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热法与光谱法研究FTO蛋白与小分子类似物的相互作用
本文关键词: 结构类似物 FTO蛋白 光谱法 等温滴定量热法 相互作用 出处:《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FTO(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是与肥胖有关的基因,可通过去甲基作用来影响其他基因的表达。目前对于FTO蛋白是否为有效的药物作用靶点还不是很清楚,而药物小分子与蛋白质的作用情况可在一定程度上预示药物作用的发展进程,因此,对于FTO蛋白与小分子类似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有助于筛选有效的FTO抑制剂,指导药物先导化合物的优化及设计。本论文采用量热法及光谱法研究了咔唑类生物碱、核苷类似物、喜树碱及其衍生物、三氮唑衍生物与FTO蛋白的相互作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概述了蛋白质的结构功能、药物小分子与蛋白质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内容及意义。第二章:采用量热法、光谱法及分子模拟研究了6种咔唑生物碱(2a~2f)与FTO蛋白的结合情况,结果显示:只有化合物2e与FTO发生了结合,结合过程为静态猝灭,静电力和疏水作用为主要作用力,同时FTO蛋白的构象发生了变化。第三章:采用光谱法及分子模拟法研究了6种核苷类似物(3a~3f)与FTO蛋白的相互作用情况,结果表明:6种核苷类似物均能通过静态猝灭过程与FTO发生相互作用,同时疏水作用占主导作用,温度升高会引起复合物稳定性升高;与其他化合物相比化合物3d和FTO的结合能力最强。第四章:研究了FTO蛋白与3种喜树碱及其衍生物(4a~4c)的相互作用。3种化合物都能使FTO蛋白的荧光发生静态猝灭,静电力和疏水作用为分子间主要作用力,取代基种类及位置都会影响反应结果,三个反应体系中化合物4b与FTO蛋白的结合能力最强。第五章:考察了6种三氮唑衍生物(5a~5f)与FTO蛋白的相互作用。6种三氮唑衍生物引起FTO蛋白猝灭的过程为静态猝灭,疏水作用力为主要作用力,其中化合物5a与5f的结合常数较大,化合物5c最小,分子模拟结果与光谱学结果基本一致。
[Abstract]:FTO(fat mass and obesity is a fat-related gene that affects the expression of other genes through demethylation. It is not clear whether the FTO protein is an effective drug target. Howev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mall molecules and proteins may to some extent indicate the development of drug action.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of FTO proteins with small molecular analogues may help to screen effective FTO inhibitors. In this paper, the interaction of carbazole alkaloids, nucleoside analogues, camptothecin and its derivatives with FTO protein was studied by calorimetry and spectrophotometry. It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tein, the research methods, content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mall drug molecules and protein macromolecules. The binding of six carbazole alkaloids (2a2f) to FTO protein was studied by spectrophotometry and molecular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only compound 2e binds to FTO, the binding process is static quenching, and hydrostatic and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is the main interaction force.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formation of FTO protein was changed. In Chapter 3, the interaction of six nucleoside analogues with FTO protein was studied by spectrophotometry and molecular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of the six nucleoside analogues could interact with FTO through static quenching process, and the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was dominant,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complex would b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Compared with other compounds, compounds 3D and FTO have the strongest binding ability. Chapter 4th: we studied the interaction of FTO protein with three camptothecin and its derivative (4a4c). 3 kinds of compounds can cause the fluorescence of FTO protein to be quenched statically. Electrostatic force and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are the main intermolecular forces, and the type and position of substituents will affect the reaction results. The binding ability of compound 4b to FTO protein was the strongest in the three reaction systems. Chapter 5th: the interaction of 6 triazole derivatives with FTO protein was investigated. The quenching process of FTO protein induced by six triazole derivatives was static quenching. The hydrophobic force is the main force among which the binding constant of compound 5a and 5f is larger and the compound 5c is the smallest. The results of molecular simulation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results of spectroscopy.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657.3;TQ46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吴耀文,蒋宇扬,付华,杨杰,赵玉芬;抗癌核苷类似物[J];有机化学;2003年10期
2 陆承勋,朱志健;非环状腺嘌呤核苷类似物的合成[J];科学通报;1989年21期
3 褚吉成,金汝城;一类核苷类似物关键中间体的合成[J];精细化工;2004年03期
4 李庶心,王志清,胡文祥,恽榴红;核苷类前药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6年03期
5 李金梅;闫新豪;王克让;李小六;;5′-脱氧-5′-取代嘧啶氨基核苷类似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6 郎文静;;热处理对FTO薄膜结构和光电性质的影响[J];信息记录材料;2014年04期
7 詹天荣;贾思佳;侯万国;;离子液体中核苷类似物的化学合成[J];化学通报;2011年05期
8 闫新豪;高娟娟;;糖基修饰的核苷类衍生物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阮连国;朱清静;蔡艳萍;周星;李霞;万十千;张巍;;核苷类似物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近期观察[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刘军;刘进;施将君;;FTO客体3m闪光照相的Monte-Carlo研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3 王小红;郑丽丽;;肥胖相关基因FTO表达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4 王瑞;阎新豪;陈华;李小六;;微波促进下硝酮合成氮杂核苷类似物[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生物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郭锋;郭静;苏兰利;A.A.Abdelkareem;倪迎冬;赵茹茜;;肉鸡胚胎期FTO蛋白的时空特异性表达和品种差异[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6 秦咏梅;孙屹峰;杨道坤;;核苷类似物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无症状HBV感染者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7 杨泉海;;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A];第二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集[C];2012年
8 夏幼辰;张劲农;杨东亮;郑昕;;核苷类似物成功控制CVID合并慢性HBV感染病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9 茆灿泉;江年;佟鑫;;重金属离子与蛋白(肽)结合位点的研究热点[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宏文;;Fibroscan测乙肝后肝硬化者肝硬度指标评价核苷类似物的临床疗效[A];第6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特约撰稿 蔡德山;肝病用药:核苷类似物令人侧目[N];医药经济报;2014年
2 陶钧;核苷类似物抗HBV的治疗[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吕工;新型乙肝治疗药:核苷类似物[N];中国医药报;2002年
4 北京地坛医院 蔡fg东;治疗慢性乙肝,首选干扰素还是核苷类似物?[N];中国医药报;2013年
5 万同己;核苷类似物的药物抵抗[N];中国医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何伍;新型FTO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2 李文军;新型核苷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抗病毒活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刘宁宁;新型核苷类似物的分子设计与合成[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4 汤影子;核苷类似物干预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及HBV变异与进化规律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5 刘霖;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准种演变与临床关系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6 杨庆华;新型核苷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HBV活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婷;量热法与光谱法研究FTO蛋白与小分子类似物的相互作用[D];郑州大学;2017年
2 张丽娇;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FTO蛋白与小分子的相互作用[D];郑州大学;2017年
3 冀晨歌;考虑SSI的设备—结构相互作用地震反应分析[D];天津大学;2016年
4 王小红;肥胖相关基因FTO表达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D];郑州大学;2013年
5 李振;蛋白质与药物小分子及类似物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6 韩瑞杰;嘌呤9位修饰的含氟非环核苷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赵洪娥;核苷类药物中间体的生物转化和纯化[D];大连工业大学;2011年
8 谢晨;新型荧光核苷类似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江南大学;2016年
9 孙换丽;金属铑催化烯烃的不对称氢化合成手性非环核苷类似物[D];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
10 范玲燕;核苷类似物预防免疫抑制状态下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临床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47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547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