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在气相醇选择性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铜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在气相醇选择性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出处:《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醇选择性氧化 双金属催化剂 铜催化剂 碳化硅 活性位
【摘要】:在有机合成领域,醇选择性地氧化为相应的羰基化合物是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醛酮被广泛用作溶剂、聚合物前驱体、香料中的高附加组分以及染料和药物的中间体。传统的制备醛酮的方式需要加入大量昂贵且毒性的铬酸盐或高锰酸盐氧化剂,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浪费。"绿色化学"的理念要求我们实现原子经济和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因此近年来人们采用绿色的氧气或双氧水作为氧化剂在多相催化醇选择性氧化领域展开了大量研究工作。气相醇选择性氧化采用氧气为氧化剂,解决了产物和催化剂的分离难题,能够无溶剂地连续生产,更适用于工业生产大宗醛酮产品。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如金、钯、银和铜等在气相醇氧化中研究广泛,其中铜基催化剂成本较低、制备简单,具有非常高的催化活性,对于工业应用有更广阔的前景。单金属催化剂结构单一,往往需要小粒径才能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双金属催化剂不仅可以突破单金属催化剂的"尺寸效应",而且两种组分之间能够产生"协同效应",在现代化工行业更具潜力。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以分子氧为氧化剂,采用负载型双金属为催化剂,对醇气相催化氧化体系展开深入研究:1.铜双金属催化剂在气相苯甲醇氧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我们分别制备了以SBA-15和SiC为载体的AuCu双金属催化剂,通过催化剂活性、使用寿命和热稳定性三个方面的比较进行载体的筛选。结果表明,高导热性的SiC作为载体表现更为出色。以其作为载体制备了一系列双金属催化剂,确定了最佳催化剂制备条件:300℃焙烧2 h后进行380℃预活化0.5 h。研究发现:1.双金属催化剂活性优于单金属催化剂;2.三种铜基双金属催化剂活性优于其他双金属催化剂;3.AuCu/SBA-15催化剂活性较差,因其活性组分是活性很弱的CuO,而非其他催化剂的高活性位Cu_2O;AgCu/SiC催化剂催化活性最高,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达到99.3%和99.6%,且其成本相对较低低,更有利于工业应用。2.AgCu/SiC在气相辞氧化反应中的低温高活性催化性能研究预活化的Ag_(2.5)Cu_5/SiC催化剂具有卓越的催化性能:在280℃,重时空速10 h-1,氧醇比0.6条件下,苯甲醇转化率达到99.3%,选择性达到99.6%,催化剂使用寿命可达215h,并对其他醇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将Ag_(2.5)Cu_5/SiC催化剂的导热性和催化活性与文献报道的催化剂进行对比,可以看到该催化剂导热性良好且具有非常优异的催化活性。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高活性源于预活化过程后形成的Ag-Cu_2O复合结构。其中Cu_20在复合活性位中起了关键作用,Cu_2O的含量直接反映了催化剂的活性高低,催化剂失活也正是由Cu_2O在反应中逐步还原为CuO造成的;Ag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形成的Ag-Cu_2O结构提升了催化剂的稳定性。O_2-TPD确认了 AgCu/SiC催化醇氧化遵循催化脱氢过程,该过程体现了 Ag和Cu_2O的协同作用。O_2作为氧化剂在醇氧化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这进一步证实了催化脱氢机理。
[Abstract]:in that field of organic synthesis , the selective oxidation of alcohol to the corresponding carbonyl compoun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emical reaction .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Ag _ ( 2.5 ) Cu _ 5 / SiC catalys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bimetallic catalyst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tivity of Cu _ 2O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other bimetallic catalysts .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643.36;O621.25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亮荣;丁永红;王飞;欧阳红霞;曾晶晶;孙戊辰;;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双金属催化剂Ni-Co/La_2O_2CO_3的研究[J];应用化工;2013年05期
2 王承玉;铂锡双金属催化剂上烷烃反应特征的考察[J];应用化学;1984年04期
3 陈立班;苏跃;彭汉;;用负载双金属催化剂合成聚醚[J];广州化学;1993年03期
4 顾榜;金亚美;徐程;李金林;;钴含量对铁钴双金属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催化性能的影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5 吕长江;;硫对“3741”双金属催化剂运行影响的报告[J];燕山油化;1985年02期
6 过中儒,史鸿鑫,徐慧珍;钯系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表面性质[J];催化学报;1993年01期
7 黄唯平,张书笈,关新新,吴世华,赵维君;负载镍、铜双金属催化剂的表征及催化性能[J];天然气化工;1996年02期
8 周卫东;双金属催化剂的专利分析及对策[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0年11期
9 周娅芬,陈骏如,李瑞祥,赵松林,李贤均;水溶性含钌-铂双金属催化剂催化卤代芳香硝基化合物选择性加氢[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05期
10 张俊;李云平;王保玉;;双金属催化剂体系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反应[J];化学研究;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燕;陈慕华;储伟;洪景萍;张雄伟;慈志敏;;高分散度铱基双金属催化剂的研制与选择加氢制乙烯[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2 王爱琴;李婉君;张磊磊;张涛;;含金双金属催化剂催化精细化学品的绿色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孟庆朝;张铁莉;周长山;董玉环;;高岭土负载双金属催化剂水相催化脱卤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汤禹;戴翼虎;徐少丹;范杰;;限域合金作用提高金钯双金属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赵静;马红;宋奇;高进;于维强;徐杰;;X型分子筛担载的双金属催化剂用于丙三醇加氢裂解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刘洪阳;马丁;孙军明;包信和;;置换法制备AgAu/SBA-15双金属催化氧化一氧化碳[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7 王瑞义;吴志伟;秦张峰;朱华青;王浩;董梅;樊卫斌;王建国;;碳纳米管负载金钯双金属催化剂上甲醇选择氧化制甲酸甲酯[A];第十四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吕爱花;董园园;金明善;索掌怀;徐秀峰;安立敦;;金基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CO的催化氧化[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杨玉霞;赵世芳;徐贤伦;;Pt-Cu双金属催化剂的乙酸催化燃烧性能研究[A];第五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与应用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崔名全;张昭;黄学超;张明俊;;担载双金属催化剂对Heck反应的作用[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百川;双金属催化剂降低燃料电池成本[N];中国化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徐伟;氧化物表面负载Ti/Zr有机金属催化剂及Pd/Cu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江涛;含镍双金属催化剂上有/无外供氢条件下甘油氢解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3 吴昊;CO_2重整甲烷Ni-Co双金属催化剂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4 赵柠;新型硅胶负载型铬钒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乙烯聚合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5 Subasinghe Arachchillage Dilantha Thushara Subasinghe;BTP配体辅助的钯-镍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加氢和碳—碳耦联反应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7年
6 范琛;镍基、钌基双金属催化剂上甲烷脱氢与苯加氢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7 刘杰;聚酯类生物降解材料制备及其反应动力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琳;CH_4-CO_2重整反应镍钴双金属催化剂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项建峰;高分散性负载型镍钴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选择加氢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3 董华;Pt-Sb双金属催化剂催化甘油氧化制备二羟基丙酮[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4 张宏;甘油氢解制备1,3-丙二醇Ir-Re双金属催化剂的结构调控[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5 刘雪景;活性炭负载镍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甲苯水蒸气重整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6 任重远;新型磁性金属有机骨架催化剂的制备及其Heck反应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7 刘洁;双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炔选择加氢反应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8 李培瑶;铂基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芳香硝基化合物加氢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9 赵亮;铜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在气相醇选择性氧化反应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10 王英;用于苯甲醇氧化反应中的高效金基双金属催化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00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400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