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浅埋煤层过空巷覆岩运移规律的离散元数值模拟

发布时间:2017-12-16 16:36

  本文关键词:浅埋煤层过空巷覆岩运移规律的离散元数值模拟


  更多相关文章: UDEC 泰森多边形 岩石力学数值试验 过空巷 残煤复采


【摘要】:本论文以神府煤田大柳塔煤矿1203工作面的地质情况为基础,首先UDEC-Voronoi建模法的可行性分析,而后通过理论分析、UDEC-Voronoi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浅埋煤层大采高工作面正常回采和过空巷工况覆岩运移规律,提出了两种工况下基本顶初次断裂的预测指标,优选出了正常回采工况下基本顶极限跨距的理论公式。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获得的有益认识如下:1.基于Voronoi-BPM模型建立的岩石单轴压缩、单轴拉伸和直剪数值试验能够真实模拟实验室岩石力学试验,可以用于宏细观参数标定。2.对于模型尺寸为100mm×50mm的最佳块体边长为4mm,对其他尺寸模型,最佳块体边长仅需按相同比例缩放即可。3.模型宏细观参数存在明确的相关关系,参数标定时,应根据宏观泊松比v和宏观弹性模量E对法向刚度kn和刚度比ks/kn进行校准,根据宏观内聚力C和宏观内摩擦角φ对细观内聚力Ccon和细观内摩擦角φcon进行校准,根据宏观抗拉强度T对细观抗拉强度Tcon进行校准。4.块体形状主要影响模型的抗剪特性,由于随机多边形块体的啮合作用,模型破坏面更加粗糙,大大增强了模型的抗剪能力。块体形状对模型抗拉、抗压力学特性影响不大,两类模型抗压、抗拉能力和破坏形式相似。5.Voronoi-BPM和Trigon-BPM模型都能够真实模拟岩体裂隙萌生发育的现象,但是Trigon-BPM模型由于容易产生尖端应力过度集中,不能进一步模拟岩体垮落、压实的现象。因此Voronoi-BPM模型更适用于模拟研究残采区残采区空巷围岩赋存规律及残采工作面过空巷老顶破断规律。6.运用Hoek-Brown强度准则和经验关系式可以对大柳塔矿1203工作面煤系地层力学参数进行了岩石-岩体力学参数转换。7.正常回采工况下覆岩结构呈现岩石压力拱-悬臂梁式演化规律,承载结构呈现拱-拱梁-梁式演化规律;过空巷工况下覆岩结构呈现岩石压力拱-双岩石压力拱-悬臂梁式演化规律,承载结构呈现压力拱-双压力拱-拱梁-梁式演化规律。8.针对正常回采工况下老顶初次断裂的预测,提出岩石压力拱垮落高度、老顶两端对称位置竖直裂隙长度、压力拱拱顶中部应力集中区厚度三个特征指标。9.针对正常回采工况下老顶极限跨距的计算,通过梁式和拱式理论解与模拟结果对比发现,拱式计算法更适用于该工况下老顶极限跨距的计算。10.针对过空巷工况下老顶初次断裂的预测,提出煤柱应力集中区宽度、岩石压力拱垮落高度、老顶两端对称位置竖直裂隙长度、压力拱拱顶中部应力集中区厚度四个特征指标。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D32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生荣;李世俊;魏臻;孙运江;张广超;宋宝华;何富连;田春阳;;综放工作面过空巷时支架-围岩稳定性控制[J];煤炭学报;2015年03期

2 刘畅;弓培林;王开;张小强;刘跃东;;复采工作面过空巷顶板稳定性[J];煤炭学报;2015年02期

3 E.Ghazvinian;M.S.Diederichs;R.Quey;;3D random Voronoi grain-based models for simulation of brittle rock damage and fabric-guided micro-fracturing[J];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14年06期

4 郑文翔;;长壁工作面过空巷顶板稳定性动态特征研究[J];煤矿安全;2014年04期

5 肖洪天;岳中琦;孙凌志;;分析煤层开采地表移动的一种新型边界元方法[J];工程地质学报;2014年02期

6 张文阳;焦雪峰;康天合;沈玉旭;;残煤复采工作面支架初撑力与工作阻力确定[J];煤矿安全;2013年09期

7 杨荣明;吴士良;;神东矿区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空巷顶板结构和支护方式研究[J];煤炭工程;2013年04期

8 张自政;柏建彪;韩志婷;王襄禹;徐营;王猛;;空巷顶板稳定性力学分析及充填技术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9 李鑫;苏海;李宗涛;魏小东;;煤柱回收工作面过空巷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12年11期

10 马占国;范金泉;孙凯;赵国贞;潘银光;;残留煤柱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复采采场稳定性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小强;厚煤层残煤复采采场围岩控制理论及其可采性评价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超;复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过冒顶区顶板断裂特征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2 杨瑶;旧采区围岩破坏及应力分布规律数值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3 杜科科;千万吨综采工作面等压过空巷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4 郭富利;综合放工作面空巷围岩控制理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2967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2967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e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