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富营养化水库食物链中汞和脂肪酸的积累模式

发布时间:2018-01-01 06:23

  本文关键词:富营养化水库食物链中汞和脂肪酸的积累模式 出处:《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富营养化 食物链 脂肪酸 积累模式


【摘要】:甲基汞作为毒性最强的有机汞化合物,极易在水生食物链中传递、积累和生物放大,致使高营养级生物体中的汞含量超标,并最终对水产品消费人群的健康构成威胁。研究发现,水库营养化程度不仅影响水环境中汞的甲基化率,而且也影响食物链中汞的积累,而我国的大部分水体均呈富营养化状态,因此,探究富营养化水库中汞的积累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十分重要。必需脂肪酸作为脂肪酸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人类健康必需的营养物质,也是水生动物如鱼类等生命必需的营养物质。水库的富营养化导致的藻类种群结构变化会势必会极大的影响到必需脂肪酸在食物链的传输和积累。其次,由于脂肪酸在被生物吸收后具有保守性,脂肪酸也被作为重要的生物标记物示踪食物来源。本研究旨在将脂肪酸和汞在食物链中的积累模式结合、比较,探究富营养化状况对食物链中汞与能量传输的影响。同时,结合碳氮稳定同位素,探究水生食物链中脂肪酸随食物链的积累特征。本研究以贵州省乌江流域七个梯级水库为研究对象,按其富营养化程度水库分为:富营养化水库(乌江渡)、中富营养化水库(百花湖和红枫湖)、贫中营养化水库(洪家渡、引子渡、东风、索风营)。分别采集了水样、浮游生物、底栖生鱼类。通过测定其中的总汞、甲基汞及生物体中的碳氮同位素,乌江渡和红枫湖两个水库生物样品的脂肪酸含量,研究不同富营养化水库食物链中汞和脂肪酸的积累模式,主要结论如下:(1)生物体汞含量,以及生物富集放大率大小在不同营养化水库中的变化趋势不同。(2)水体汞浓度与鱼体汞浓度之间无明显正相关关系,富营养化因子叶绿素a与食物链中甲基汞含量呈明显负相关性关系,总氮、总磷含量与食物链中甲基汞含量相关性不明显。此外,各个水库的食物链长度不同,食物链中汞的生物传输率不同,造成顶端食物链中的汞含量以及甲基汞在总汞所占百分含量的差异。(3)乌江渡和红枫湖水库五种必需脂肪酸组成不同,其中红枫湖食物链及浮游生物中n-3PUFAs的百分含量高于乌江渡,原因可能是富营养化会导致水生食物链中n-3PUFAs的减少。(4)必需脂肪酸不随营养级的升高而增加;甲基汞与总脂肪及必需脂肪酸之间均无明显相关关系;根据甲基汞与不同脂肪酸之间的相关性显示:乌江渡和红枫湖食物链中的甲基汞均来自于细菌类食物源,和藻类及陆地食物源无明显关系。
[Abstract]:As the most toxic organic mercury compound, methylmercury is easy to transfer, accumulate and biomagnify in the aquatic food chain, resulting in the mercury content in high nutritious organisms exceeds the standard.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level of reservoir nutrition not only affects the methylation rate of mercury in the water environment, but also affects the accumulation of mercury in the food chain. However, most of the water bodies in China are eutrophication.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explore the accumulation mode of mercury in eutrophication reservoir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Essential fatty acids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fatty acids. It is not only a necessary nutrient for human health. Eutrophication caused by eutrophication of the reservoir will inevitably greatly affect the transport and accumulation of essential fatty acids in the food chain. Since fatty acids are conserved after bioabsorption, fatty acids are also used as important biomarkers to trace food sourc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bine fatty acids with mercury accumulation patterns in the food chain. Explore the effects of eutrophication on mercury and energy transport in the food chain, and combine carbon and nitrogen stable isotopes. To explore the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atty acids in aquatic food chain. This study took seven cascaded reservoirs in Wujiang River Basin of Guizhou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divided them into eutrophication reservoirs (Wujiangdu) according to their eutrophication degree. Middle eutrophication reservoirs (Baihua Lake and Hongfeng Lake) and poor and medium nutritious reservoirs (Hongjiadu, Yinzidu, Dongfeng, Suofengying). Water samples, plankton and benthic fish were collected respectively.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es in methylmercury and organisms, fatty acid contents in two reservoirs, Wujiangdu and Hongfeng Lake, were used to study the accumulation patterns of mercury and fatty acids in the food chain of different eutrophication reservoirs.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mercury concentration in water and mercury concentration in fish.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hlorophyll a and methylmercury content in food chain,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otal nitrogen and total phosphorus content and methylmercury content in food chain. In addition, the length of food chain wa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reservoirs. The different biotransport rate of mercury in the food chain results in the difference of mercury content in the top food chain and the percentage of methylmercury in the total mercury content. 3) the composition of five essential fatty acids in Wujiangdu and Hongfeng Lake reservoirs is different. The content of n-3 PUFAs in food chain and plankton in Hongfeng Lak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Wujiangdu. The reason may be that eutrophication leads to the decrease of n-3PUFAs in aquatic food chai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methylmercury and total fat and essential fatty acids. According to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ethylmercury and different fatty acids, methylmercury in the food chain of Wujiangdu and Hongfeng Lake were derived from bacterial food sources, but had no obvious relationship with algae and terrestrial food sources.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X5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祥麟,石玉洁;台湾澄清湖富营养化的防治建议[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0年02期

