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鄂尔多斯盆地W区致密砂岩油藏压裂液渗吸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9 09:18

  本文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W区致密砂岩油藏压裂液渗吸机理研究 出处:《西安石油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致密储层 毛管力 自发渗吸 压裂液返排


【摘要】:致密储层有低渗、低孔、低压、高毛管压力和高有效应力等特点,储层往往无自然产能,必须经过体积压裂才能进行生产。目前,压裂施工工艺的压裂液返排率普遍低于40%,致密储层高毛管压力产生的自发渗吸是压裂液滞留与吸收的重要因素,研究压裂液的渗吸机理对提高体积压裂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本文通过研究W区的储层特征了解该区渗吸条件,然后结合渗吸理论设计压裂液渗吸实验,分析压裂液的渗吸现象、渗吸力学机制及渗吸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渗吸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标度,并应用实验结果预测压裂液渗吸驱油效率和压裂液返排率。研究表明:盐水体系的渗吸效率较高,盐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后渗吸效率降低。不同渗透率的岩心,渗吸效率最高可达21.4%,最低为14.94%,渗吸效率随渗透率的增大而增大,但当渗透率过大时渗吸效率有下降的趋势。岩心的物性条件相似且水相粘度一定时,渗吸效率随油相粘度的增大而减小。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岩心,渗吸时间最长为185.5h,最短为65h,各岩心渗吸速率相差很大,但最终渗吸效率相当。岩心越短、特征长度越小,渗吸速率越大;特征长度相同时,岩心形状因子越大,渗吸速率越大。关井时间对压裂液返排率的影响很大,关井后40天内的压裂液吸入速度远远大于40天以后。
[Abstract]:Tight reservoir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permeability, low porosity, low pressure, high capillary pressure and high effective stress, etc. The recovery rate of fracturing fluid in fracturing process is generally lower than that of 40 fracturing fluid. The spontaneous permeability and suction caused by high capillary pressure in tight reservoi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 retention and absorption of fracturing fluid.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permeation mechanism of fracturing fluid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volume fracturing.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W area to understand the permeability and suction conditions, and then designs the permeation experiment of fracturing fluid based on permeation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henomenon of permeation and suction of fracturing fluid, the mechanism of permeability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ermeation, and selects the appropriate seepage and suction model to scale up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used to predict the oil absorption efficiency of fracturing fluid and the back drainage rate of fracturing flui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meation efficiency of salt water system is higher than that of salt water system, and the permeability and suction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permeability core is decreased after adding surfactant in brine. The maximum permeation efficiency can reach 21.4and the lowest is 14.94.The permeability efficienc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permeability. However, when the permeability is too high, the permeability absorption efficiency tends to decrease. Whe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re are similar and the viscosity of the water phase is constant, the permeability absorption efficienc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oil phase viscosity, and the core under different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longest permeation time is 185.5 hours and the shortest is 65 hours. The permeation rate of each core is very different, but the final permeability absorption efficiency is the same. The shorter the core, the smaller the characteristic length and the larger the permeation rate. When the characteristic length is the same, the larger the core shape factor is, the larger the permeation rate is, and the effect of shutoff time on the fracturing fluid reflux rate is very great, and the suction rate of fracturing fluid within 40 days after shutoff is far greater than that after 40 days.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E35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昱强;何顺利;郭尚平;韩冬;;岩心渗透率对亲水砂岩渗吸的影响[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陈淦,,宋志理;火烧山油田基质岩块渗吸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1994年03期

3 王家禄;刘玉章;陈茂谦;刘莉;高建;;低渗透油藏裂缝动态渗吸机理实验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9年01期

4 姚同玉;李继山;王建;刘卫东;;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渗吸机理及有利条件[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4期

5 李爱芬;凡田友;赵琳;;裂缝性油藏低渗透岩心自发渗吸实验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年05期

6 向阳;储集岩石的渗吸及其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1984年04期

7 华方奇,宫长路,熊伟,王群;低渗透砂岩油藏渗吸规律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3年03期

