效率Moran散点图从图5.1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省际的生态创新科技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分布在第一和第三象限。在科技研发效率中,有39%的省际属于自身发展水平低,其邻近省际发展水平也较低的低水平趋同类型,有15%的省际属于自身发展水平高,其邻近省际发展水平也较高的高水平趋同类型。在成果转化效率中,有42%的省际属于低水平趋同类型,有20%的省际属于高水平趋同类型。由此可见,工业企业生态创新两阶段效率的空间分布处于不均衡状态,且大多数省际处于低水平趋同类型。鉴于LISA集聚分析方法能够清晰的呈现出通过显著性检验省际的集聚类型,运用LISA进行显著性检验。表5.3和表5.4分别为2011—2017年省际工业企业科技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的LISA集聚结果。表5.32011—2017年省际工业企业生态创新科技研发效率LISA集聚结果HH象限HL象限LL象限LH象限2011浙江、上海宁夏黑龙江、内蒙古、吉林、山西、辽宁—2012浙江、上海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西、辽宁—2013浙江、上海—内蒙古、吉林、山西、宁夏、陕西—2014浙江、上海—黑龙江、内蒙古、吉林、山西、宁夏、辽宁—2015—宁夏黑龙江、内蒙古、吉林、山西、辽宁—

散点图,效率,吉林,内蒙古


硕士学位论文552011年科技研发效率Moran散点图2017年科技研发效率Moran散点图2011年成果转化效率Moran散点图2017年成果转化效率Moran散点图图5.12011和2017年省际工业企业生态创新两阶段效率Moran散点图从图5.1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省际的生态创新科技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分布在第一和第三象限。在科技研发效率中,有39%的省际属于自身发展水平低,其邻近省际发展水平也较低的低水平趋同类型,有15%的省际属于自身发展水平高,其邻近省际发展水平也较高的高水平趋同类型。在成果转化效率中,有42%的省际属于低水平趋同类型,有20%的省际属于高水平趋同类型。由此可见,工业企业生态创新两阶段效率的空间分布处于不均衡状态,且大多数省际处于低水平趋同类型。鉴于LISA集聚分析方法能够清晰的呈现出通过显著性检验省际的集聚类型,运用LISA进行显著性检验。表5.3和表5.4分别为2011—2017年省际工业企业科技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的LISA集聚结果。表5.32011—2017年省际工业企业生态创新科技研发效率LISA集聚结果HH象限HL象限LL象限LH象限2011浙江、上海宁夏黑龙江、内蒙古、吉林、山西、辽宁—2012浙江、上海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西、辽宁—2013浙江、上海—内蒙古、吉林、山西、宁夏、陕西—2014浙江、上海—黑龙江、内蒙古、吉林、山西、宁夏、辽宁—2015—宁夏黑龙江、内蒙古、吉林、山西、辽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区域绿色创新绩效评价及其时空差异分析——基于2005-2015年的省际工业企业面板数据[J]. 王彩明,李健.  科研管理. 2019(06)
[2]区域绿色创新比较研究——基于我国东、中、西部285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 文泽宙,夏慧辉.  改革与战略. 2019(05)
[3]区域绿色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空间效应研究[J]. 童纪新,刘文卿.  资源与产业. 2019(02)
[4]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创新的价值链外溢效应[J]. 韩先锋.  科学学研究. 2019(03)
[5]中国城市绿色创新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彭文斌,文泽宙,邝嫦娥.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9(01)
[6]中国工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地区差异及趋同性研究[J]. 熊彬,李宁,杨朝均.  软科学. 2019(02)
[7]中国各省环境效率的测算、影响因素及其收敛性研究——基于考虑水资源的全要素视角[J]. 邓光耀.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9(04)
[8]中国旅游业环境效率评价及空间差异的收敛性研究[J]. 夏莉惠,陈勤昌,蒋莉.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1)
[9]中国生态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时空差异视角的实证分析[J]. 屈小娥.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12)
[10]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创新发展效率及其协同效应[J]. 黄磊,吴传清.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本文编号:2906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2906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3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