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黄豆酱发酵过程中生物胺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8 16:01

  本文关键词:黄豆酱发酵过程中生物胺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黄豆酱 生物胺 高效液相色谱 影响因素


【摘要】:传统发酵黄豆酱是一种美味的调味品,具有独特的营养保健功能。黄豆酱作为富含高蛋白的发酵食品,在其发酵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生物胺,导致黄豆酱潜在的不安全因素。适量的生物胺有助于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但高浓度的生物胺会影响食品风味甚至改变其成分,还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本文研究了黄豆酱发酵过程中生物胺形成的影响因素,为提高黄豆酱食用安全性和工业生产安全提供参考。本文确定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黄豆酱中苯乙胺、尸胺、腐胺、酪胺、组胺、亚精胺和精胺的方法。本方法中7种生物胺线性范围为1.0-50.0mg/kg,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判定系数R2大于0.99,样品的平均回收率在73%-101%之间,说明本实验方法线性范围广,灵敏度和准确度高,适用于黄豆酱中生物胺的检测。随机抽查市售商品黄豆酱中生物胺的含量,发现4种样品中均可检测出7种生物胺,总胺量范围在5.48 mg/kg-1561.78 mg/kg,其中样品存在组胺、酪胺和总胺量超出FDA建议限量标准的现象。通过脱羧酶显色实验和液体培养后高效液相色谱验证实验证明米曲霉沪酿3.042对酪氨酸、精氨酸具有脱羧酶活性。对蒸煮后原料大豆进行生物胺含量检测,黄豆经过蒸煮后生物胺平均含量达63.39mg/kg,说明生物胺是黄豆自身的组成成分。本文在黄豆酱蒸煮工艺、盐度及各项理化指标方面对生物胺影响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不低于115℃的蒸煮温度总胺量维持在较低水平,蒸煮时间和泡豆时间对黄豆酱中生物胺生成的影响不显著。高盐度可抑制黄豆酱中生物胺的合成。生物胺总量与产胺菌、pH值、氨基酸态氮、全氮量等理化指标密切相关,综合氨基酸态氮等理化指标及生物胺安全性,黄豆酱盐度应选择7%。在发酵过程中添加耐盐酵母S酵母和T酵母,对黄豆酱中的生物胺含量与食用安全无明显影响。通过研究不同季节对生物胺含量的影响,黄豆酱发酵成熟30天后不同季节生物胺总胺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秋春夏冬。同时,季节对黄豆酱中生物胺的组成也有一定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S264.2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淑新;五香黄豆酱油的制作新工艺[J];吉林农业;2001年01期

2 ;五香黄豆酱油的制作[J];云南农业;2003年05期

3 牛天娇,马莺;中国传统黄豆酱中微生物的发掘与利用[J];食品科学;2004年S1期

4 ;五香黄豆酱油的制作新工艺[J];中国农村科技;2007年01期

5 刘亮明;;广式黄豆酱生产工艺[J];中国调味品;2007年08期

6 乔鑫;付雯;李冬生;康旭;黄红霞;;不同黄豆对黄豆酱挥发性成分形成的影响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1年06期

7 孙金旭;;家庭制作黄豆酱[J];现代农村科技;2011年18期

8 关晴;阮长青;;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对黄豆酱多肽脱盐作用的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9 邝群英;;筋道有味的黄豆酱[J];农产品加工;2012年07期

10 张雪松;五香黄豆酱油的制作[J];致富之友;1996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肖玉敏;黄豆酱生产开始执行国家标准[N];延边日报;2010年

2 石汝娟;五香黄豆酱油的制作新工艺[N];河南科技报;2008年

3 刘淑新;五香黄豆酱油的制作新工艺[N];山西科技报;2001年

4 李敏;五香黄豆酱油的制作[N];中国特产报;2005年

5 魏县植保站 李金凤 魏城镇政府 赵国清;黄豆酱的制法[N];河北科技报;2001年

6 倪春;血虚食补法[N];家庭医生报;2008年

7 王静;选购酱类食品小窍门[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民生;黄豆酱超高压杀菌动力学及处理后品质变化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2 苏光明;超高压对米曲霉胞外酶活性的调控及其在传统黄豆酱生产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鑫;黄豆酱挥发性成分形成特征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2 康蕾;黄豆酱品质成因及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3 张菁;黄豆酱发酵过程中生物胺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5年

4 张辉;工业生产黄豆酱乳酸菌和酵母菌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5 陈玲;大豆蒸煮时间对黄豆酱理化指标影响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6 朱楠楠;市售黄豆酱理化特性分析和模式识别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7 刘肇明;黄豆酱中抗氧化肽的纯化及其转运作用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4年

8 黄永;黑龙江地区自然发酵黄豆酱中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筛选[D];东北农业大学;2006年

9 孙常雁;自然发酵黄豆酱中主要微生物酶系的形成及作用[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10 宋潇;米曲霉A100-8酿造黄豆酱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047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3047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0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