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焦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水体中四环素的吸附研究
本文关键词:石油焦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水体中四环素的吸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北工业大学》 2015年
石油焦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水体中四环素的吸附研究
张端怡
【摘要】:活性炭因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较高的比表面积及稳定的化学性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能源存储、医药卫生、工农业生产等领域。尤其是近年来水污染问题的突显,作为一种优良的吸附剂,活性炭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备受关注。本文以新疆克拉玛依石油焦为原料,在氮气保护下,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系统考察了活化剂、碱焦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以及氮气流速对所制备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及活化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即以KOH作为活化剂,碱焦比4:1、活化温度800℃、活化时间0.5 h、氮气流速50 mL/min,所制备的活性炭碘吸附值为2941 mg/g,活化产率为62.1%。采用N2吸脱附、SEM、TEM、FT-IR、XPS、Boehm's滴定法、元素分析和XRD等表征手段对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活性炭比表面积高达2800-2900 m2/g,总孔容为1.4-2.1 cm3/g,主要为微孔,活性炭表面的含氧基团赋予其表面酸性特征。根据所制备活性炭的结构特征以及表面特性,将其应用于水体中常见的四环素的吸附研究,系统考察了接触时间、溶液初始浓度、温度、溶液pH值以及溶液离子强度对石油焦基活性炭吸附四环素的影响。对吸附过程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结果表明,吸附行为很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可以更好地描述吸附过程。在303、313、323 K时,由Langmuir模型计算出的活性炭对四环素最大吸附量分别为897.6、961.5和1121.5 mg/g,高于现有文献中吸附材料对四环素的吸附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424.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坤彬;彭金辉;夏洪应;郭胜惠;张利波;曲雯雯;;CO_2活化制备椰壳基活性炭[J];炭素技术;2010年01期
2 胡佶;王江涛;;四环素在海洋沉积物上的吸附[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0年02期
3 万莹;鲍艳宇;周启星;;四环素在土壤中的吸附与解吸以及镉在其中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4 陈建;王京平;王静;孙杰;孙成;;四环素在石墨上的吸附行为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5 武庭瑄;周敏;万建新;陈慧;;膨润土和高岭土对四环素吸附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6 武庭瑄;周敏;郭宏栋;段辉;陈慧;;四环素在黄土中的吸附行为[J];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11期
7 焦少俊;孙兆海;郑寿荣;尹大强;浦海清;陈良燕;;四环素在乌栅土中的吸附与解吸[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8 王宁;苏伟;周理;周亚平;;水蒸气活化法制备椰壳活性炭的研究[J];炭素;2006年02期
9 陈雯,刘中华,范艳青,沈强华,冯丽辉;褐煤活性炭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煤炭转化;2004年02期
10 任楠,夏建超,董安钢,唐颐;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及表面性质的研究进展[J];洁净煤技术;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宇航;梁大明;李兰廷;孙仲超;;煤的变质程度对活性炭孔结构影响的研究进展[J];煤炭科学技术;2016年03期
2 胡立鹃;吴峰;彭善枝;李进军;;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及应用进展[J];化学通报;2016年03期
3 赵珂;丁满;化党领;高巍;杨秋云;王代长;刘世亮;;褐煤基改良剂对石灰性土壤复合体铅赋存形态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6年01期
4 朱文君;张晓燕;吴斌;沈崇钰;丁涛;陈惠兰;;蜂胶中四环素族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6年03期
5 刘畅;李瑜;;环丙沙星在土壤中的吸附及降解研究进展[J];北京农业;2016年04期
6 张霞;白波;丁晨旭;王洪伦;索有瑞;;FeOOH@沙棘炭非均相Fenton降解盐酸四环素[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6年01期
7 李振炫;黄利东;徐佳;朱志丹;刘大刚;许正文;严明轩;;开放系统中碳酸盐矿物(方解石)对四环素的吸附[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年12期
8 吴永红;张兵;肖大君;;宁夏无烟煤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5年11期
9 赖俊翔;姜发军;王一兵;许铭本;张荣灿;雷富;;广西红树林沉积物对诺氟沙星的吸附特征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15年05期
10 沈婷;何国富;徐慧敏;;载锰沸石的制备及对四环素去除的吸附性能[J];净水技术;2015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艳宇;周启星;张浩;;阳离子类型对土霉素在2种土壤中吸附-解吸影响[J];环境科学;2009年02期
2 宫春艳;吴英;徐明岗;周世伟;吕粉桃;陈苗苗;;红壤和褐土中磷的吸附及其对镉离子吸附-解吸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6期
3 焦少俊;孙兆海;郑寿荣;尹大强;浦海清;陈良燕;;四环素在乌栅土中的吸附与解吸[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4 张慧敏;章明奎;顾国平;;浙北地区畜禽粪便和农田土壤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8年03期
5 鲍艳宇;周启星;谢秀杰;;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小麦种子芽与根伸长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08年06期
