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新疆油田H油藏表面活性剂驱油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2 01:34

  本文关键词:新疆油田H油藏表面活性剂驱油实验研究 出处:《西南石油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低渗透油藏 表面活性剂 界面张力 乳化 提高采收率


【摘要】:新疆油田H油藏为典型的低渗透油藏,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导致注水开发效果较差,为此,开展表面活性剂驱油的室内研究。经过大量的筛选评价,获得了能与新疆油田H油藏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KPS-5+YF-11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和YF-12体系,在质量浓度为0.2%的情况下,界面张力值达到了 10-4mN/m,其中,KPS-5+YF-11体系的复配比为1:1。经3个月老化实验表明,复配体系的界面活性稳定能力优于YF-12体系,其界面张力仍能达到3.9×10-3mN/m。考察了复配体系和YF-12体系在油藏条件下的乳化性能和对岩石表面润湿性改善能力,结果表明,复配体系在动态条件下易乳化,在静态条件下容易分层,而YF-12体系的乳化稳定性较好;低浓度范围内,表面活性剂浓度对乳状液类型的影响不大,油水比越小,越容易形成O/W型乳状液;复配体系与地层孔隙匹配性较好,其乳状液液滴直径能达到4μm,小于YF-12体系乳状液液滴直径。复配体系对岩石表面润湿性改善作用较YF-12体系强,可使岩石表面由油润湿转变为水润湿,油藏岩石在复配体系中浸泡10天后润湿角减小了 48.3°。实验研究了复配体系在天然岩心上的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作用,结果表明体系在岩石上的动态吸附量低于0.5mg/g,其值小于静态吸附量。通过对表面活性剂性能评价,确定了 KPS-5+YF-11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为新疆油田H油藏驱油剂的优选对象。室内岩心物理模拟实验表明:界面张力越低,采收率越大,降压率越大;均质条件下复配体系的最佳注入速度为0.3ml/min,注入段塞体积为0.5PV;表面活性剂的注入时机越早,驱油效率越高;随岩石渗透率增大,驱油效率先增大后减小,当渗透率为34.15×10-3μm2时,驱油效率较高;在油藏条件下,开展天然岩心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用最佳注入方式注入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后,天然岩心的原油采收率可达68.1%,驱油效率提高了 32.7%,降压率为32.5%。非均质条件下渗透率级差越大,驱油效率越低,而注入时机对采收率的影响不大。在油藏条件下,开展了三并联天然岩心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用最佳注入方式注入复配体系后,形成了 O/W型乳状液,可使原油采收率达到62.5%,提高驱油效率27.8%,降压率达到39.7%。KPS-5+YF-11复配体系能与新疆油田H油藏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乳化性能较好,能改善岩石表面的润湿性,吸附损失小,且具有降压增油作用,对新疆油田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具有实际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E357.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兴举,耿长喜,左铁秋,宋相辉;水驱油实验研究地化热解参数的水洗响应特征[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年S1期

2 方新湘,陈爱华,王菁,海日古丽,李子叔;微生物单管物模驱油实验[J];新疆农业科学;2004年S1期

3 魏斌,张友生,杨贵凯,徐磊;储集层流动单元水驱油实验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年06期

4 马贤圣,呼舜兴,耿师江,侯平舒,李文东;多层水驱油实验在桥口油田开发中的应用[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5 苏娜;黄健全;韩国辉;于春生;;微观水驱油实验及剩余油形成机理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7年06期

6 常玉丽;郑晶晶;徐建清;董奎锋;戚彦华;;高低渗油藏二氧化碳驱油实验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06期

7 于春生;李闽;乔国安;刘秋杰;;多层长岩心水驱油实验数值模拟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7年04期

8 张江,程信芳,周庆;喇、萨、杏油田表外储层水驱油实验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8年05期

9 石立华;高志军;薛颖;章威;杨鹏;;纵向非均质油藏水驱油实验研究新方法[J];油气地球物理;2012年02期

10 邓瑞健;核磁共振技术在水驱油实验中的应用[J];断块油气田;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廷阁;吴庆红;俞理;刘莉;;微生物-聚合物联合驱油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2 赵力;孙杨;金艳方;沈玉江;盖鑫磊;王芳;;生物酶与鼠李糖脂发酵液复配室内驱油实验研究[A];2007(第六届)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刘国安 通讯员 冯庆祥;中俄联合开展本源微生物驱油实验研究[N];中国石油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朱莹;杏北油田三元污水处理及稀释聚合物驱油实验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2 文彩琳;新疆油田H油藏表面活性剂驱油实验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7年

3 潘洪哲;胜利油田沾3区块产乳化剂高温菌株的筛选及其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李辉;微生物—聚合物联合驱油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4年

5 王洋;聚表剂性能评价及驱油实验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6 姜景兰;大庆油田萨葡油层本源菌驱油实验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7 耿中亮;杏六区中部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方法室内驱油实验[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8 田孝通;华北油田雁50断块可动凝胶驱油实验[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范坤坤;非均质油藏水驱油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本文编号:1317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317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a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