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不同陈化年份广陈皮中香气活性组分鉴定

发布时间:2018-04-11 05:05

  本文选题:陈皮 + 感官评价 ; 参考:《浙江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陈皮(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其中广陈皮是茶枝柑(Citrusreticulata 'Chachi')的干燥成熟果皮,是我国著名的传统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不同陈化年份陈皮间的组成成分差异很大,造成陈皮药效和香气的差异。而对于不同陈化年份陈皮挥发油酸碱组分的比较分析至今尚未系统报道。如何阐述广陈皮"陈久者良"的科学内涵,需对不同陈化年份的广陈皮中香气物质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通过对陈皮挥发性香气物质研究,会对陈皮的综合性应用及产业化具有深远的意义。本论文对不同陈化年份陈皮中香气评价及活性香气组分鉴定进行了如下研究:(1)对不同年份陈皮样品进行感官评价,在评价基础上对陈皮中的香气特征进行定性描述,对比分析不同年份陈皮干皮和冲泡后香气描述的差异,发现不同年份陈皮在果香、油味和霉味强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对于三年陈皮和五年陈皮,沸水冲泡之后,冲泡液的香气属性都明显提高。而十年陈皮干皮和冲泡液的香气差别不大。(2)采用不同的香气萃取方式同时蒸馏萃取(SDE)和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对比分析不同年份陈皮中香气组分。不同年份陈皮中共有香气组分D-柠檬烯的含量最高,γ-松油烯次之。橙花醇、2,4-癸二烯醛及乙酸橙花酯三种挥发性化合物仅在三年陈皮样品中检测到;而十年陈皮样品挥发油中α-甜橙醛及N-甲基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年份陈皮样品。(3)采用溶剂辅助风味提取技术(SAFE)对不同年份陈皮的挥发芳香物质进行提取,初步筛选、鉴定出不同年份陈皮中的酸性和碱性香气活性物质。发现在三种不同年份陈皮中鉴定出的酸性香气活性组分种类有一定差异,三年陈皮和五年陈皮中的酸性香气组分的组成基本一致;而具有甜香、坚果味气息的愈创木酚,具有花香、甜香气息的十一醛,以及土豆味、果香、木香气息的未知物未在十年陈皮样品中嗅闻到。不同年份陈皮中碱性组分种类差异不大,而三年陈皮中含有的香气活性组分多于五年陈皮和十年陈皮,其中乙酸香叶酯(泥土味、花香)、α-芹子烯(胡椒味)、橙花醇(花香)及十三醛(辛香味)未在五年陈皮样品中嗅闻到,萜品-4-醇(药草味)、β-紫罗兰酮(辛香味)及αα-甜橙醛(胡椒味)未在十年陈皮中嗅闻到。(4)在SAFE香气提取技术基础上,利用溶剂逐步梯度稀释(AEDA)的方法,对初步鉴定出来的香气活性物质贡献大小进行量化,确定不同年份陈皮中的关键贡献组分。对于酸性组分,苯乙酸(花香)在不同年份陈皮AEDA香气提取物中FD因子最大,其对陈皮样品的香气贡献最大。不同年份陈皮中共有的其他重要的香气贡献组分(FD≥81)主要包括香草醛(香草味)、异戊酸(汗酸味)、惕各酸(甜香)、未知物(焦糖味)、辛酸(汗味)、呋喃醇(金属味)等。碱性组分香气强度对比分析得出,不同年份陈皮中共有的重要的碱性香气贡献组分(FD≥81)主要包括α-蒎烯(松香)、D-柠檬烯(果香,柑橘香)、苯酚(甜香)及香芹酚(辛香)等。五年陈皮样品中莰酮(FD=27,木香)香气强度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年份,β-甜橙醛(胡椒味)在三年和五年陈皮中的香气强度(FD=81)高于十年陈皮样品(FD=3)。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aroma characteristics of Pericarpium Citri Tangerinae in different years were studied by using different aroma extraction method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roma properties of Pericarpium Citri Tangerinae in different year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 ( 3 ) The volatile aromatic substances of aged Pericarpium Citri Tangerinae were extracted by solvent - assisted flavor extraction ( SAFE ) , and the contents of acidic and basic aroma components in aged Pericarpium Citri Tangerinae were determined .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S20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斌;延缓粮食陈化 保持储粮品质[J];四川粮油科技;2000年04期

2 孙文学,刘林;分析大米陈化因素——提出延缓陈化措施[J];黑龙江粮油科技;2000年02期

3 唐为民;小麦储藏中陈化对麦粉质量和烘焙性能的影响[J];粮食储藏;2000年01期

4 张亚非,徐五喜,郑美海,孙柏松;延缓籼稻谷陈化速度的综合措施[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05年04期

5 朱斌昕,吕季璋;大米保鲜的研究—大米陈化指标和精洁米保鲜性能的初步研究[J];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6 刘伯生,曹经倩;陈化对镍铬合金电沉积的影响[J];材料保护;1989年09期

7 姚连芳,徐寿鸿;粮食的陈化与大米的保藏[J];粮油食品科技;1990年01期

8 仲崇祺;连家学;陈滇宝;唐学明;;三元陈化镍系催化剂合成顺式聚丁二烯的研究——Ⅰ.三元陈化体系的活性[J];石油化工;1991年05期

9 路茜玉;大米陈化机理的研究及其控制对策[J];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10 张e,

本文编号:17345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7345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1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