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叶子表面结构薄膜的制备及其光伏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仿叶子表面结构薄膜的制备及其光伏效应研究 出处:《安徽工程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仿植物叶子表面结构 光学性能 光电效应 透光率 雾度
【摘要】:随着目前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的加剧,清洁的、无污染的、可再生的太阳能的应用,对解决能源危机和污染具有显著的意义,太阳能应用是清洁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是太阳能应用的主要任务,相关研究证明减反结构有效提高太阳能器件的效率。受到自然界中植物叶片表面结构的疏水及光学特性启示,本文主要研究仿植物叶片表面结构,制备出具有减反射和自清洁性能光学薄膜,达到增加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的目的。仿植物叶片表面结构的制备工艺采用双转移法,在硅基太阳能电池表面制备出具有仿植物叶片表面结构的减反薄膜,具体工艺流程为:将聚二甲基硅氧烷均匀浇注在植物叶子的表面,得到具有PDMS仿植物叶片的反模结构,再利用NOA63型光刻胶在光滑硅片上织构出具有植物叶片结构的减反薄膜。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仿叶片表面结构形貌;采用接触角测试仪检测仿叶子结构薄膜的润湿角;采用透光率雾度仪、紫外红外分光光度计检测仿叶片表面结构的光学特性,研究仿叶子薄膜的透射、反射率、散光度;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检测仿生减反膜对太阳能电池功率的影响;采用蒙特卡洛法模拟计算仿生减反膜的光学特性。结果表明:双转移法可以在硅片表面制备出具有仿植物叶片表面微纳结构薄膜;仿叶片结构薄膜具有高达92%的雾度率,仿生表面结构的雾度率是由微平凸镜改变光线路径导致;与光滑薄膜相比,具有荷叶表面结构的仿生薄膜的硅片表面对太阳光的反射从35%下降至20%,有效提高硅太阳电池的效益;仿叶片结构的润湿角最高达150°,较大接触角的仿生结构使电池具有自洁性能,减少污物对电池吸光率的影响;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光学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微纳结构是导致仿叶片薄膜的高光学特性的主要原因;采用仿生模板转写法可以在硅基太阳能表面制备出具有良好光学效益及自洁性能的仿生薄膜。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B38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林艳;周晓峰;;透光率/雾度测定仪原理解析及应用[J];上海计量测试;2014年02期
2 王景明;王春;王明超;江雷;;人造玫瑰花花瓣的微结构分布与水滴黏附性质的关系[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年08期
3 邱宇辰;刘克松;江雷;;花生叶表面的高黏附超疏水特性研究及其仿生制备[J];中国科学:化学;2011年02期
4 王学孟;赵汝强;沈辉;梁宗存;;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多晶硅激光表面织构化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0年01期
5 Doyoung Byun;Jongin Hong;Saputra;Jin Hwan Ko;Young Jong Lee;Hoon Cheol Park;Bong-Kyu Byun;Jennifer R.Lukes;;Wetting Characteristics of Insect Wing Surfaces[J];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2009年01期
6 ;Effects of Methanol on Wettability of the Non-Smooth Surface on Butterfly Wing[J];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2008年02期
7 刘斌;傅叶R,
本文编号:1324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324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