2 小岛贞男;牧野正彦;董小光;;使富营养化的湖泊复苏的新技术[J];环境科学研究;1984年05期

3 A.M.GHILROV;王旭;;苏联富营养化的研究[J];环境科学动态;1986年08期

4 霍太英,张书农,郑英铭;镬底潭富营养化数学模拟的探讨[J];水资源保护;1991年04期

5 任铁军;哈素海富营养化的主要特征及其评价[J];内蒙古环境保护;1995年01期

6 林荣根,邹景忠;近海富营养化的结果与对策[J];海洋环境科学;1997年03期

7 孙勇,王晓梅,刘春梅;富营养化的影响及解决方法[J];化学工程师;1998年03期

8 夏四清,徐培芳;黄浦江流域富营养化及控制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9 张寿龄;“富营养化”与禁磷[J];化学清洗;2000年06期

10 夏军,窦明,张华;汉江富营养化动态模型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双清;黄怀曾;;官厅水库中磷的来源、形态分布及其与富营养化的关系[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罗家海;莫珠成;;广州河段西航道水源地水体富营养化限制因素的研究[A];第一届中国赤潮研究与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尹艳娥;平仙隐;徐亚岩;;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富营养化的时空分布特征[A];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13年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秦伯强;;太湖富营养化发生的原因与治理对策[A];第三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谢寄清;白同春;刘德启;张芸;;淡水藻水体富营养化与总糖浓度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乔光建;刘同僧;;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中营养物质相互作用分析[A];中国水文科技新发展——2012中国水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7 黄志珍;王亚红;;水库型饮用水源地富营养化模型研究进展[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徐祖信;颜军;尹海龙;;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淀山湖入湖通量与水体富营养化相关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阳;尚文艳;付晓;吴钢;邓红兵;赵景柱;;抚仙湖富营养化研究[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10 吴雅红;彭进平;逄勇;余林;;东山湖富营养化成因及治理初探[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撰稿 本报记者 江瑜;5个湖泊3个富营养化 “较安静”区减少 噪音主要来自施工[N];南京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汤璇 通讯员 粤环宣;广东要谨防水库“富营养化”[N];广东建设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李禾;站在富营养化的“门槛”上[N];科技日报;2009年

4 省农科院 张辉;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途径[N];福建科技报;2004年

5 主持人:侯杰 朱建华;盲目禁磷禁掉了什么?[N];科技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陈寿春;富营养化逼近草海[N];中国环境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粤水婷;引起生态环保专家关注[N];中国水利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黄穗诚邋通讯员 粤水婷 江欣;江门大沙河水库治蓝藻效果明显[N];广东建设报;2007年

9 钱恂熊 徐勇;河海大学摸清太湖污染“家底”[N];新华日报;2007年

10 陈峰华;5年内遏制水体富营养化加重[N];嘉兴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正芳;蓝藻生长的氮磷影响及控制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田纯焱;富营养化藻的特性与水热液化成油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3 张春雪;基于数值技术的水质控制与工程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4 吴在兴;我国典型海域富营养化特征、评价方法及其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5 饶群;大型水体富营养化数学模拟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6 钟成华;三峡库区水体富营养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王晓青;三峡库区澎溪河(小江)富营养化及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8 高峰;浅水湖泊水动力特性与富营养化机理及调控措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7年

9 刘毅;中国磷代谢与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政策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10 周贤杰;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富营养化模型统计与藻类生长的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思睿;杭嘉湖地区河流水体富营养化水平及氮磷阈值核算[D];浙江大学;2015年

2 朱欢迎;滇池草海富营养化和营养物磷基准与控制标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蒋云龙;北方缺水城市再生水景观湖藻类生境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刘翔;湖库水体富营养化的评价与模拟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5 曾诚;太湖藻源性“湖泛”发生的过程以及环境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6 戎曼丝;保定市府河富营养化分析及整治策略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7 夏洪薇;山地城市封闭水体氮磷敏感点识别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8 邹斌春;仙女湖富营养化演变、驱动机制及水华风险评估[D];南昌大学;2015年

9 李朝艳;三峡水库支流河段浮游植物时空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10 金矛;温州瓯江口海域水体富营养化的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633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3633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a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