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不对称苯并菲盘状液晶二聚体合成及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3 15:01

  本文关键词:不对称苯并菲盘状液晶二聚体合成及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 出处:《北京印刷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盘状液晶 苯并菲 二聚体 柱状塑晶相 载流子迁移率


【摘要】:本文通过对丙氧基苯并菲、丁氧基苯并菲、戊氧基苯并菲两两组合并以O(CH2)mO(m=3-12,m代表桥接链上亚甲基的个数)为桥接链,系统地合成了三个不对称苯并菲二聚体系列:T34Dm,T45Dm,T35Dm(T代表苯并菲,3,4,5分别代表苯并菲侧链的不同碳原子个数,D代表二聚体);采用核磁氢谱、傅里叶红外光谱、高分辨率质谱和元素分析对所合成目标分子的化学结构进行确认;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带热台的偏光显微镜、一维和二维X射线衍射仪对所合成的目标分子的液晶性能与相态结构进行表征;采用渡越时间法对目标分子的载流子迁移率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当桥接链长小于5时,所有二聚体均未形成液晶相;当桥接链长为5时,二聚体T34D5、T45D5形成典型的矩形柱状塑晶相,T35D5未形成液晶相;当桥接链长大于5时,二聚体T34Dm(m=6-12)形成高度有序的六方柱状塑晶相(Colhp),其中当桥接链长分别为6,11,12时均呈现出低温柱状塑晶相向高温柱状相的转变;二聚体T45Dm(m=8-10)呈现出六方柱状塑晶相向六方柱状相的转变,当桥接链长分别为6,7,11,12时均形成柱状相;二聚体T35Dm(m=6-12)均形成单一的六方柱状相。通过比较每个系列二聚体分子的π-π堆叠距离、清亮点及其液晶相向各向同性相转变的热焓值,发现当桥接链长为侧链长的二倍时,每个系列中的二聚体都表现出最有序的相态结构。通过对目标化合物电荷载流子迁移率的测试,发现塑晶相的电荷载流子迁移率通常可达10-2cm2v-1s-1数量级,而普通柱状相达10-4到10-3 cm2v-1s-1数量级,且桥接链长为侧链长二倍关系的二聚体具有最高的迁移率数值。通过二维X射线研究,不仅得到六方柱状相的二维衍射图案,更解释了塑晶相的结构本质。塑晶相中侧链呈现有序取向,其链间距离与π-π堆叠距离均可以测得,因此,重新定义归属了塑晶相的特征衍射峰。此外,二维X射线图谱小角区域呈现的衍射斑点d值为100面的2倍,表明不对称结构的引入促使分子自组装形成超晶格。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753.2;O6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丽娟;王慧;王昭文;朱柏烨;;辛酸铑二聚体的合成[J];工业催化;2014年03期

2 杨文胜;;水溶液中MTsPc分子聚集态的吸收光谱研究[J];吉林林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3 唐洁,马先勇;不同溶剂中tBuNO二聚体裂解机理的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1期

4 陈媛梅,刘若庄,黄元河;D_(2d)C_(36)的二聚体的结构和稳定性[J];化学学报;2004年01期

5 郑柯文,俞庆森,蒋勇军,马国正,赵文娜,曾敏;静电和疏水效应对SARS冠状病毒3CL蛋白酶二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年01期

6 张翱;张春秀;张伟民;蒲嘉陵;;3,7,11-三甲基苯并菲二聚体转移积分的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7 居学海;范晓薇;马海霞;赵天生;;水合铝离子单体和二聚体的DFT研究[J];环境化学;2007年03期

8 孙婷婷;蔡文生;邵学广;;环糊精二聚体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与自由能计算[J];中国科学(B辑:化学);2008年04期

9 法焕宝;赵朗;王杏乔;;利用卟啉中位羧基基团直接缩合卟啉二聚体[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01期

10 陈媛梅,李玉学,黄元河,刘若庄;C_(36)二聚体的结构和稳定性的理论研究[J];化学学报;200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英虹;裴冰;;检测老年重症患者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彩霞;王伟;楼亚玲;;D二聚体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王文工;董卫国;张稳健;马杰;;两种检测D-二聚体方法的相关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范雅稚;;D-二聚体的检测在眼恶性肿瘤的诊断与病情监测中的临床意义[A];第十四届西北五省眼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5 "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组;;“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二届组稿会暨第五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6 王文工;董卫国;张稳健;马杰;;两种检测D-二聚体方法的相关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王文工;马杰;;两种检测D-二聚体的相关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朱慧敏;;106例产后母体D二聚体升高的临床观察[A];浙江省第二十届基层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韩瑞丽;王小娥;钟殿胜;程方圆;张霞;董丽霞;陈哲;;血浆D-二聚体正常的22例肺栓塞分析[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10 杨芳年;王友祥;;D-二聚体检测在血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姜勇;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及D-二聚体对其诊断价值的前瞻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艳春;Toll Like Receptor 2/4二聚体介导了小鼠脑出血炎症损伤[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3 吴宇;基于二聚体卟啉传感阵列的构建及检测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4 夏乾峰;二聚体突变引物定量PCR技术的研发及其临床应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5 陈俊;可溶性HLA-G二聚体在“人—鼠”异种移植物抗宿主病模型中的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李照民;NRG-1诱导ErbB异源二聚体间反式磷酸化及其对下游信号通路调控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钟晨;天然产物白藜芦醇二聚体的全合成及其衍生物的设计和活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著晓;INNOVANCE测定血浆D-dimer的分析性能评价及其在APTE诊断中的探讨[D];石河子大学;2015年

2 胡延伟;血浆D-二聚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过程中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谭小嫣;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与D-二聚体的相关性[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4 刘灿灿;D-二聚体联合NT-proBNP、LVEF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脉病变程度及短期预后[D];吉林大学;2016年

5 庞日成;急诊胸痛的中医证型与D-二聚体水平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高一凯;急性百草枯中毒存活患者D-二聚体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7 吴鹏;结合静脉造影探讨大鼠DVT模型中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动态变化的意义[D];暨南大学;2016年

8 田雪利;DnaK蛋白质的纯化及其生物化学性质分析[D];天津科技大学;2015年

9 何嘉欣;不同促排方案和D-二聚体浓度变化对妊娠率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10 余洁;柿单宁特征二聚体稳定性及其抑制3T3-L1细胞分化的活性形式探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243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3243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b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