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内亲电环化合成苯并磷杂环戊二烯
本文关键词:分子内亲电环化合成苯并磷杂环戊二烯
【摘要】: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磷氧化物与草酰氯发生反应可以生成季磷盐化的磷杂环戊二烯,它是经过分子内的亲电环化进行的。此外,甲氧基可以作为亲核基团,通过分子内进攻季磷盐化的磷杂环戊二烯得到特殊结构的双环骨架分子。我们利用该方法合成了一类系列以磷杂环戊二烯为骨架的特殊双环化合物。该反应条件对类似底物有较好的适用性。目标产物在固体状态在三用紫外分析仪中365nm波长下,可以激发出强烈红橙光。它们的这种性质源于共同的双环骨架结构。这再次证实磷杂环戊二烯及其衍生物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是很有应用前景的一类化合物。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621.2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晋宜,王亚红,钟方丽;环戊二烯的制备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庆华;环戊二烯的新制法[J];化学世界;1964年02期
3 单于;用重量法分析n,定环戊二烯[J];化学世界;1965年04期
4 ;环戊二烯的回收与利用研究动态[J];辽宁化工技术通讯;1973年03期
5 白庚辛;;环戊二烯二聚过程动力学的研究[J];石油化工;1981年02期
6 林镜冰;;从焦化苯精制中的苯头份提取环戊二烯[J];精细化工信息;1987年05期
7 蒋立文;;环戊二烯纯度测定—气相色谱法[J];燕山油化;1987年01期
8 周建峰;用热解法制备环戊二烯的简单方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1年04期
9 史保川 ,候永根 ,刘维俭;双[五苯基环戊二烯基]镍及其原料五苯基环戊二烯的合成[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10 钱长涛;邱爱能;朱敦明;;1,5-二芳酰基环戊二烯的制备[J];有机化学;199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彩霞;丛昱;王晓东;张涛;;高能量密度燃料四氢三环戊二烯的合成[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高远;王潇潇;贺磊;陈伟;谭婷婷;叶俊伟;宁桂玲;;芳基取代环戊二烯衍生物蓝光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6分会:π-共轭材料[C];2014年
3 徐涛;张向东;叶俊伟;林源;宁桂玲;;空气氧化多取代环戊二烯:一步法绿色合成取代吡喃盐的新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有机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叶俊伟;高远;王潇潇;杨立健;宁桂玲;;多芳香取代环戊二烯共轭分子的合成及反应活性[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7分会:有机化学[C];2014年
5 魏俊发;黄涛;石先莹;;双五氯代环戊二烯的合成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6 陈霄榕;兰喜平;;环戊二烯选择加氢制备环戊烯[A];第一届全国精细化工催化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薛慧峰;孔文荣;吴毅;魏红;;借助气相色谱法研究环戊二烯的自聚规律[A];中国化工学会2005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吕游;王泽维;陈杰;张慧;曹卫国;;三组份一锅法合成含氟全取代环戊二烯衍生物[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氟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王超;席振峰;;由锆杂环戊二烯与普通偕二卤代烃制备四取代环戊二烯[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李春迎;杨建明;杜咏梅;李凤仙;吕剑;;新燃料四氢环戊二烯三聚体的合成[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亨;环戊二烯下游产品应用领域广[N];中国化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洋;苯并磷杂环戊二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和光电性质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2 熊中强;高密度液体燃料四氢三环戊二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贡卫涛;氧气液相氧化取代环戊二烯合成吡喃盐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李新成;过渡金属盐均相氧化多取代环戊二烯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张陆军;邻位异腈基和腈基的芳基叔膦化合物的反应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6 胡正松;α-C_2-桥联双磷杂环戊二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7 肖虎;环戊二烯钠的酰化反应[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5年
8 高鹏飞;环戊二烯及其衍生物修饰SBA-15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9 郭湘云;2H-1,2,,3-二氮磷杂环戊二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反应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尹志刚;非诱变性5,10—二氢磷杂吖嗪系氨基中间体及其偶氮染料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超朋;分子内亲电环化合成苯并磷杂环戊二烯[D];郑州大学;2017年
2 高群;双吲哚并磷杂环戊二烯的合成及性质初探[D];郑州大学;2015年
3 谢秋芳;含环戊二烯并二噻吩的新型聚合金属配合物染料的合成及光电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4 张力擎;从乙烯裂解副产C9等原料中分离环戊二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5 杨红霞;硅杂环戊二烯衍生物的功能化扩展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5年
6 宿博;一种新的苯并磷杂环戊二烯合成方法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7 李宗阳;磷杂环戊二烯化合物与亚胺的反应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8 徐刚;环戊二烯三羰基锰制备的基础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邹先许;1,4-二(环戊二烯基亚甲基)苯合成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李杰;环戊二烯选择加氢制备环戊烯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967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296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