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豆活菌数与酶活相关性及在消化液中稳定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纳豆活菌数与酶活相关性及在消化液中稳定性研究 出处:《陕西科技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纳豆菌 活菌数 纳豆激酶 酶活 消化液 稳定性
【摘要】:纳豆菌(Bacillus natto)是一种传统发酵食品—纳豆的生产菌种,可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生理活性物质。纳豆激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具有较强的溶解血栓的功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控制。目前对于纳豆菌和纳豆激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提高活菌数和酶活,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在消化液中稳定性的研究较少。因此,本课题从纳豆中分离筛选得到产纳豆激酶活性较高的菌株,对其活菌数与纳豆激酶活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该菌与纳豆激酶在模拟胃肠道消化液中的稳定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产纳豆激酶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以纳豆激酶的酪蛋白水解活性和纤溶活性为依据,通过脱脂牛奶平板从市售纳豆中分离并反复初筛得到37株菌株,再经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复筛得到1株产纳豆激酶活性较高的菌株CN11,其粗酶液的酶活为5856.85 U/mL;经菌体与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该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再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及其产纳豆激酶的特点,综合判定该菌株为纳豆芽孢杆菌。该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生长p H为7.0,传代培养20代以内遗传特性稳定。(2)纳豆活菌数与纳豆激酶活性的相关性研究。以纳豆激酶活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纳豆菌CN11的液体和固体发酵最佳产酶条件,在此基础上探讨活菌数与酶活的关系。结果表明,液体发酵最佳培养基组成和条件为:蔗糖2.5%,酵母粉2%,MgSO_4 0.05%,CaCl2 0.02%,KH_2PO_40.1%,K_2HPO_4 0.3%,培养基初始pH 7.0,接种量2%,装液量40 mL/250 mL,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60 h;固体发酵最佳条件为:接种量6%,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48 h。纳豆活菌数与纳豆激酶活性呈正相关关系,且液体发酵条件下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82。(3)纳豆菌对模拟胃肠道消化液的耐受性研究。将纳豆菌CN11与不同pH的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和胆盐作用不同时间,观察其活菌数变化,分析其对消化液的耐受性。结果表明,纳豆菌CN11在pH 1.5、pH 2.5、pH 3.5的人工胃液中作用3 h后,活菌数分别从2.8×10~8 CFU/mL、2.5×10~8 CFU/mL和2.6×10~8 CFU/mL下降至8.9×107 CFU/mL、1.7×10~8 CFU/mL和2.2×10~8 CFU/mL;在人工肠液中作用4 h后,活菌数从4.2×10~8 CFU/mL缓慢上升至5.7×10~8 CFU/mL;在0.3%(w/v)的胆盐培养基中培养4 h后,活菌数从4.3×10~8 CFU/mL下降至3.0×10~8 CFU/mL。这表明纳豆菌CN11对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和胆盐均有较强的耐受性。(4)纳豆激酶在模拟胃肠道消化液中的稳定性研究。将纳豆菌CN11分别进行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得到粗酶液和固体发酵物两种不同形式的纳豆激酶样品;将该样品在不同pH的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和胆盐溶液中处理不同时间,观察纳豆激酶活性变化,分析其在消化液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粗酶液和固体发酵物在pH 1.5、pH 2.5、p H 3.5的人工胃液中作用3 h,纳豆激酶剩余活力分别为9.6%、50.3%、61.1%和26.6%、58.3%、78.1%;在人工肠液中作用4 h后,剩余活力分别为65.9%和83.8%;在0.3%(w/v)的胆盐溶液中作用4 h后,剩余活力分别为87.3%和89.7%。可见,纳豆激酶对pH 1.5的人工胃液耐受性较差,对pH 2.5和pH 3.5的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和胆盐溶液耐受性均较强,且固体发酵物中的纳豆激酶在模拟胃肠道消化液中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S201.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学丽;;纳豆激酶生产菌的亚硝基胍诱变[J];中国农业信息;2016年20期
2 牟杰;印泽远;王丽;周凌芸;张绮悦;李妙然;闫冬雷;姜珊;;纳豆芽孢杆菌生产维生素K2的连续发酵工艺优化[J];食品工业科技;2016年19期
3 李梦丹;谢艳华;陈力力;郭华;;纳豆芽孢杆菌及其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年08期
4 范加金;彭延杰;严为留;;维生素K_2的生理作用及其在纳豆中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药;2016年03期
5 马国兴;潘峰;王庆波;温春光;吴雅清;许瑞安;;纳豆激酶分子结构与潜在应用价值分析[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6年04期
6 刘梦洁;陈守文;魏雪团;;纳豆激酶高产菌的快速筛选及其发酵纳豆特性[J];食品科学;2016年21期
7 黄婷;刘良忠;曹宇翔;贾维宝;;纳豆固态发酵工艺优化[J];中国酿造;2016年01期
8 张杰;葛武鹏;陈瑛;张悦;刘李婷;;纳豆激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固态发酵技术[J];食品科学;2016年03期
9 陈茜;汪建明;胡可眉;;纳豆菌发酵大豆蛋白制备抑菌发酵液的工艺优化[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5年13期
10 张杰;葛武鹏;张静;陈瑛;吴晓勇;;高产纳豆激酶的枯草芽孢杆菌优选及发酵工艺条件优化[J];食品工业科技;2015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春蕾;高效分泌表达纳豆激酶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的构建[D];江南大学;2016年
2 程云;纳豆激酶的酶学特性及其微胶囊的制备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张杰;高活力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优化及纳豆激酶富集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廖杰琼;菜籽粕固态发酵产纳豆激酶的条件及动力学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5 何孝天;Bacillus natto纳豆激酶的重组表达及热稳定性改造[D];江南大学;2014年
6 王雅君;基因组改组选育发酵菜籽粕产纳豆激酶菌株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7 徐慧;富硒纳豆激酶的制备及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田智斌;纳豆激酶固态发酵工艺及纳豆冻干粉制备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9 许鹏;产抗菌物质的纳豆菌选育及发酵特性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2年
10 杨激心;纳豆芽孢杆菌对食用菌保鲜作用的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182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318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