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低渗气藏气井产能及稳产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5 06:00

  本文关键词:低渗气藏气井产能及稳产能力研究 出处:《西南石油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低渗气藏 渗流机理 产能分析 合理配产 稳产能力


【摘要】:我国对天然气的需求量逐步增大,常规气藏的开采量已不能满足现今的需求。随着低渗气藏探明储量占我国天然气总探明储量的比例越来越高,我国也逐渐加大对低渗气藏的勘探开发。相比于常规气藏,低渗气藏的渗流机理更为复杂,导致其开发难度大,采收率低。合理、高效的低渗气藏开发理论与方法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低渗气藏直井和水平井的渗流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大量相关文献调研,分析了低渗气藏中启动压力梯度、滑脱效应、应力敏感效应以及近井地带的高速非达西效应对其直井和水平井渗流过程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同时考虑上述渗流特征的直井和水平井三项式产能方程。利用实例数据对本文建立的产能方程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低渗气藏渗流特征对气井产能的影响程度。其次,以本文建立的产能方程为基础,运用经验法、采气指数法、节点分析法,建立了综合考虑临界携液流量、速敏效应、管壁冲蚀速度、稳产年限等限制条件的低渗气藏气井合理配产方法,并完成了实例气井的合理配产。最后,综合运用压降法、流动物质平衡法及产量累积法确定气井单井控制储量,预测气井稳产年限,并分析了低渗气藏储层特征、渗流特征及生产制度对气井稳产年限的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取得如下认识:(1)在低渗气藏气井渗流机理方面,滑脱效应能促进气体流动;应力敏感效应和启动压力梯度越大,气井产量越低;高速非达西的渗流区域不恒定,且仅可能存在于近井地带,评价气井产能时,需综合考虑上述各项因素。(2)在低渗气藏气井配产方面,经验法能够粗略给出配产范围;节点分析法和采气曲线法配产量往往较大;优化配产法考虑了气井生产的约束条件,其配产值更为合理。(3)通过对气井稳产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得出气井稳产年限与井口压力、产量、启动压力梯度、采气速度呈负相关,与单井控制储量呈正相关。本文的低渗气藏直井和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考虑的因素较为全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本文对低渗气藏气井合理配产法与稳产年限预测方法的研究成果,也能对低渗气藏的合理、高效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E3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谨;;关键技术助力低渗气藏开发[J];中国石化;2012年04期

2 王传宪;;低渗气藏的压裂特点及相关工艺讨论[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12期

3 张宁生;;低渗气藏开发的关键性技术与发展趋势[J];天然气工业;2006年12期

4 张琰,崔迎春;低渗气藏应力敏感性及评价方法的研究[J];现代地质;2001年04期

5 李允,陈军,张烈辉;一个新的低渗气藏开发数值模拟模型[J];天然气工业;2004年08期

6 宋洪庆;朱维耀;张玉广;崔英怀;何东博;;不同平面非均质条件下含水低渗气藏开采理论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8年06期

7 温灵祥;韩继凡;徐军林;仓辉;高建军;;物质平衡拟时间分析方法在低渗气藏单井动态分析中的应用[J];吐哈油气;2010年02期

8 杨志彬;蒋晓红;胡永章;刘林;李洪文;;川西侏罗系低渗气藏挖潜技术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3期

9 穆林;王丽丽;;致密低渗气藏压裂水平井数值模拟[J];石油钻采工艺;2010年S1期

10 李龙;熊钰;张烈辉;卜伟梁;;特低渗气藏非均衡开采动态预测方法的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7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雷霆;李治平;;低渗气藏开发方式对比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周泽山 通讯员 王安平;西南油气田向低渗气藏要高产气井[N];中国石油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张海霞邋通讯员 谭学群;致密低渗气藏攻关有效指导生产[N];中国石化报;2008年

3 陈舒薇;低渗气藏描述大有作为[N];中国石化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任冠龙;低渗气藏钻井液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钟世超;海上厚层低渗气藏井型优选及压裂产能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3 冯诚沉;低渗气藏气井产能及稳产能力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7年

4 付大其;低渗气藏储层渗流机理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5 曾焱;浅层低渗气藏早期开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3316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3316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0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