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荨麻纤维的功能性特性与吸油改性

发布时间:2017-12-25 07:24

  本文关键词:荨麻纤维的功能性特性与吸油改性 出处:《新疆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荨麻纤维 功能性 吸油性 改性


【摘要】:我国荨麻资源丰富,荨麻纤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纺织领域的发展具有实际的意义。本文采用化学方法制取荨麻纤维,测试纤维的功能性特性,并对荨麻纤维进行吸油性改性,以开拓荨麻纤维的应用领域。主要的研究工作和结论包括以下几方面:(1)荨麻纤维的组成和形态结构研究。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以及X衍射方法来观察分析荨麻纤维的纵向和横向形态结构,表征荨麻纤维的官能团以及结晶度。结果表明,荨麻纤维具有中腔结构,表面有辐射状条纹以及裂纹,特征官能团主要是羟基(—OH)和烷基,结晶度为75.8%。(2)荨麻纤维的防紫外线性能测试。依据GB/T 18830-200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测试荨麻纤维的防紫外线性并与苎麻和棉纤维对比。结果表明,荨麻纤维属于较好防护型防紫外线纺织品,苎麻纤维略好于荨麻纤维,棉纤维不属于防护型纺织品。(3)荨麻纤维的抗菌性能测试。采用平板扩散法测试和细菌OD值法测试荨麻纤维的抗菌性并与苎麻、大麻和棉纤维对比,结果表明,平板扩散法和细菌OD值法的测试结果都表明荨麻纤维具有抗菌性,且抗菌性优于苎麻。荨麻纤维与苎麻纤维一样对1%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1%浓度的大肠杆菌具有抑菌作用,其有效抗菌时间是12h;但对5%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不明显,表明两种麻纤维不能抑制高浓度病菌。平板扩散法的实验结果显示棉纤维对1%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没有抑菌作用,细菌OD值法测试结果却显示棉纤维对浓度为1%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抗菌性,对5%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同样没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其原因有待分。(4)荨麻纤维的吸油性改性研究。分别使用碱改性和酯化改性方法提高荨麻原麻的吸油性。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法优化了碱改性工艺,通过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表征改性后荨麻纤维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碱用量和处理时间因素对吸油倍率影响最显著,其次是固液比因素。最优碱改性工艺为:碱用量20g/L,处理时间6h,固液比1:225。由于碱的刻蚀作用,使荨麻纤维的表面产生坑穴,从而提高了纤维的吸油性。改性后的荨麻纤维的吸油倍率是原麻1.5倍。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确定影响荨麻纤维酯化改性效果的主要参数。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优化碱改性工艺,通过红外光谱表征改性后荨麻纤维特征官能团的变化。结果表明,硫酸浓度是影响吸油倍率最显著的因素,最优酯化改性工艺为:改性温度为78℃,改性时间为6.14h,浓硫酸浓度为11%。酯化改性后荨麻纤维上接枝了酯官能团,从而提高了荨麻纤维的吸油性。改性后的荨麻纤维的吸油倍率是原麻的1.8倍。碱改性工艺和酯化改性工艺相比,碱改性操作相对简单,实验条件要求相对低,而酯化处理后荨麻纤维的吸油性提高,因此酯化工艺优于碱工艺。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S10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朝斐;崔玉梅;孙晓明;;荨麻高温高压化学脱胶工艺[J];上海纺织科技;2016年11期

2 郭欣芸;孙晓明;徐红;;助剂DW在荨麻脱胶中的应用[J];上海纺织科技;2016年06期

3 薛志俊;;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及最优化法在转杯纺工艺优化上的应用[J];山东纺织科技;2016年02期

4 夏鑫;李智勇;孙晓明;邱夷平;;荨麻化学脱胶工艺优化研究[J];上海纺织科技;2016年04期

5 郜建锐;单小红;孙晓明;王双省;;荨麻/棉混纺纱的开发[J];上海纺织科技;2015年11期

6 杜卫宁;韩晓娜;李正军;但卫华;李立新;;天然有机纤维吸油材料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化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2015年18期

7 杜卫宁;韩晓娜;李正军;但卫华;李立新;;天然有机纤维吸油材料表征及吸油性能影响因素[J];中国皮革;2015年09期

8 李雯雯;杨阳;韩鹏明;孙晓明;;荨麻生物化学低污染联合脱胶工艺分析研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5年02期

9 包旭宏;王继龙;魏舒畅;高建德;范凌云;;二次通用旋转组合法优化黄芪中毛蕊异黄酮苷和芒柄花素的酶解提取工艺[J];中草药;2014年18期

10 刘朝斐;于杨菁华;郭欣芸;李智勇;韩鹏明;孙晓明;;荨麻纤维理化性能分析研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4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毕晓云;香焦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2 孙向玲;天然纤维素纤维对油液介质的吸附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赵春梅;竹原纤维性能研究及其产品开发[D];东华大学;2010年

4 郭娟;再生麻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5 郑丽莎;罗布麻纤维抗菌性能及机理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31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331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a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