8 姜宝益;李治平;蔡喜东;王希刚;史庆阳;;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油藏渗吸潜力评价方法[J];特种油气藏;2012年06期

9 钟家峻;杨小军;陈燕虎;唐海;吕栋梁;张媛;;低渗透岩心自然渗吸实验新方法[J];石油化工应用;2013年06期

10 彭昱强;郭尚平;韩冬;;表面活性剂对中性砂岩渗吸的影响[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星;毕义泉;汪庐山;任占春;;低渗透砂岩油藏渗吸规律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蔡建超;赵春明;谭吕;郁伯铭;郭士礼;潘中华;;低渗油藏毛细渗吸的分形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方波;李进升;卢拥军;江体乾;;黏弹性胶束压裂液形成动力学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4 王丽伟;卢拥军;单文文;张汝生;;低分子瓜尔胶压裂液的流变特性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5 张春水;;清洁压裂液的研究[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6 匡顺亮;程百祥;黄丽敏;;压裂液快速返排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A];“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吉林省第三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7 陈德飞;康毅力;李相臣;;压裂液对煤岩气体解吸能力的影响[A];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金雷平;卢拥军;方波;邱晓慧;明华;翟文;田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粘弹性清洁压裂液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4分会:流变学[C];2014年

9 ;超出你的想象 下一代新型压裂液技术[A];油气藏改造压裂酸化技术研讨会会刊[C];2014年

10 刘萍;管保山;梁利;姜伟;;利用煤层气采出水配制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的研究与应用[A];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明辉 张再华;新型香豆胶压裂液在杭锦旗工区应用成功[N];中国石化报;2012年

2 李铭 汪义发;低分子环保型压裂液的应用及推广[N];中国石油报;2006年

3 记者 师啸;低聚物压裂液将成为吐哈低产区块的“解药”[N];中国石油报;2008年

4 记者 王志田邋通讯员 王涛;大庆油田实现压裂液现场快速检测[N];中国石油报;2008年

5 特约记者 李铭 通讯员 廖乐军;新型压裂液亮相长庆油田[N];中国石油报;2011年

6 通讯员 石华强 马占国;超低浓度压裂液长庆首试告捷[N];中国石油报;2011年

7 记者 孙书博;新型表活剂压裂液首试成功[N];中国化工报;2012年

8 记者 谷学涛 通讯员 马托 黄超;川庆钻探新型表活剂压裂液首试成功[N];中国石油报;2012年

9 马军;卫285井应用清洁压裂液技术获成功[N];中国石化报;2007年

10 任厚毅;应用二氧化碳助排技术有效提高压裂液返排率[N];中国石化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金生;不同变质程度含瓦斯煤渗吸效应实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刘国栋;造纸涂层材料自渗吸行为机制及理论建模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4年

3 李继山;表面活性剂体系对渗吸过程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6年

4 鲍晋;页岩气藏体积改造疏水缔合聚合物压裂液基础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5 韩金轩;含水煤层中气体吸附、解吸-扩散的分子模拟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6 熊湘华;低压低渗透油气田的低伤害压裂液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7 肖丹凤;低损害新型多侧基植物胶压裂液开发及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8 张兴福;表面活性剂酸性压裂液的研究与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李曙光;表面活性剂压裂液机理、压裂设计及评估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晴;鄂尔多斯盆地W区致密砂岩油藏压裂液渗吸机理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7年

2 程晓倩;新疆低n蛲干袄矣筒厣硌芯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4年

3 苏伟伟;含瓦斯煤外加水分渗吸效应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高陪;致密砂岩储层渗吸特征实验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5 桑娜云;树状分叉结构自发渗吸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魏铭江;裂缝性油藏基质岩心自然渗吸实验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7 刘磊;利用分子膜渗吸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高玺莹;油田剩余压裂液处理工艺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9 陈星晨;车载式压裂液快速实时配置系统设计及应用技术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10 周逸凝;研发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可逆物理交联清洁压裂液[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008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4008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d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