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针织服装压力测试及数据传输和分析
本文关键词:智能针织服装压力测试及数据传输和分析 出处:《浙江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服装压力 Flexiforce传感器 放大电路 载重 拟合曲线 压力模型
【摘要】:适当的服装压力作用会对人体的生理健康产生积极的效果,服装压力的研究越来越成为服装行业重要的课题。在一定程度服装压力的作用下,是保持人体的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重要因素。服装压力快速精准的客观测量,对于服装压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服装压力研究的重要课题。本课题综述了现在主流的测量服装压力的设备原理,用Flexiforce传感器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智能服装压力测试装置,并验证Flexiforce压力测试装置的准确度和可实用性。将基于Flexiforce传感器所开发的一种新型服装压力测试装置与德国Novel-pliance-32服装压力测试系统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服装压力的客观测量并进行了数据的比较。测量对象主要选择上半身匀称,且上半身厚度基本一致,体型相似男性,测试服装选择较紧身的针织服装。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的研究内容:(1)通过利用Flexiforce传感器进行服装压力测试装置的设计,该服装压力的测试装置主要包括Flexiforce压力传感器、放大电路、A/D转换器、单片机以及Zigbee无线传输模块等组成。(2)对Flexiforce传感器与放大电路进行了校正与测试,在一定条件下对传感器传感区域上加载一定载荷,通过测量传感器在一定载荷下,相应的输出电压,得到放大电路中的输出电压与相应载重的之间的线性拟合的关系为:y=3.518x-1.10749,其中相关系数R2=0.98765;载荷与所得到的传感器实际电阻的数据曲线与拟合曲线有很高的相似性。表明该测量装置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可行性。(3)运用Flexiforce传感器所开发的压力测试系统在不同的组织服装面料下对男性人体上半身不同的位置进行人体服装压力客观测量,实验表明人体两侧位置的服装压力整体大于同一水平面上人体正中心位置;同一位置上,罗纹组织面料所产生的服装压力值大于平纹组织所产生的服装压力值,网眼组织面料所产生的服装压力为最小。(4)用MATLAB进行影响服装压力大小的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男性人体上半身腰部的水平位置上,不同的组织面料对服装压力的大小影响不大,不同的测量位置对人体服装压力的大小影响较大;在男性人体上半身腹部水平位置上,服装压力大小受服装面料的组织影响更大,位置的变化对压力大小影响较小;在胸部水平位置上,服装压力大小受服装面料的组织和位置不同影响都比较明显,且服装压力在胸部水平位置都偏大。(5)用德国Novel-pliance-32服装压力测试系统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服装压力客观测量,得出不同面料组织在男性人体上半身不同位置上与Flexiforce传感器所得到的服装压力的分布规律基本相似,两个压力测试在相同条件下各自所测量数据的相关性整体偏高,且数据的规律性一致。因此可以判定,基于Flexiforce传感器的服装压力测量系统有很好的可用性。(6)对服装压力分布预测模型进行有限条件的分析,建立一定条件下男性人体上半身椭圆形和双曲线模型,然后对建立的模型在一定的参数下进行数学方法的运算,并与客观测量的压力分布规律进行对比,得到在一定条件下人体上半身服装压力的客观规律。最后对人体服装压力模型进行ANSYS有限元分析,用Solidworks建立人体上半身理想模型,并导入ANSYS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服装压力分布规律,验证了在一定条件下男性上半身服装压力分布规律的正确性。因此,本课题基于Flexiforce传感器开发了一种智能针织服装压力测试装置,由于此压力传感器属于一种柔性织物传感器,具有织物般柔软和纸张般厚度,可弯曲性能很好,因此可在很多不同的环境中用来测量压力的大小,该服装压力测试装置与传统的服装压力测试装置相比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和成本优势。测量设备可以通过对各个部位服装压力更加快速和准确的客观测量,可为人体各个部位服装压力的分布与预测提供更加科学和合理的理论依据,也可为服装压力的舒适性研究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S941.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佳;戴晓群;刘国联;;浅谈服装压力及其对人体的影响[J];国外丝绸;2007年05期
2 尹玲;张文斌;夏蕾;;服装压力舒适性的研究综述与剖析[J];纺织学报;2008年03期
3 梁素贞;;浅谈服装压力舒适性研究[J];纺织科技进展;2010年05期
4 张莉;;服装压力舒适性在运动服中的应用[J];山东纺织科技;2010年05期
5 张薇薇;李艳梅;;服装压力舒适性研究进展[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6 徐正艳;宋晓霞;;人体与服装压力关系的研究进展[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7 杨月双;周怡;卢雪清;;基于服装压力舒适性的文胸设计思考[J];纺织科技进展;2013年04期
8 崔筝;刘莉;石玉帆;;服装压力舒适性研究进展及创新[J];纺织导报;2013年12期
9 宋晓霞;冯勋伟;;服装压力与人体舒适性之关系[J];纺织学报;2006年03期
10 钟安华;张强;;弹力女内衣压力舒适性研究[J];针织工业;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运娟;基于脑电技术的服装压力舒适性评价方法的基础研究[D];江南大学;2016年
2 刘红;弹力运动背心的压感舒适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3 甘以明;织物冷暖触感的评价以及服装压对评价的影响[D];东华大学;2013年
4 王永荣;弹性针织物压力性能研究及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东华大学;2010年
5 覃蕊;足颈与袜口间接触压的有限元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彬;服装压力舒适性的测试与评价[D];青岛大学;2007年
2 王伶俐;弹性针织物拉伸性能与服装压力关系的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3年
3 费文昌;智能针织服装压力测试及数据传输和分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7年
4 陈红娟;针织物服装压力测试系统研究与开发[D];东华大学;2005年
5 孟振华;针织服装压力舒适性的测试与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7年
6 陈星毅;基于人体心血管生理的颈部服装压力舒适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7 姚远;弹性针织面料性能与服装压力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8 尤雅南;面料多维力学性能与服装压力关系的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5年
9 元轶;针织内衣的压力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8年
10 张莉;基于生物力学的女子沙滩排球服装压力舒适性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327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332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