6 陈昦;张劲强;钟明;李胜生;董元华;;磺胺类药物在太湖地区典型水稻土上的吸附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08年04期
7 章明奎;王丽平;郑顺安;;两种外源抗生素在农业土壤中的吸附与迁移特性[J];生态学报;2008年02期
8 王芸;张建辉;赵晓军;;污灌农田土壤镉污染状况及分布特征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07年05期
9 周启星;罗义;王美娥;;抗生素的环境残留、生态毒性及抗性基因污染[J];生态毒理学报;2007年03期
10 张劲强;董元华;;诺氟沙星在4种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特征[J];环境科学;2007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兴宝;李桂莲;谷海燕;;论活性炭在输液生产中的合理使用[J];黑龙江医药;2001年01期
2 ;连续式活性炭灰化炉介绍[J];黄金科学技术;2002年04期
3 车洪;活性炭趣话[J];林产化工通讯;2002年02期
4 李兰廷;赵谌琛;魏宁;;功能化活性炭研究进展综述[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7年05期
5 陶德宁;;用苯甲酰基硫脲黏附的活性炭吸附铀(Ⅳ)[J];铀矿冶;2010年02期
6 戴伟娣;孙康;;我国活性炭技术标准研究现状及发展需求分析[J];生物质化学工程;2010年03期
7 王双振;韩晓春;;应用活性炭在燃烧后捕获二氧化碳的研究[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谢赓年;;近年来国外活性炭生产和研究动态[J];林化科技;1974年02期
9 ;炼油厂污水活性炭吸附装置建成投产[J];石油炼制与化工;1977年02期
10 章知德;用活性炭吸附硝酸废气[J];劳动保护;198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青芝;肖德涛;赵桂芝;;活性炭局部降氡效率的理论模型研究[A];第十届全国固体核径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刘守新;;光催化再生型活性炭的研制[A];第19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04年
3 高麒麟;包玉明;代仁胜;;微波再生活性炭的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4 张声俊;刘吉平;阚美秀;江玉玲;;以褐煤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的新技术[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陈燕丹;黄明堦;黄彪;;富钾商陆原位活化制备活性炭的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论文集[C];2009年
6 刘锦周;谢安国;朱颖;庞秋鸣;;烟气吸附脱硫的活性炭热物性的模拟分析[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娜;章征宝;龙祎锟;;活性炭改性处理水中砷的研究进展[A];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41届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李登新;江旭佳;仝伟;;废弃麻织物制备活性炭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9 彭绍洪;李春娟;朱秀莲;王连彬;倪晓连;;用废弃香蕉树制取活性炭的工艺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10 林凤玲;叶李艺;沙勇;陈思源;;两步法制备竹质活性炭[A];中国颗粒学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威力;[N];中国化工报;2007年
2 赵宁 张长喜;[N];国际商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常素莉;[N];河北经济日报;2010年
4 记者 叶滨 胡占富;[N];哈尔滨日报;2005年
5 张素霞;[N];中国建设报;2005年
6 记者 高天赋;[N];黑龙江日报;2005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谢微微;[N];健康时报;2004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王媛;[N];中国质量报;2013年
9 王清;[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1年
10 张志亮;[N];中国联合商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际会;小麦秸秆炭改性活化及其氮磷吸附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王鲁香;新疆石油焦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3 宋剑飞;活性炭吸附VOCs及其构效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4 屈广周;DBD等离子体降解活性炭吸附的有机物及活性炭再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肖平;活性炭肠道驱铅治疗铅中毒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刘剑;微纤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欣;我国活性炭出口贸易及其竞争力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张端怡;石油焦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水体中四环素的吸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3 谢德福;活性炭对氡动态吸附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4 廖岳华;活性炭表面性能的催化动力学分析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惠民;载苯活性炭微波辐照再生方法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6 鲁伟;活性炭改性及其对二氧化碳吸附的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1年
7 徐凡;木质活性炭自燃特性和机制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8 范莉莉;除汞载硫、载碘活性炭的制备工艺研究[D];宁夏大学;2013年
9 冯旭;高效活性炭吸附氡气技术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10 冯培松;贵州煤制活性炭的技术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石油焦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水体中四环素的吸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59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85947.html